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3
1
作者 董章杭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作物 化感作用物质 作用机制 种质资源 生物检测方法 遗传特性 农业生产 应用
下载PDF
生物检测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朱丽梅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检测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状况,活体生物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灵敏、价廉的特点,但不能分辨残留农药的种类:生化方法能对抑制胆碱酯酶的农药品种进行快速灵敏地检测,但需控制条件较多;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价...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检测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状况,活体生物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灵敏、价廉的特点,但不能分辨残留农药的种类:生化方法能对抑制胆碱酯酶的农药品种进行快速灵敏地检测,但需控制条件较多;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价廉、特异性高、需样品量少等优点,但目前抗体数量还较少,如果不能肯定试样中的农药品种的情况下,检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此外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生物传感器方法简单、快速,但存在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 酶联免疫法 生物传感器法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剑 马梅 王子健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年第3期18-22,25,共6页
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问题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量研究工作集中于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总结;对环境内分泌... 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问题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量研究工作集中于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总结;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体外生物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给予了评述;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成果能直接导致新的生物检测方法的发展,丰富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作用机理 生物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白三叶与黑麦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彦华 黄高宝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5期19-24,共6页
试验用分枝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白三叶品种海法以及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2个黑麦草品种顶峰、英斯派的根水浸提液处理,按照培养皿砂培的生物检测方法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枝期白三叶根浸体液对顶峰的发... 试验用分枝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白三叶品种海法以及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2个黑麦草品种顶峰、英斯派的根水浸提液处理,按照培养皿砂培的生物检测方法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枝期白三叶根浸体液对顶峰的发芽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顶峰苗长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0.72%、48.61%;开花期白三叶根浸提液对顶峰及英斯派的发芽率、英斯派根长及顶峰根干重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5.14%、36.17%、69.18%、68.34%,对英斯派的根干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52%;成熟期白三叶的根浸提液对3个受体的发芽率及根长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67.09%、54.21%、69.21%及93.08%、93.14%、93.04%,对顶峰的根干重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提高了85.42%;顶峰及英斯派是他感作用大于自毒作用的黑麦草品种,且在分蘖期及孕穗期,黑麦草不同品种的根浸提液都显著的抑制了白三叶的干物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黑麦草 生物检测方法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二恶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毅 张秉建 贺鹏 《电力环境保护》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介绍了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高分辨率色谱/质谱法、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及酶免役分析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CALUX法与其他生物检测方法相比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中二恶英... 介绍了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高分辨率色谱/质谱法、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及酶免役分析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CALUX法与其他生物检测方法相比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中二恶英含量的快速定量筛选,对于二恶英污染调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我国二恶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开展二恶英分析监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类化合物 检测方法 高分辨率色谱/质谱法 生物检测方法
下载PDF
微针无痛
6
作者 王涵玉 《大学生》 2023年第2期28-29,共2页
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特别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导致检测的步骤十分繁琐,普通患者不能自己动手检测,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针对于这些难点,现场快检POCT(point-of-care testing)被提出,即在现场进行采样并使... 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特别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导致检测的步骤十分繁琐,普通患者不能自己动手检测,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针对于这些难点,现场快检POCT(point-of-care testing)被提出,即在现场进行采样并使用便携式的分析检测仪器以及配套的试剂和试纸,在病人身边进行快速分析、准确诊断并现场快速得到检测结果。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操作过程简便化、检测现场实时化,体现了当代科技的信息化。当然,POCT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微针技术。微针,顾名思义,即细小的针,通常它的针长在50~2000微米之间,针尖直径在1~100微米之间,由于微针的长度短,可以恰好穿过角质层同时又不会触及痛觉神经,常被认为无痛且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神经 生物检测方法 POCT 不能自己 微针 当代科技 操作过程 无痛
原文传递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正浩 余柳青 +5 位作者 赵明 张旭 魏兴华 郭龙彪 郑康乐 叶元林 《中国稻米》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 生物检测方法 直接大田法 交替播种技术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尿中丁二烯代谢产物的生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仁波 赵敬 +2 位作者 高衍新 夏昭林 程学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369-1371,1374,共4页
目的研究尿中丁二烯代谢产物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和1-(N-乙酰半胱氨酸)-2-羟基-3-丁烯(MHBM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ESI-MS/MS)测定方法,对丁二烯暴露工人进行生物监测。方法尿液经1∶10稀释[100μl尿... 目的研究尿中丁二烯代谢产物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和1-(N-乙酰半胱氨酸)-2-羟基-3-丁烯(MHBM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ESI-MS/MS)测定方法,对丁二烯暴露工人进行生物监测。方法尿液经1∶10稀释[100μl尿样+50μl混合内标应用液+850μl流动相A(15 mmol/L乙酸铵,p H=6.8)],涡旋混匀,过膜后直接进样,UPLC-ESI-MS/MS测定,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 DHBMA的定量检出限为0.50μg/L,尿中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5.0μg/L,线性相关系数>0.996,高、中、低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3%~106%;MHBMA的定量检出限为0.07μg/L,尿中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70μg/L,线性相关系数>0.998,高、中、低浓度加标回收率为84%~106%。结论 UPLC-ESI-MS/MS法测定丁二烯代谢产物DHBMA和MHBMA浓度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样品监测的要求,可用于职业场所工作人员的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丁二烯 生物检测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原文传递
生产环境的致病菌监控
9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9期66-69,共4页
“对于生产和加工环境中的采样是用来确认和预防食品中出现治病性微生物非常有用的工具”——欧盟《食品微生物标准》(2073/2005/EC)。在食品生产车间卫生环境方面,国内企业更加注重对指示菌和清洁设备的监控,对于从整体生产环境... “对于生产和加工环境中的采样是用来确认和预防食品中出现治病性微生物非常有用的工具”——欧盟《食品微生物标准》(2073/2005/EC)。在食品生产车间卫生环境方面,国内企业更加注重对指示菌和清洁设备的监控,对于从整体生产环境监控致病菌的措施较少。为了帮助企业有效从应对食品污染前移到预防污染,实时掌握生产线和卫生区域的动态信息,并与国际监管机构推荐的环境监控措施接轨,《食品安全导刊》、食安中国网开办的“食安大讲堂”邀请到了3M中国食品安全部门资深技术工程师张洪沂老师。课堂上,张洪沂老师以“生产车间的致病菌环境监控”为题,为百余名线上同学讲述了致病菌环境监控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 检测技术应用 技术工程师 生物检测 安全部门 加工设备 质量管理方面 上海海洋大学 危害控制 生物检测方法
下载PDF
我国稀土纳米探针荧光免疫分析研究获进展
10
《功能材料信息》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镧系解离增强荧光免疫分析技术(DELFIA)作为目前最灵敏的荧光生物检测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商业应用。商用的DELFIA试剂盒采用传统的分子探针如稀土螯合物作为标记物,存在着稀土离子标记比率低(最高10^30个稀土... 镧系解离增强荧光免疫分析技术(DELFIA)作为目前最灵敏的荧光生物检测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商业应用。商用的DELFIA试剂盒采用传统的分子探针如稀土螯合物作为标记物,存在着稀土离子标记比率低(最高10^30个稀土离子)、光化学稳定性差和价格昂贵等缺点。与稀土螯合物相比,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可修饰性好、潜在生物毒性低等优点,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新一代荧光生物标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稀土螯合物 纳米探针 纳米发光材料 化学稳定性 生物检测方法 免疫分析技术 稀土离子
下载PDF
多个部门及单位 近70名专家共同梳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11
作者 王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
2009年10月22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7 5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公开征求意见。自2008年12月卫生部会同其他部委及协会组建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及专家组,到75项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同时向WTO通报... 2009年10月22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7 5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公开征求意见。自2008年12月卫生部会同其他部委及协会组建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及专家组,到75项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同时向WTO通报,历时10余月。这是一项庞大、严谨、艰苦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乳品 食品安全标准 生物检测方法 婴幼儿辅助食品 婴儿配方食品 巴氏杀菌乳 食品安全法 三聚氰胺 产品标准
下载PDF
两种超声生物检测方法与Zeiss IOL-Master计算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Remsch H. Kampmeier J. +1 位作者 Muche R. 杨建刚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49-50,共2页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three different biometric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 Methods: In 59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three different biometric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 Methods: In 59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 compared the refractive results at the first day (D1) and 6 weeks (W6) after surgery with the calculated refraction of three biometric methods: the Carl Zeiss “ IOL- Master 99” (IOLM), the Biovision “ Echograph Class 1- Type B” (BIOV) and the Allergan Humphrey “ Ultrasonic Biometer Mod. 820” (AHUB). For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box- plots, 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Results: In all patients the mean of the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was - 0.07 D (SD: 1.41) at day 1 and 0.12 D (SD: 1.18) at week 6. Compared to the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at week 6, the calculated refractive values were higher in all three measuring devices: IOLM: + 0.28 D (SD: 0.67), BIOV: + 0.60 D (SD: 0.88), AHUB:+ 0.26 D (SD: 0.92).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OLM and BIOV, or respectively, AHUB and BIOV (P < 0.000 1), bu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IOLM and AHUB, (P=0.906). To adjust for systematic differences of the agreement, one can calculate the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at week 6 (REF6) from IOLM by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formula: REF6=1.1 × .IOLM+ 0.3. Conclus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ree biometric methods and the refractive results at day 1 and week 6 after cataract surgery with implantation of a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showed that the calculated mean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biometric methods are higher than the real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Calculations using the Zeiss IOL- Master and the Allergan Humphrey Ultrasonic Biometer are closer to the patient’ s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than calculations using the Biovision Echogra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 Zeiss 生物检测方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 预测准确性 计算术 符号秩检验 蔡斯 ASTER 线性回归
下载PDF
罐头制品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红利 刘畅 《肉类工业》 2008年第1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罐头制品 生物检测方法 罐头食品 低PH值 蔬菜制品 低酸性 酒精饮料 检测过程
下载PDF
欧盟和美国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标准和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缪若礼 郭剑 《现代科学仪器》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对消费者个体而且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也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欧盟和美国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标准和技术的新进展,分以下四个部分:1) 食品微生物品质控制;2)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3) ... 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对消费者个体而且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也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欧盟和美国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标准和技术的新进展,分以下四个部分:1) 食品微生物品质控制;2)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3) 最新认可方法示例;4) 生物梅里埃AOAC国际认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及标准 食品微生物品质控制 生物检测方法 经典方法 参考方法
下载PDF
食品变质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15
作者 刘欢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被各种微生物污染,从而引起食品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微生物检测快速、高效的需求。因此,本文从食品变质微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特性出发,分析其在食...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被各种微生物污染,从而引起食品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微生物检测快速、高效的需求。因此,本文从食品变质微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特性出发,分析其在食品变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发展,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变质 生物 生物检测方法
下载PDF
Easy Test^(TM)测试片: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广——微生物快速检测新产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芳 王凯 +2 位作者 樊赟 刘沛 王磊 《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痛定思痛,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饮食安全。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因此对食品进行微...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痛定思痛,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饮食安全。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因此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必不可少另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商品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大大增加,食品将面临很大的微生物污染风险,但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不仅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染 EASY 快速检测 生物检测方法 测试片 适用性 食品安全 产品
下载PDF
Soleris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专注微生物快速检测 保障食品安全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宝军 Jake Knickerbocker 《食品安全导刊》 2011年第3期34-35,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污染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一直是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预防和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污染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一直是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预防和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时效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放货速度和运转效率,因此,开发和应用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微生物检测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染控制 快速检测系统 食品安全 生物检测方法 保障 食品企业 快速检测技术 监管机构
下载PDF
Soleris系统在乳制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8
《食品安全导刊》 2012年第7期34-35,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污染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一直是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预防和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污染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一直是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预防和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严重影响了对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时效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放货速度和运转效率。因此,开发和应用灵敏准确.操作简便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微生物检测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染控制 快速检测技术 is系统 应用 生物检测方法 乳制品 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食品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乐庭 《食品安全导刊》 2009年第8期38-39,共2页
近年来,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弯曲杆菌等食品致病菌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而以往反复增菌、菌落分离及多种生化,血清学鉴别实验等常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生产... 近年来,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弯曲杆菌等食品致病菌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而以往反复增菌、菌落分离及多种生化,血清学鉴别实验等常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对检测速度的要求。因此.开发快速的致病菌检测技术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际上.如何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现场已经成为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检测技术与设备供应商都在基于各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致病菌 应用 大肠杆菌O157 生物检测方法 食品检测 李斯特氏菌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祥俊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第24期70-71,共2页
既往所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是进行培养基繁殖,菌落特征有差异性,对微生物初步筛选后,还要进行生化鉴定、镜检等鉴定,较为烦琐,且成本较高。因此,特异性、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亟需施行。本文针对微生物检验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关键词 生物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测 菌落特征 生物检测方法 生化鉴定 新技术展望 发展趋势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