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析文 黄桃生 +2 位作者 黄志文 张险朋 殷三鸿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158-162,18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多种甲型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常见型甲型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transferase,NA)基因的保守序列...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多种甲型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常见型甲型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transferase,N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再结合电化学芯片技术建立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对所建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同时检测200例流感样动物咽拭子样本。结果本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10~3copies/mL,200例动物样本中检出194例阳性,敏感率为9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法可同时检测常见类型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操作较简单、检测周期短,便于临床筛查、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电化学芯片 不对称PCR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艳青 宗欣荣 +1 位作者 陈思安 张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2-262,共11页
农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农业生产,但随之而来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构建快速、准确、灵敏、经济的现场大规模检测方法。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是一种高灵敏便携式的微型分析系统,它以纸为基底,依靠毛细管力驱动流体,... 农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农业生产,但随之而来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构建快速、准确、灵敏、经济的现场大规模检测方法。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是一种高灵敏便携式的微型分析系统,它以纸为基底,依靠毛细管力驱动流体,对待测物进行分离检测。由于农药及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基质复杂,因此,对其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从纸的选择、亲疏水通道的建立、分离区的集成和电极的印刷4个环节梳理了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的制备过程,并基于农药的电化学检测原理,建立农药检测与芯片制备之间的联系,最后讨论了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的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更全面地应用于农残检测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 农药残留 疏水屏障 分离
下载PDF
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检测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程强 周磊 +3 位作者 付晓蕊 徐修礼 刘家云 郝晓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7-320,324,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检测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该院住院及门诊腹泻患儿标本,以细菌培养鉴定和测序结果作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 目的探索基于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检测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该院住院及门诊腹泻患儿标本,以细菌培养鉴定和测序结果作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和FilmArray gastrointestinal panel法(以下简称FilmArray法)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共收集10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标本,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为76.47%,与“金标准”方法比较,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80.00%,2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和部分一致的有90例,一致率为88.24%,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FilmArray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4.31%,与“金标准”方法比较,灵敏度97.56%,特异度70.00%,2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和部分一致的有94例,一致率为92.16%,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结论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系统灵敏度、特异度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多重不对称PCR-电化学芯片技术 Filmarray gastrointestinal panel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膜的胆固醇丝网印刷生物传感芯片 被引量:4
4
作者 薛茜男 边超 +4 位作者 任振兴 孙楫舟 卞贺明 韩泾鸿 夏善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5-2739,共5页
该文基于自组装技术在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研制胆固醇电化学仿生生物传感芯片。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平面裸金电极、厚膜裸金电极及其修饰电极进行了形貌的分析比较,采用循环伏安分析法对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 该文基于自组装技术在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研制胆固醇电化学仿生生物传感芯片。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平面裸金电极、厚膜裸金电极及其修饰电极进行了形貌的分析比较,采用循环伏安分析法对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计时电流法对胆固醇生物传感芯片的浓度响应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丝网印刷工艺的厚膜电极不仅能满足自组装分子印迹仿生膜的修饰,而且电极表面具有明显的纳米放大效应。传感器对0~700nM不同浓度胆固醇进行检测,线性范围50nM~700nM,灵敏度达到-4.94μA/[lg(nM)],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该胆固醇传感芯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准确度达到了9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芯片 分子印迹 自组装单层膜 胆固醇 丝网印刷
下载PDF
透明导电薄膜载体材料在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回君 罗丽琳 张玉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5479-5482,共4页
背景:发展基于DNA杂交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技术,是获得高灵敏度、强特异性、高可靠性、微型便携化及成本低廉电化学基因芯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具有优异物理化学特性的新型载体材料对实现生物电信号在芯片系统中的高效稳定传递起着至关重要... 背景:发展基于DNA杂交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技术,是获得高灵敏度、强特异性、高可靠性、微型便携化及成本低廉电化学基因芯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具有优异物理化学特性的新型载体材料对实现生物电信号在芯片系统中的高效稳定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的:对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全文数据库、APS全文数据库。资料检索时间为2001/2010。分次输入检索词检索文献,所有检索词为"Electrochemical DNA biochip/biosensor;Label-free electrical detection;Carrier materials;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films"。纳入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领域中与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等相关的文献。排除相关度不大和重复性文章。结果与结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经过功能化修饰后可以用作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电化学基因芯片新型载体材料。与其他类型的薄膜载体材料相比,其具有导电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是电化学基因芯片载体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但是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的重点方向是通过深入研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物化特性对生物电信号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靠性的影响及规律,弄清生物电信号在载体材料中及其与生物分子界面的电子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电化学基因芯片 载体材料 无标记电学检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电化学DNA芯片快速检测临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世红 胡大春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4期4508-4511,共4页
电化学DNA芯片技术是集合聚合酶链反应、传感技术及生物芯片三大技术优点来检测目标核酸序列的新方法。目前,因电化学DNA芯片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费用低、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被用于多个领... 电化学DNA芯片技术是集合聚合酶链反应、传感技术及生物芯片三大技术优点来检测目标核酸序列的新方法。目前,因电化学DNA芯片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费用低、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被用于多个领域,如传染病快速检验、疾病基因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流行病学研究、法医鉴定及临床病源微生物的检测诊断等。该文对电化学DNA芯片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病源微生物检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电化学传感器 DNA探针 电化学DNA芯片
下载PDF
茎环结构DNA电化学传感芯片对PML/RARα mRNA的检测
7
作者 陈婧 《电子测试》 2013年第8X期120-121,共2页
PML/RARα融合基因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标志,本文根据期其碱基序列设计了茎环结构DNA探针(HP),并且采用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构建出多通道电化学传感芯片,对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片断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传... PML/RARα融合基因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标志,本文根据期其碱基序列设计了茎环结构DNA探针(HP),并且采用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构建出多通道电化学传感芯片,对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片断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芯片对mRNA的检测限为5.0×10-14 M,检测电流值与靶序列的浓度在0.5-300 pM范围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能很好识别完全互补序列与单碱基突变序列,可以实现对PML/RARα融合基因定性定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环结构 PML/RARΑ融合基因 DNA电化学传感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