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电影表意新空间
1
作者 杨祎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7-42,共6页
生产力与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联系与实际意义。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力地促进艺术融入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并与之生成艺术的新空间,而这一空间的基础、发展动力与创新机制均与空间生产存在重要联系。在促进中国电影文化高质... 生产力与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联系与实际意义。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力地促进艺术融入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并与之生成艺术的新空间,而这一空间的基础、发展动力与创新机制均与空间生产存在重要联系。在促进中国电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以丰富中国电影创作理论研究参考为目标。在进一步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发展过程中,将“电影表意”及新空间的生产作为观察对象,重点联系“消费变革、市场驱动、审美演进”,展开新质生产力发展框架下电影表意新空间的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不同时代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对于电影表意新空间的生成具有积极作用。反之,新空间也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不断转型与创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在这样的循环关系中,不断加强理论发现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电影表意 空间生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景观叙事视野下忻钰坤的创作美学生成
2
作者 赵梦月 《北京文化创意》 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
作者型导演忻钰坤在电影《心迷宫》和《暴裂无声》中自觉地使用类型范式进行艺术表达。基于对电影媒介属性的认知,他在视觉表现和影像表意两个层面解构个人思想。本文从叙事和视觉两个维度对忻钰坤导演的创作美学进行生成性分析,以此论... 作者型导演忻钰坤在电影《心迷宫》和《暴裂无声》中自觉地使用类型范式进行艺术表达。基于对电影媒介属性的认知,他在视觉表现和影像表意两个层面解构个人思想。本文从叙事和视觉两个维度对忻钰坤导演的创作美学进行生成性分析,以此论证“景观”所具有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景观 视觉符号 创作美学 电影表意
原文传递
1920-30年代中国文学对早期中国电影叙事和表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8,共10页
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从相邻的艺术样式中吸收养分的历史。在电影诞生初年,为了使早期电影能够流畅地叙述故事、传情达意,中国电影人从鸳鸯蝴蝶派文学和左翼文学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在技术上支持了电影从简单的记录功能发展成为一... 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从相邻的艺术样式中吸收养分的历史。在电影诞生初年,为了使早期电影能够流畅地叙述故事、传情达意,中国电影人从鸳鸯蝴蝶派文学和左翼文学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在技术上支持了电影从简单的记录功能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文学 电影叙事 左翼文学 电影表意
原文传递
无声时代和有声时代电影表意的不同看法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华 《西安社会科学》 2010年第6期152-153,共2页
本文以安德烈·巴赞的《电影语言的演进》为基础,综述巴赞对于无声时代和有声时代电影表意的观点,最后对巴赞观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 无声时代 有声时代 电影表意 蒙太奇 巴赞
下载PDF
由静到动,由大到小,电影画幅的不同表意
5
作者 赵玲君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6期89-89,91,共2页
近几年,电影画幅不断被创新、运用于电影的创作之中,不再单纯地作为传统电影画面比例或者是将现实与影像分离的画框被墨守成规地接受与沿袭。电影作者分别以不同的画幅比例、画幅形态,来表达电影的不同情感与寓意。总之,电影画幅的创新... 近几年,电影画幅不断被创新、运用于电影的创作之中,不再单纯地作为传统电影画面比例或者是将现实与影像分离的画框被墨守成规地接受与沿袭。电影作者分别以不同的画幅比例、画幅形态,来表达电影的不同情感与寓意。总之,电影画幅的创新必须与影像相结合与电影内容相呼应,电影画幅元素的运用才不会流于表面,才能成为真正的电影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幅 动态画幅 电影表意
下载PDF
脑地图:电影化表意机制的空间认知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6-105,151,152,共12页
电影化表意是电影运用视听艺术手段,把抽象的概念或意象转化为空间形态的过程,这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媒介根基。究其背后的主导机制,电影的空间化转译手段是基于人脑的空间认知图式,以类似于认知地图的原理来运作。围绕地图化空... 电影化表意是电影运用视听艺术手段,把抽象的概念或意象转化为空间形态的过程,这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媒介根基。究其背后的主导机制,电影的空间化转译手段是基于人脑的空间认知图式,以类似于认知地图的原理来运作。围绕地图化空间认知问题,应首先从整体上建构电影制作流程与大脑神经系统的模组化映射机制的同构关系。进而从蒙太奇、故事线、场面调度等具体电影化手段,阐释它们如何以构建认知地图的方式,绘制不可见的心象世界。最后针对“俯瞰视点”这一电影叙事核心问题,通过西方地图的基督教传统,探究“俯瞰”作为全知认知的逻辑表征。借助中国舆图对经验视点与情感的表达,可以解释为何能用俯瞰视点展现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意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俯瞰视点 脑地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