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鳧茈、荸薺"諸詞形音義流變
1
作者 孫玉文 《国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63-191,共29页
本文梳理了表達"荸薺"的概念從先秦到現代漢語各方言用詞的變化,論證先秦已出現"芍、鳧茈","芍"在其他毗鄰民族借詞中有保留,"鳧茈"很早替换了"芍"."鳧茈"是漢語史上表達&... 本文梳理了表達"荸薺"的概念從先秦到現代漢語各方言用詞的變化,論證先秦已出現"芍、鳧茈","芍"在其他毗鄰民族借詞中有保留,"鳧茈"很早替换了"芍"."鳧茈"是漢語史上表達"荸薺"概念的主要用詞,在當今一些方言中還有遺存,但讀音都發生了例外."鳧茈"例外音變爲"葧臍","葧臍"也寫作"荸薺","葧、荸"至晚北宋已見於著録,讀蒲没切.這種例外音變,有其他類似的陰聲韻變爲入聲韻的材料可佐證;由此討論了"不"由陰聲韻變成入聲韻的演變機制,論證"不"字讀入聲來自"弗"的説法有問題.現代漢語大部分方言使用的"荸(讀如鼻)薺"和"蒲薺"都是從"葧臍"或"荸薺"例外音變變來的,形成不同的詞,是現代漢語方言表達"荸薺"概念最具優勢的用詞.漢代以後,産生了表達"荸薺"概念的其他一些用詞.論文論證漢語史上組成複音詞的音節易發生不同於其單字音的特殊變化,通過表達"荸薺"概念諸詞的替换,從一個個案分析概念怎樣改變了名稱,旨在加深既有的探討,彌補既往研究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薺"概念 替换 語音演變 共同語 方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