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盐度对A^2/O工艺缺氧区胞外聚合物及生物絮凝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兰河 田蕊 +4 位作者 郭静波 贾艳萍 张海丰 李正 陈子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81-4288,共8页
为了提高含盐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和生物絮凝性,考察NaCl盐度对A^2/O工艺缺氧区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为了提高含盐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和生物絮凝性,考察NaCl盐度对A^2/O工艺缺氧区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缺氧区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分与结构变化,以期揭示盐度对生物絮凝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盐度为0~5 g·L^(-1)时,A^2/O缺氧区生物絮凝性良好,重絮凝性(flocculation ability,FA)约为44%,污泥粒径约为45.5μm,EPS含量为52.3~62 mg·L^(-1),PN/PS维持在2.1左右;当NaCl盐度由10 g·L^(-1)增加至40g·L^(-1)时,A^2/O缺氧区生物絮凝性显著降低,FA由40%下降至22%,污泥粒径由43.7μm减小至32.1μm,EPS含量由76.5 mg·L^(-1)增加至101.0 mg·L^(-1),PN/PS由1.5下降至1.3.随着NaCl盐度的增加,通过FTIR分析可知,EPS主要组成基团未发生明显变化,以氨基、酰胺Ⅰ和羧基为主;由XPS分析可知,EPS和Na+相互作用过程中部分基团(如C、O、N基团)发生电荷转移,但其存在形态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反应器 NaCl盐度 缺氧污泥 胞外聚合物(EPS) 生物絮凝
原文传递
Fe^(3+)在A^2O工艺缺氧区的转化规律及其对污泥絮凝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兰河 张明爽 +3 位作者 郭静波 贾艳萍 李正 陈子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9-1098,共10页
为了研究铁元素对A^2O工艺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考察Fe^(3+)在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与底泥(Pellet)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的存... 为了研究铁元素对A^2O工艺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考察Fe^(3+)在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与底泥(Pellet)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的存在形态和结构特征,揭示Fe^(3+)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探索Fe^(3+)对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Fe^(3+)(<10 mg·L^(-1))能够提高COD和TN去除率,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泥生物絮凝性;高浓度Fe^(3+)(10~40 mg·L^(-1))则抑制微生物活性,使EPS总量升高,污泥絮体脱稳,LB、TB层PN/PS是影响污泥絮凝性的关键因素;Fe^(3+)的投加强化生物除磷效率,当Fe^(3+)浓度为40 mg·L^(-1)时,TP去除率为93%。Fe^(3+)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为TB>上清液>LB>SMP,Fe^(3+)在生物体内富集累积,能够改变EPS各层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废水 生物反应器 缺氧污泥 迁移转化 形态学 生物絮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