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h-Zehnder电光调制器产生多波长光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毕卫红 刘银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2,共6页
随着对光纤通信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DWDM系统和L波段光器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多波长光源作为重要的有源器件倍受青睐。本文研究了基于Mach-Zehnder结构的电光强度调制器的理论模型,利用公式仿真得到在一定微波功率调制下强度调制器输... 随着对光纤通信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DWDM系统和L波段光器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多波长光源作为重要的有源器件倍受青睐。本文研究了基于Mach-Zehnder结构的电光强度调制器的理论模型,利用公式仿真得到在一定微波功率调制下强度调制器输出的扩频光谱。实验研究了M-Z结构的集成电光波导强度调制器光波长1550nm处10GHz、15GHz、20GHz扩频的实现,对理论分析所得的输出光谱与实际系统的输出光谱进行比较,发现谱线情况较一致。在调制频率10GHz,调制深度C=1.39,V=2.98V时,输出光谱中可清楚观察到正负三阶等频率间隔的边波带,尤其是一阶边波带与中心波长峰值功率几乎相等,可实现三路光源等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多波长光源 光谱扩频 电光强度调制器
下载PDF
硅1.3~1.6μm电光强度调制器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策洲 刘育梁 +2 位作者 李国正 刘恩科 高勇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色散效应和大注入效应,通过EPW各向异性腐蚀的方法,在外延硅芯片上刻蚀出脊形单波导,并采用纵向P+n结结构,对硅1.3~1.6μm电光强度调制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注入电流密度为1.7×104A/c...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色散效应和大注入效应,通过EPW各向异性腐蚀的方法,在外延硅芯片上刻蚀出脊形单波导,并采用纵向P+n结结构,对硅1.3~1.6μm电光强度调制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注入电流密度为1.7×104A/cm村时,调制深度为90%.最后通过有限元法对横向p+n结大注入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空穴时间利用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强度调制器 调制器
下载PDF
利用电光强度调制器频移特性实现可调延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颖 赵芬芬 毕卫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85-2088,共4页
针对光纤通信系统中数据同步处理时对脉冲可调延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调延迟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对电光强度调制器(EOIM)的光频移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EOIM对各级边带和强度的调制作用,利用EOIM对受激布里渊散射慢光装置中的泵浦光进行... 针对光纤通信系统中数据同步处理时对脉冲可调延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调延迟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对电光强度调制器(EOIM)的光频移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EOIM对各级边带和强度的调制作用,利用EOIM对受激布里渊散射慢光装置中的泵浦光进行强度调节,从而实现延迟量可调。建立了可调延迟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分别得出了在一定微波调制功率下EOIM调制深度和直流偏置电压随脉冲延迟量的变化关系。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引起失真的主要因素为零的情况下,当直流偏置电压为半波电压的1/2时,脉冲相对群延迟随调制深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当调制深度为1.39时,脉冲相对群延迟随直流偏置电压的增大逐渐增大,延迟量最大可达到未调制情况下的1.106倍,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延迟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延迟 受激布里渊散射 慢光 电光强度调制器 频移
下载PDF
基于传输函数的电光强度调制器谐波失真分析
4
作者 唐炳促 邹新海 +3 位作者 叶盛威 王恒 张尚剑 刘永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3,共2页
为了研究电光强度调制器的谐波失真,根据其传输曲线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利用多项式函数拟合传输曲线,结合电光强度调制器的输入参数直接计算得到谐波失真。实验结果以及与傅立叶分析方法的对比证明了本方法是可行且准确的。
关键词 电光强度调制器 谐波失真 传输函数
下载PDF
铌酸锂波导电光强度调制器的移频特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会娟 孟洲 廖毅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905,共5页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中,以相干检测的传感精度最高,其关键是获得具有布里渊频移的参考光。详细分析了电光强度调制器(EOIM)的光波移频特性,...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中,以相干检测的传感精度最高,其关键是获得具有布里渊频移的参考光。详细分析了电光强度调制器(EOIM)的光波移频特性,实验研究了15 Gbit/s的铌酸锂波导电光强度调制器光波长1550 nm处11 GHz移频的实现;当微波调制频率及功率一定时,可方便地调节直流偏置电压来改变各阶光波的强度。设置直流偏置电压为6.5 V时,调制器总的输出光强最小,具有布里渊频移的一阶光波的相对光强最大,信噪比(SNR)最高,可用于分布式光纤传感中布里渊信号的相干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波移频 铌酸锂波导电光强度调制器 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原文传递
结合光电振荡器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帆 曾珍 +1 位作者 章令杰 周晓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该文提出了利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头的结合光电振荡器(OEO)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系统。通过放大自发辐射宽谱光源(ASE)、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DOMZM)和两段长度不一致的光纤构成的马赫曾德尔(MZ)干涉仪,形成单通带微... 该文提出了利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头的结合光电振荡器(OEO)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系统。通过放大自发辐射宽谱光源(ASE)、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DOMZM)和两段长度不一致的光纤构成的马赫曾德尔(MZ)干涉仪,形成单通带微波光子滤波器,实现OEO腔内的选模。对M-Z干涉仪任意一臂的光纤施加轴向应变,改变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从而改变OEO的输出微波信号频率,达到轴向应变传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当轴向应变施加于较长的光纤上时,该传感系统灵敏度为4.67121×10^(-4)GHz/με,线性度为0.99895;当轴向应变施加于较短的光纤上时,该传感系统灵敏度为-4.48388×10^(-4)GHz/με,线性度为0.99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应变光纤传感 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 微波光子滤波 光电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