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酒及其发酵过程中内源产生的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范文来 《酿酒》 CAS 2020年第6期4-14,共11页
重点回顾了近几年来白酒、大曲和小曲以及酒醅中不挥发性有机酸、氨基酸、糖和糖醇、糖苷的定性与定量情况。使用衍生化方法可以测定这些化合物。对重要的不挥发性有机酸、糖和糖醇首次进行了水溶液中阈值的测定。通过计算DoT,并进行添... 重点回顾了近几年来白酒、大曲和小曲以及酒醅中不挥发性有机酸、氨基酸、糖和糖醇、糖苷的定性与定量情况。使用衍生化方法可以测定这些化合物。对重要的不挥发性有机酸、糖和糖醇首次进行了水溶液中阈值的测定。通过计算DoT,并进行添加试验发现,糖和糖醇并不是白酒中的甜味化合物。不挥发性酸中,乳酸是最重要的酸,对酸味产生作用;发现了不挥发性有机酸在呈酸味的同时,还呈现涩味。首次发现2-羟基-4-甲基戊酸既呈酸味,也呈甜味,是目前报道中仅有的一个既呈酸味又呈甜味的有机酸。DL-3-苯基乳酸不仅呈现酸味与口感(涩味),还呈现嗅觉特征,在水溶液中呈现玫瑰花香和木香香气。该团队还首次在小曲和酒醅中检测到糖苷类化合物,包括甲基-α-吡喃葡萄糖苷、2-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甘油葡萄糖苷。通过对不挥发性化合物的回顾,以期推动对白酒以及发酵过程中不挥发性化合物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不挥发性有机酸 2-羟基-4-甲基戊酸 DL-3-苯基乳酸 包括甲基-α-吡喃葡萄糖 2-苯基-β-D-吡喃葡萄糖 氨基酸
下载PDF
新型抗糖尿病药——米格列醇化学合成的研究
2
作者 杜良栋 戴云 《云南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14-17,21,共5页
研究了米格列醇的一种化学合成方法。以甲基-α-D-葡萄糖苷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修饰,首先得到关键中间体1-脱氧尻霉素的亲脂性衍生物,再经过化学方法引入一系列的取代基最终得到米格列醇。
关键词 米格列醇 化学合成 亲脂性衍生物 甲基-α-D-葡萄糖
下载PDF
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维力 田军 丁立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 ,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山奈酚 4′,7 二甲基 3 O 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和豆甾醇。结论 :均为首次从裸... 目的 :研究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 ,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山奈酚 4′,7 二甲基 3 O 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和豆甾醇。结论 :均为首次从裸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裸蒴 山奈酚-4′ 7-二甲基-3-O-葡萄糖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三叶鬼针草的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黎平 王业玲 +2 位作者 唐丽 郭志永 龙春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凝胶柱、中压制备、高速逆流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通过UV、IR、1D和2D NMR等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叶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 目的研究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凝胶柱、中压制备、高速逆流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通过UV、IR、1D和2D NMR等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叶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S)-异奥卡宁-(3′,4′-二甲醚)-7-O-β-D-葡萄糖苷(1a/1b)、槲皮素-3,4′-二甲醚-7-O-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4′-二甲醚-7-O-芸香糖苷(3)、(Z)-6-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4)、海生菊苷(5)、奥卡宁-4-甲醚-3′-O-β-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a/1b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苷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鬼针草H 槲皮素-3 4'-二甲基-7-O-吡喃葡萄糖 海生菊 奥卡宁-4-甲基-3'-O-β-葡萄糖
原文传递
珠芽景天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雪 吴莹莹 +4 位作者 刘理燕 姚成芬 刘亭 李林珍 李勇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12-2116,共5页
目的研究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运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珠芽景天全草70%乙醇提取... 目的研究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运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珠芽景天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丁香酸葡萄糖苷(2)、2-(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β-D-葡萄糖苷(3)、橄榄树脂素(4)、环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5)、(-)-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6)、(-)-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7)、bluemenol A(8)、euodionoside D(9)、脑苷酯B(10)、腺苷(11)、尿苷(12)、4-(β-D-glucopyranosyloxy)-3-hydroxy-2-(hydroxymethyl)-butanenitrile(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珠芽景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8~13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景天 4-羟基-3-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 2-(3 4-二氧基苯基)甲基-β-D-葡萄糖 bluemenol A 4-(β-D-glucopyranosyloxy)-3-hydroxy-2-(hydroxymethyl)-butanenitrile
原文传递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田景奎 邹忠梅 +1 位作者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 ,分别为香豆酸 ( ) ,间二羟基苯甲酸 ( ) ,槲皮素 ( ) ,槲皮素 - 3- O-β- D-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 ,分别为香豆酸 ( ) ,间二羟基苯甲酸 ( ) ,槲皮素 ( ) ,槲皮素 - 3- O-β- D-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葡萄糖醛酸乙酯 ( ) ,氯原酸乙酯 ( ) ,氯原酸正丁酯 ( ) ,胡萝卜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半乳糖苷 ( ) ,甲基 - O-β- D -葡萄糖苷 ( ) ,异鼠李素 - 3- O-芸香糖苷 ( ) ,芦丁 ( )。结论  、 、 、 、 均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花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 氯原酸乙酯 氯原酸正丁酯 甲基-O-β-D-葡萄糖 异鼠李素-3-O-芸香 中药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大黄药材中8个结合型蒽醌含量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亚茹 周荣荣 +3 位作者 耿佳乐 黄志永 王璐瑶 窦志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84-1894,共11页
目的:建立分别以其中任何1个结合型蒽醌为内参物均可用于测定大黄药材中8个结合型蒽醌的一测多评法(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分别以其中任何1个结合型蒽醌为内参物均可用于测定大黄药材中8个结合型蒽醌的一测多评法(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分别以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为内参物,采用多点校正法,建立另外7个待测成分与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RCFs),计算待测成分与内参物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RTs)。采用RCFs计算分别以其中1个成分为内参物时28批大黄药材中另外7个待测成分的含量,以差异百分比(PD)为参数,与外标法(ES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QAMS的准确性。结果:分别以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为内参物时,另外7个待测成分与内参物的RCFs分别为1.435、0.624、1.206、0.849、1.718、0.563、0.549,0.697、0.435、0.841、0.592、1.197、0.392、0.383,1.603、2.3、1.932、1.36、2.753、0.897、0.88,0.83、1.191、0.518、0.704、1.425、0.464、0.455,1.178、1.691、0.736、1.421、2.024、0.663、0.647,0.582、0.835、0.363、0.702、0.494、0.328、0.32,1.788、2.566、1.117、2.157、1.518、3.072、0.982和1.822、2.616、1.137、2.197、1.547、3.13、1.025,RRTs分别为1.207、1.47、1.68、1.719、1.763、1.768、2.015,0.829、1.218、1.393、1.425、1.461、1.466、1.671,0.681、0.821、1.143、1.169、1.199、1.203、1.371,0.596、0.719、0.876、1.023、1.049、1.053、1.2,0.583、0.703、0.856、0.977、1.026、1.029、1.173,0.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型蒽醌 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 大黄酸-8-O-葡萄糖 大黄素-1-O-葡萄糖 大黄酚-1-O-葡萄糖 大黄酚-8-O-葡萄糖 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 大黄素-8-O-葡萄糖 大黄素醚-8-O-葡萄糖 一测多评
原文传递
2-位氧化糖羰基转位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宏民 徐汶 刘振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82-1684,共3页
A novel carbonyl transposition reaction led by aromatic amines nucleophilic addition to \{2 oxo glycoside\} was discovere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vided through tracing the change of 1H NMR of a hemiacet... A novel carbonyl transposition reaction led by aromatic amines nucleophilic addition to \{2 oxo glycoside\} was discovere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vided through tracing the change of 1H NMR of a hemiacetal intermediate which was obtained in the reaction of o phenylene diamine with 2 oxo glycoside. Both the intermediate and the product were identified by FTIR, 1H NMR, 13 C NMR, 1H 1H COSY and 1H 13 C COSY spectra. The other aromatic amines reaction with 2 oxo glycoside also proved the mechanism. This reaction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2 deoxy 2 aromatic amino 3 oxo glycosides, which is a new kind of material used in assymetric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位氧化 羰基转位反应 芳胺 氨基 不对称合成 α-甲基-D-葡萄糖 2-位羰基衍生物
下载PDF
2,3,4,6-O-四苄基-D-葡萄糖的合成
9
作者 郭安军 江金凤 +2 位作者 辛学 韩爱艺 李洋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2期75-75,共1页
2,3,4,6-O-四苄基-D-葡萄糖是合成伏格列波糖的关键中间体。本文以甲基-α-D-葡萄糖甲苷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和脱甲基两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 NMR确证。该方法原料价格低廉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总收率74.6%。
关键词 2 3 4 6-O-四苄基-D-葡萄糖 甲基-α-D-葡萄糖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