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子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的重构 |
潘知常
林玮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5
|
|
2
|
论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文化 |
徐宏力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3
|
论电子文化对哲学思维的逻辑消解 |
胡潇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4
|
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及其伦理影响 |
王怀诗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再口头化:中国民歌校园传承的偏差与匡正 |
张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论电子文化言说图式对哲学思维的解构 |
胡潇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7
|
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 |
黄发有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8
|
MTV─—当代人的“视觉快餐”─—当代文化工业的美学阐释 |
潘知常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4
|
|
9
|
再论新媒介的能量 |
方维规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09 |
3
|
|
10
|
散文热的文化透视 |
谭桂林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1997 |
2
|
|
11
|
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化生存镜像 |
杨向荣
刘鑫
|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浅析影像档案的价值和应用 |
王朝晖
|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网络时代的音乐听知觉训练 |
张晖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论计算机与计算机文化 |
邱占芬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15
|
电子媒介·文学危机·文化研究——克莱尔·科尔布鲁克教授专访 |
金惠敏
胡菊兰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
2009 |
2
|
|
16
|
电视娱乐的“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 |
李林容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7
|
世界图景时代的青年文化 |
王晓华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8
|
论电影的美学意义 |
林玮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19
|
幻象符号的政治经济学 |
肖伟胜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20
|
电子时代新的人性 |
叶舒宪
|
《天涯》
|
199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