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被引量:15
1
作者 尹鸿 孙俨斌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70,共12页
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在调养恢复期,但票房增长速度和规模均全球领先。电影企业从做大做强走向各“兵种”的联合并存,共同以生存求发展。主题性创作和“头部”作品竞争力明显,国产电影份额优势突出。观众人次增长乏力、优质影片供给不足... 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在调养恢复期,但票房增长速度和规模均全球领先。电影企业从做大做强走向各“兵种”的联合并存,共同以生存求发展。主题性创作和“头部”作品竞争力明显,国产电影份额优势突出。观众人次增长乏力、优质影片供给不足、影院面临亏损威胁、非节假日消费需求下降等现象则表明后疫情影响尚未结束。增强市场活力、激发产业动力、优化有序管理、增加优质电影多元供给,才能用产业高原托举起中国电影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后疫情时代 电影高原 电影高峰
原文传递
主题电影类型化新趋势与电影高峰之路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一川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12期4-11,共8页
主题电影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主题观念能在影像形式系统中获得完满的艺术表达,这就需要妥善处理观念与影像之间的关系。1987年以来的主题电影创作历程体现出三个时段的演进:观念高于影像时段、观念入于影像时段、观念化于影像时段。其间... 主题电影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主题观念能在影像形式系统中获得完满的艺术表达,这就需要妥善处理观念与影像之间的关系。1987年以来的主题电影创作历程体现出三个时段的演进:观念高于影像时段、观念入于影像时段、观念化于影像时段。其间呈现出一种共通选择:主题电影创作的类型化,即为特定主导观念表达寻求对应的类型片范式。2019年度中国主题电影创作的新趋势是多样化类型片路径,有群星贺节片、灾难片、冒险片、传记历史片、音乐歌舞片等。它们共同表明中国式类型片路径可以通向成功。面向未来电影高峰攀登的中国主题电影创作,需冷静审视自身得失并制订合理对策:一是继续类型化路径并实施多类型并举策略,二是类型片元素不宜过多或过杂以免喧宾夺主,三是其效益不宜完全由票房去衡量,四是把好质量关并实行更严格的筛选及准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电影 类型化 观念与影像 电影高峰 电影评论
下载PDF
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3
作者 尹鸿 孙俨斌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22年第1期64-81,M0007,共19页
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市场恢复率、票房、观影人次、影院和银幕数量均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资本市场回暖,大部分影视企业扭亏为盈,国企快速复苏,国有机构和国有资本、互联网和新媒体企业更加深入电影业腹地,带来行业格局的新变... 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市场恢复率、票房、观影人次、影院和银幕数量均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资本市场回暖,大部分影视企业扭亏为盈,国企快速复苏,国有机构和国有资本、互联网和新媒体企业更加深入电影业腹地,带来行业格局的新变化。电影生产进入合作时代,多兵种配合、资源共享、抱团取暖,以内容为王和打造优质产品成为电影行业的必然选择;主题性献礼片和现实题材影片成为市场主流,国产电影市场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网络电影继续减量提质。电影市场整体乍暖还寒,院线优化迫在眉睫,影院面临亏损威胁,观众观影呈节庆化和非日常性的态势,电影票房的档期分布更为不均,中国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道路充满挑战。丰富而优质的产品、活跃而有序的产业是助推中国电影发展形成新高峰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电影高原 电影高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