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前学习与“已知的诅咒”
1
作者 陈洪杰 《小学数学教师》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已知的诅咒”这个词是笔者生造的,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因为已经提前知道了答案,而无法再假装不知道,从而无法展开如“不知道答案的学生”那样的尝试与发散性思维。这个词笔者用了好几年,和这个词对应的还有“未知的鸿沟”。“语... “已知的诅咒”这个词是笔者生造的,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因为已经提前知道了答案,而无法再假装不知道,从而无法展开如“不知道答案的学生”那样的尝试与发散性思维。这个词笔者用了好几年,和这个词对应的还有“未知的鸿沟”。“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词,是表达“意”的工具。“生造”一个词不是为了异举而名高,而是为了表达一种已经在笔者头脑中生成、在意识中存在的“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 诅咒 生造 海德格尔 表达 提前 已知
原文传递
“书家学者化”的误识与修正
2
作者 吴翥九 《书法》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书家学者化”和培养“学者型书家”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述,原本这是一个不太新鲜的话题,其倡导者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时至今日,仍时不时会有一些高明之士对它进行责难甚至是诋毁。二○○六年第二期的《书法》上有《“学者型书家... “书家学者化”和培养“学者型书家”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述,原本这是一个不太新鲜的话题,其倡导者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时至今日,仍时不时会有一些高明之士对它进行责难甚至是诋毁。二○○六年第二期的《书法》上有《“学者型书家”界定的误区》(以下称《学》文)一文提出:“‘学者型书家’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一个模糊的、生造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型 学者 生造 之士 误识
原文传递
秦俑正名 理应重视
3
作者 王学理 《西部考古》 2006年第1期241-246,共6页
秦始皇陵园考古发掘,从1974年算起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秦俑博物馆成立也有27年多。但对一些展出文物,无论在说明牌上或是著述中,称呼并不确切,甚或有错。其定名,也极不规范。以至引入考古教学,积年不变。属历史原因造成,情有可原。秦俑... 秦始皇陵园考古发掘,从1974年算起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秦俑博物馆成立也有27年多。但对一些展出文物,无论在说明牌上或是著述中,称呼并不确切,甚或有错。其定名,也极不规范。以至引入考古教学,积年不变。属历史原因造成,情有可原。秦俑博物馆作为中国文物和考古展出的窗口单位,形象反映水平,事实胜过夸耀,引导重于说教。称呼不确,释义必歧。传媒生造,以讹传讹。影响所及,历久难改。正名必要,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考古 中国 生造 文物 窗口单位
原文传递
还原与真相——读温奉桥新著《王蒙文艺思想论稿》
4
作者 丁宁 《新文学评论》 2013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能够看见的宇宙只有一个,而不能被肉眼轻易看见的、深藏在每一个心灵深处的内在宇宙却有千千万万。每一个内在宇宙,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焦急或从容,都各不相同。温奉桥先生新著《王蒙文艺思想论稿》(齐鲁书社201...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能够看见的宇宙只有一个,而不能被肉眼轻易看见的、深藏在每一个心灵深处的内在宇宙却有千千万万。每一个内在宇宙,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焦急或从容,都各不相同。温奉桥先生新著《王蒙文艺思想论稿》(齐鲁书社2012年版,以下简称《论稿》)正是对'王蒙宇宙'的重新发现或阐释。王蒙宇宙中的那一抹暖人的霞光,不是著者生造的,而是著者发现的;不是著者赋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著者 文艺思想 生造 论稿 新著
原文传递
对《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某些译文的商榷
5
作者 萧祥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1993年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概念英语》英汉对照本第四册译文,在词语理解、结构理解、上下文理解和标题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错译误译之处,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译法。
关键词 剖析 推断 生造
下载PDF
“本事书”——序《太白方言会话语料集萃》
6
作者 鲁国尧 《中文学术前沿》 2011年第1期207-211,共5页
一、'本事'这篇文章的标题'本事书'是一个生造的词儿,但是并非没有理据,我是从'本事诗'、'本事词'类推出来的。唐代人孟棨撰《本事诗》,七卷,是叙说一些诗的'本事'的,何谓'本事'?是指... 一、'本事'这篇文章的标题'本事书'是一个生造的词儿,但是并非没有理据,我是从'本事诗'、'本事词'类推出来的。唐代人孟棨撰《本事诗》,七卷,是叙说一些诗的'本事'的,何谓'本事'?是指这些诗所含藏的故事的情节或原委。清人陈銮、叶申芗都编过《本事词》。1传世的孟、叶二书每则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半都颇有情致,很吸引人。例如《本事诗》卷一'情感'里有一则'人面桃花'的诗和与之相关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话语 情节 理据 生造 芗都 诗所 原委 清人
原文传递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275
7
作者 陈衍景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81-1196,共16页
矿床新类型的识别往往导致大批矿床和成矿省的发现,预测和识别矿床新类型是矿床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造山型金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已被世界范围的大量研究所证明,但其他矿种的造山型矿床却很少被涉及。笔者提出了造山型矿床的概念及其变... 矿床新类型的识别往往导致大批矿床和成矿省的发现,预测和识别矿床新类型是矿床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造山型金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已被世界范围的大量研究所证明,但其他矿种的造山型矿床却很少被涉及。笔者提出了造山型矿床的概念及其变质流体成矿的实质,建立了矿床、矿田和成矿省等不同尺度的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其随时间演化的3阶段模式,强调会聚造山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时间,同造山成矿系统的特点是成矿年龄滞后于造山作用时间。通过矿床实例研究证明了造山型银矿床、铅锌矿床、铜矿床和钼矿床的客观存在,阐明了中国巨大的造山型矿床的勘查潜力,例证了运用矿田尺度成矿模式进行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造山型矿床 生造 碰撞造山 成矿模式
下载PDF
西天山的增生造山过程 被引量:243
8
作者 高俊 钱青 +3 位作者 龙灵利 张喜 李继磊 苏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4-1816,共13页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它也是标志塔里木地块北部被动陆缘与西伯利亚地块南侧宽阔活动陆缘最后拼合的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将西天山划分为北天山弧增生体、伊犁地块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它也是标志塔里木地块北部被动陆缘与西伯利亚地块南侧宽阔活动陆缘最后拼合的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将西天山划分为北天山弧增生体、伊犁地块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伊犁地块南缘活动陆缘、中天山复合弧地体、西天山(高压)增生楔和塔里木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同时综述了西天山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的年代学新资料,讨论了其增生造山的过程。西天山增生造山与早古生代帖尔斯克依古洋、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南天山洋和晚古生代北天山洋3个代表洋盆的演化相关,增生造山结束的时间可能是早石炭世末。二叠纪时期,西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西天山为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并非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蛇绿岩 高压变质岩 花岗岩 生造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被引量:130
9
作者 刘和甫 汪泽成 +3 位作者 熊保贤 李永林 刘立群 张建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5-72,共18页
中国中西部主要由中、新生代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构成盆山格局 :秦岭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四川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 ;天山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哀牢山造山带与东西两侧楚雄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等 ,总体上构成盆山耦合... 中国中西部主要由中、新生代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构成盆山格局 :秦岭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四川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 ;天山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哀牢山造山带与东西两侧楚雄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等 ,总体上构成盆山耦合。根据挤压造山带类型与前陆盆地类型 ,可以划分出 3种耦合类型 ,即 ( 1)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地 ,( 2 )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及 ( 3)再生造山带与再生前陆盆地。因此前陆盆地是伴随着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而发育 ,造山带断滑系统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结构、沉积层序及构造样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碰撞造山带-周缘前陆盆地 俯冲造山带-弧后前陆盆地 生造山带-再生前陆盆地
下载PDF
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增生及闭合:阿尔金-祁连-柴北缘造山系早古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 被引量:122
10
作者 张建新 于胜尧 +3 位作者 李云帅 喻星星 林宜慧 毛小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1-3554,共24页
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祁连-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系被认为是原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的构造拼合体。与其北侧具有长期增生历史的中亚造山系相比,特提斯造山拼合体被认为是各种来自冈瓦纳大陆北部大陆块体相互碰撞的产物。然而,与典型... 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祁连-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系被认为是原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的构造拼合体。与其北侧具有长期增生历史的中亚造山系相比,特提斯造山拼合体被认为是各种来自冈瓦纳大陆北部大陆块体相互碰撞的产物。然而,与典型的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相比,阿尔金-祁连-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系包括有大量蛇绿岩、弧岩浆杂岩、俯冲-增生杂岩等,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早古生代造山系为沿塔里木和华北克拉通边界向南逐渐增生的增生型造山带。但是,增生造山模式又很难解释南阿尔金-柴北缘地区普遍存在的与大陆俯冲有关的UHP变质岩、广泛分布的巴罗式变质作用和相关的岩浆作用,以及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变形构造等。在本文中,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综合总结,结合一些新的研究资料,我们提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阿尔金-祁连-柴北缘造山系中,早古生代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即增生和碰撞造山作用,其主要标志是北祁连-北阿尔金的HP/LT变质带、蛇绿混杂岩及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构造岩浆作用,以及分布在柴北缘-南阿尔金与大陆俯冲和陆陆碰撞有关的UHP变质带、区域巴罗式变质作用、深熔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及伸展垮塌作用等,并建立了一个反映原特提斯洋俯冲、增生、闭合及碰撞造山作用的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造 碰撞造山 原特提斯洋 早古生代 阿尔金-祁连-柴北缘
下载PDF
西秦岭楔的构造属性及其增生造山过程 被引量:104
11
作者 闫臻 王宗起 +2 位作者 李继亮 许志琴 邓晋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8-1828,共21页
西秦岭楔是叠置于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并插入祁连和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内部的楔形地质体,以大面积出露三叠系并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韧性剪切带、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和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为典型特征,具有增生造山作用的... 西秦岭楔是叠置于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并插入祁连和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内部的楔形地质体,以大面积出露三叠系并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韧性剪切带、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和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为典型特征,具有增生造山作用的典型特征。这些蛇绿混杂岩带和岛弧钙碱性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均具有向南逐渐变年轻的空间演化特征,显示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海沟具有向南撤退的基本特征。砂岩碎屑组成以及源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秦岭楔三叠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碎屑沉积物来自于古特提斯洋北侧的增生杂岩及岛弧。丰富的岛弧钙碱性火山-岩浆岩和沉积组合以及赋存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均与东昆仑及南秦岭相一致,呈现出相似的岩石组合类型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事实表明,三叠纪时期,东昆仑、西秦岭以及祁连造山带是一个有机整体,自西向东存在一条三叠纪增生岩浆弧。锆石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结果则表明,该增生岩浆弧部分岩浆来自于俯冲增生杂岩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造 活动大陆边缘 蛇绿混杂岩 增生弧 西秦岭楔
下载PDF
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 被引量:72
12
作者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源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文化历史背景对阐释词源的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还对文化语言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词 词源意义 造词理据 派生词 意义关系 《说文解字》 语言与文化 核义素 生造 汉语词汇
原文传递
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13
作者 肖文交 宋东方 +6 位作者 Brian FWINDLEY 李继亮 韩春明 万博 张继恩 敖松坚 张志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2-1545,共34页
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 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论相继运用于解释中亚地区的地质演化.改革开放初期,李春昱先生等开创性地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析北疆及兴蒙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出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三大板块俯冲-碰撞的认识,并提出了索伦山至延边缝合线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多陆块碰撞模型;土耳其学者提出了单一岛弧增生模型,指出中亚造山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碰撞造山带.中国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等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划分了主要缝合带. 1999年,"中亚成矿域"概念被提出,并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全球三大成矿域.进入21世纪,鉴于中亚在大陆增生理论和成矿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中亚造山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微陆块属性、蛇绿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弧性质、增生楔识别和解剖、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洋中脊俯冲、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构造叠加改造等.这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展望未来,中亚造山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古亚洲洋早期演化历史及起始俯冲机制;(2)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Extroversion)的增生机制;(3)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4)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过程;(5)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6)中亚成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生造山过程 成矿作用 研究进展 研究前沿
原文传递
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 被引量:56
14
作者 于根元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2-4,共3页
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于根元近十年来新词新语整理和研究的实践,从一个方面推动了规范观的调整。我们语言里面可以而且应该有标准、规定的地方,因为没有标准、规定或者标准、规定不明确,就会妨碍交际。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建立... 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于根元近十年来新词新语整理和研究的实践,从一个方面推动了规范观的调整。我们语言里面可以而且应该有标准、规定的地方,因为没有标准、规定或者标准、规定不明确,就会妨碍交际。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建立和明确这些标准、规定,便于人们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新语 新词语 语言现象 语言规范 语言系统 规范度 追认观 出租汽车 生造词语 颖色
下载PDF
东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向南增生:来自A型花岗岩的启示 被引量:48
15
作者 毛启贵 肖文交 +2 位作者 韩春明 袁超 孙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3-742,共10页
大加山碱性花岗岩位于卡拉美丽-哈尔里克花岗岩带的中段,主要为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大加山碱性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284±1Ma。该花岗岩具有富碱(A/CNK<1,AR=3.9~6.67)和具有高的FeO^T/MgO和10000×Ga/Al值,而钙和... 大加山碱性花岗岩位于卡拉美丽-哈尔里克花岗岩带的中段,主要为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大加山碱性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284±1Ma。该花岗岩具有富碱(A/CNK<1,AR=3.9~6.67)和具有高的FeO^T/MgO和10000×Ga/Al值,而钙和铝含量较低的特征,相对富集稀土元素REE(除Eu)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K),而强烈亏损Ba、Sr、P、Ti、Eu元素的特征。同时其Y/Nb(2.71~3.75)>1.2。这些说明大加山岩体为二叠纪A_2型花岗岩。东准噶尔和天山地区各花岗岩带年龄有向南为逐渐年轻的趋势,这与新疆北部由北向南增生的方向一致。因此,可能是侧向增生与垂向增生均表现出向南增生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年龄 早二叠世 生造 东准噶尔 大加山
下载PDF
增生型造山带结构解析与时空制约 被引量:47
16
作者 肖文交 李继亮 +5 位作者 宋东方 韩春明 万博 张继恩 敖松坚 张志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1-1687,共27页
增生型造山带记录复杂的板块汇聚过程,增生造山作用演化历史漫长,发育多期次造山作用.就增生型造山带的特征与复杂性进行简要总结与评述,并讨论增生造山作用时空分析思路.增生造山作用是多种性质(汇聚、转换和离散)的板块边缘,沿一个核... 增生型造山带记录复杂的板块汇聚过程,增生造山作用演化历史漫长,发育多期次造山作用.就增生型造山带的特征与复杂性进行简要总结与评述,并讨论增生造山作用时空分析思路.增生造山作用是多种性质(汇聚、转换和离散)的板块边缘,沿一个核心大陆边缘最终发生复杂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总和.弧前发育增生杂岩和各种混杂岩或者构造岩片,上叠有以弧前盆地为代表的各类沉积盆地,共同制约增生过程的时空演化特征.增生型造山带多发育多岛海复杂古地理格局,增生造山作用具有多组分、多岛海、多盆地类型、多种性质的岩浆活动、宽阔的增生杂岩、多俯冲极性、多地体拼贴、长期演化与面状增生等特性.以古地磁、古地理、古生物与古气候等资料为基本依据,划分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界线.以构造地质解析和关键地区详细的地质填图,结合物质成分和年代学分析,进行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解剖.卷入增生造山事件中最年轻的地质体或者组分,提供了该期增生事件时限的下限;卷入增生造山事件中最年轻的角度不整合,以及最年轻的高压-低温变质事件,可能提供了最晚增生事件时限的下限;而未卷入增生造山事件中最老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则可能提供了最晚增生事件时限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造山带 增生杂岩 造山带结构 复式增生造山作用 生造山作用时限 大地构造学
原文传递
两条不同类型的HP/LT和UHP变质带对祁连-阿尔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建新 孟繁聪 于胜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67-1992,共26页
在祁连-阿尔金造山带的南北两侧,分别出露有北祁连-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和柴北缘-南阿尔金UHP变质带。北祁连-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低温榴辉岩和高压变沉积岩所组成,榴辉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420~570℃和2.0~2.5GPa,形成... 在祁连-阿尔金造山带的南北两侧,分别出露有北祁连-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和柴北缘-南阿尔金UHP变质带。北祁连-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低温榴辉岩和高压变沉积岩所组成,榴辉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420~570℃和2.0~2.5GPa,形成时代为510~440Ma。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纤柱石高压变沉积岩的存在显示洋壳俯冲把大量水带到地幔深处。与HP/LT变质带伴生的早古生代蛇绿岩、俯冲增生杂岩、岛弧、弧后盆地等显示北祁连-北阿尔金为典型的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柴北缘-南阿尔金UHP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橄榄岩、高压麻粒岩及具有陆壳性质的正副片麻岩所组成,它们遭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T>700℃,P>2.8GPa),UHP变质时代为500~420Ma,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为750~850Ma,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谷环境。野外地质关系、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显示柴北缘-南阿尔金HP-UHP变质带为大陆深俯冲作用的产物。在柴北缘-南阿尔金UHP变质带中,超高压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同时形成在不同的构造热环境中,构成大陆俯冲及碰撞造山带中的"双变质带",同时也显示柴北缘-南阿尔金造山带具有典型碰撞造山带的特征。祁连-阿尔金造山带南北两侧几乎同时发生增生造山作用和碰撞造山作用,构成由不同造山类型所组成的复合造山带。南北两侧的HP/LT变质带和UHP变质带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同类型双变质带制约了祁连-阿尔金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性质、造山类型以及造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T变质带 UHP变质带 祁连-阿尔金造山带 生造 碰撞造山
下载PDF
试论新词语与规范化 被引量:20
18
作者 姚汉铭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2-95,共14页
试论新词语与规范化姚汉铭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当前汉语“变异”现象中的重要内容。变异当然是对固有规范的冲击,而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展而变化的,世界上从来没有静止不变的语言。正如陈原先生说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试论新词语与规范化姚汉铭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当前汉语“变异”现象中的重要内容。变异当然是对固有规范的冲击,而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展而变化的,世界上从来没有静止不变的语言。正如陈原先生说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语 规范化 填空性 生造 明确性原则 语言的发展 等义词 规范标准 新生词语 语法规则
原文传递
西昆仑造山带复式增生楔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28
19
作者 肖文交 方爱民 +5 位作者 李继亮 周辉 BFWindley 袁超 陈汉林 张国成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通过对西昆仑古生代主剪切带和早中生代增生楔杂岩剖面中的组成与构造等特征,西昆仑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两次向南的增生造山作用及其增生楔的组成与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增生楔杂岩在大陆造山带及其对大陆侧向增生的意义.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复式增生楔 构造特征 碰撞-增生事件 大陆侧向增生 生造山作用
下载PDF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岳桥 董树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13-641,共29页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