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页岩气优质储层精细刻画与靶窗优选 被引量:40
1
作者 武恒志 熊亮 +3 位作者 葛忠伟 史洪亮 王同 樊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威远页岩气勘查区块的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威远古隆起与自流井背斜所夹持的白马镇向斜,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为深水陆棚相暗色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地球物理测井岩电特征纵向差异明显,储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威远页岩气勘查区块的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威远古隆起与自流井背斜所夹持的白马镇向斜,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为深水陆棚相暗色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地球物理测井岩电特征纵向差异明显,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指导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靶窗优选及钻井轨迹跟踪调整,基于测井小层划分、岩心纹层精细刻画、高精度地球物理预测以及沉积微相成因分析等方法,通过细化储层分类评价其参数指标,预测页岩气储层"甜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靶窗优选及轨迹设计,进而评价水平井靶窗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五峰组—龙一段底部优质页岩段发育3种类型的纹层,纵向上交错叠置,反映了沉积环境和储层品质的微观差异;②可以将该区的页岩气储层划分为优质储层、较好储层、一般储层和差储层;③龙马溪组底部2—31小层为生物成因沉积微相,储层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脆性指数、高含气性、低地应力差值等"地质+工程"甜点的特征,确定其为优质储层段;④实钻结果表明,水平井靶窗位置的选择对于单井页岩气产能的影响较大,优质储层钻遇率是获得页岩气高产的关键地质因素。该研究成果支撑了页岩气产能评价工作,为该区块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页岩气区块 深水陆棚相 优质储集层 纹层 生物成因 靶窗优选 甜点 生产能力 钻遇率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页岩的生物成因证据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39
2
作者 卢龙飞 秦建中 +3 位作者 申宝剑 腾格尔 刘伟新 张庆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36,共11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开展了岩石特征、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和元素与矿物成分分析,研究了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硅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硅质页岩中的脆性...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开展了岩石特征、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和元素与矿物成分分析,研究了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硅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硅质页岩中的脆性矿物石英含量较高,多在45%以上,最高达88%,而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少数页岩样品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同时碳酸盐矿物含量也较高,石英含量则较低。显微镜下发现富含石英的硅质页岩中大多存在大量团块状生物碎屑,并作为骨架颗粒与其他矿物基质胶结在一起,结构致密,而富含黏土矿物的页岩则多具水平层理和纹层理,未见生物碎屑。进一步的显微分析发现,富含石英的硅质页岩中的生物碎屑具有清晰的外形轮廓和圈层状生长结构及放射状针刺结构,显示出明显的硅质生物放射虫的形貌特征,且主要由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谱分析结果证实了确属放射虫。多种元素的面分布特征进一步反映出陆源物质的输入较少,而且海底的热液活动也极为有限的特征,指示页岩中硅质主要来源于放射虫生物骨架,为该段硅质页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充分证据。放射虫大量发育的基本条件是海水中营养元素-溶解态硅富集,浮游藻类在该环境下易于大量勃发,高的初级生产力条件为硅质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放射虫成因的硅质页岩还有利于页岩中原生无机孔隙和次生有机孔隙的保持和保存,对页岩气的富集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 石英 放射虫 硅质页岩
下载PDF
石灰华的生物成因研究——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田友萍 何复胜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6,T002,共9页
通过考察与实验室显微观察研究,发现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岩溶区的石灰华表面及表层以下尚未完全固结的部位,都附生有生长中的微生物(蓝藻等)种类及尚处在活动期的微生物(蓝藻等)藻席;以下完全固结的部位,则发育了成层加积... 通过考察与实验室显微观察研究,发现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岩溶区的石灰华表面及表层以下尚未完全固结的部位,都附生有生长中的微生物(蓝藻等)种类及尚处在活动期的微生物(蓝藻等)藻席;以下完全固结的部位,则发育了成层加积的微生物(蓝藻等)层纹结构。由此认为这种石灰华是生物成因的,其发生和形成过程受微生物(蓝藻等)作用控制,即微生物(蓝藻等)的“裂点”附生及沉积。文中还初步提出研究区微生物(蓝藻等)起控制作用的石灰华发生和形成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华 生物成因 九寨沟 黄果树 岩溶地貌
全文增补中
云南程海富营养化过程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敬禄 王苏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4,共8页
近 5 0 0年来程海生物成因碳酸盐δ1 8O和δ1 3C及其有机质δ1 3C同位素记录了程海湖泊环境由贫营养到中富营养的演化过程。碳酸盐δ1 8O记录显示 ,大约 1 690年程海成为封闭湖泊后 ,当时湖泊贫营养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造成了湖泊水... 近 5 0 0年来程海生物成因碳酸盐δ1 8O和δ1 3C及其有机质δ1 3C同位素记录了程海湖泊环境由贫营养到中富营养的演化过程。碳酸盐δ1 8O记录显示 ,大约 1 690年程海成为封闭湖泊后 ,当时湖泊贫营养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造成了湖泊水体交换周期加长 ,碳酸盐δ1 3C、有机质δ1 3C及其色素含量、碳酸盐含量变化指示湖泊生产力开始增高。 1 91 1~ 1 942年碳酸盐δ1 8O和δ1 3C及有机质δ1 3C突然显著偏负 ,表明湖泊生物种群结构发生转变 ,湖泊初级生产力迅速增加 ,湖泊由贫营养向中营养转化。湖泊沉积物色素含量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也记录了这一湖泊环境的转换过程。约 1 986年以来 ,随着藻类养殖业及其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 ,程海水环境渐渐转变成目前的中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示踪 初级生产力 历史气候环境 湖泊 生物成因 碳酸盐
下载PDF
生物成因与化学成因施氏矿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As(Ⅲ)的吸附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浙英 梁剑茹 +1 位作者 柏双友 周立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0-467,共8页
羟基硫酸铁矿物Schwertmannite(简称施氏矿物)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矿物材料对重金属的迁移和钝化有重要作用.借助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离子色谱(Ic)及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方法对H2O2氧化亚铁(化学法)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 羟基硫酸铁矿物Schwertmannite(简称施氏矿物)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矿物材料对重金属的迁移和钝化有重要作用.借助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离子色谱(Ic)及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方法对H2O2氧化亚铁(化学法)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生物法)合成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同时对As(Ⅲ)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矿物均为纯施氏矿物.化学法合成的黄棕色矿物产量在24h达到稳定,总铁沉淀率为43.1%;生物法合成的红棕色矿物产量在48~60h达到稳定,总铁沉淀率为36.7%,对应化学式为Fe8O8(OH)3.78(SO4)2.11和Fe8O8(OH)4.06(SO4)1.97.生物合成施氏矿物颗粒均匀、分散性好、且矿物比表面积(45.63m2.g-1)远远高于化学合成(3.17m.2g-1).吸附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pH=7,25℃),生物合成矿物吸附As(Ⅲ)的效果明显优于化学合成矿物,当As(Ⅲ)浓度为1、10和30mg·L-1时,生物合成矿物对As的去除率分别为97.83%、85.96%与61.49%,而化学合成矿物的去除率为95%、62.96%与4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矿物 生物成因 化学成因 表征 吸附 As(Ⅲ)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纪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晋慧娟 李育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7期1888-1891,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中石炭统出露 2 30 0m厚的火山碎屑岩段 ,沉积学研究表明 ,它们是深水环境的沉积产物 .本层段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遗迹相 ,即 :(ⅰ )Deep sea遗迹相 ;(ⅱ )Nereites遗迹相 ;(ⅲ )Zoophycos遗迹相 .通过生物...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中石炭统出露 2 30 0m厚的火山碎屑岩段 ,沉积学研究表明 ,它们是深水环境的沉积产物 .本层段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遗迹相 ,即 :(ⅰ )Deep sea遗迹相 ;(ⅱ )Nereites遗迹相 ;(ⅲ )Zoophycos遗迹相 .通过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和遗迹相在垂向上的演化研究认为 ,中石炭世本区为半远洋性质的深海盆地逐渐向半深海盆地演化的海退沉型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 沉积构造 石炭纪 沉积层序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朱筱敏 康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i025,共4页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储存着丰富的生物成因气,由于沉积储层埋藏浅,储层砂岩和盖层泥岩均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但由于毛细管压差的变化导致砂岩储层储存天然气。为了评价预测有利的沉积储层以及储盖组合,文章依据岩心、测井和SEM、储层压汞等...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储存着丰富的生物成因气,由于沉积储层埋藏浅,储层砂岩和盖层泥岩均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但由于毛细管压差的变化导致砂岩储层储存天然气。为了评价预测有利的沉积储层以及储盖组合,文章依据岩心、测井和SEM、储层压汞等大量的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对沉积储层的储层特征、储集物性和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砂岩储层具有粒度细、结构松散、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分布稳定广泛、孔渗数值高的特点,储层质量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存在大孔隙粗喉道、大中孔隙中粗喉道等 4 种储层结构。最后,依据第四系沉积相、砂岩沉积厚度和粒度以及储层质量与已发现气田之间的关系,预测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和南缘三角洲沉积区为有利的储层分布区,是进一步发现天然气资源的良好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储层特征 喉道 柴达木盆地 生物成因 储盖组合 沉积 砂岩储层 出砂 储层结构
下载PDF
莓状黄铁矿:环境与生命的示踪计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雪英 龚一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3-658,共16页
莓状黄铁矿这一奇妙的微晶(0.1~1μm)矿物集合体(5-50μm)自科学家首次发现(1923年)和冠名(1935年)至今一直是不同学科竞相研究的热点.主要从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莓状黄铁矿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回顾了莓状黄铁矿的生物可... 莓状黄铁矿这一奇妙的微晶(0.1~1μm)矿物集合体(5-50μm)自科学家首次发现(1923年)和冠名(1935年)至今一直是不同学科竞相研究的热点.主要从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莓状黄铁矿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回顾了莓状黄铁矿的生物可因说(1923—1969年)、非生物成因说(1969-2000年)和多元成因说(2000-现今)各研究阶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莓状黄铁矿作为表层生物圈、深部生物圈和地外环境与生命示踪计具有巨大潜力,提出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刊学和纳米科技以及凝聚态物理学融合的角度加强对莓状黄铁矿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状黄铁矿 生物成因 生物成因 硫同位素 氧化还原环境
原文传递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凡 冯雄汉 +3 位作者 陈秀华 邱国红 谭文峰 贺纪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3,共8页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物 Mn(Ⅱ)微生物氧化 锰细菌 生物成因 多铜氧化酶 环境效应 表面化学性质 吸附 氧化还原
下载PDF
硅藻土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形貌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宗霞 曾路 +1 位作者 王小波 严春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硅藻土 微观形貌 扫描电镜 硅质沉积岩 Al2O3 FE2O3 单细胞藻类 生物成因
下载PDF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中铁锰矿物分析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建林 沈华悌 +2 位作者 韩喜球 马维林 王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64,共9页
铁锰矿物是大详多金属结核的重要组成,了解不同类型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种类、形态、分布特点和结晶程度等,不仅有助于对锰矿物乃至多金属结核成因的研究,而且对选矿冶炼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 铁锰矿物是大详多金属结核的重要组成,了解不同类型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种类、形态、分布特点和结晶程度等,不仅有助于对锰矿物乃至多金属结核成因的研究,而且对选矿冶炼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与鉴定,指出多金属结核中主要铁锰矿物有钙锰矿、水羟锰矿、水钠锰矿、方锰矿、锰铁矿和针铁矿等.结晶程度普遍较差,钙锰矿结晶相对好于其他矿物,并在粗糙型结核中含量高,外层至核心含量稳定,变化小.水羟锰矿广为分布,但结晶差.铁矿物含量东区低于西区,结核外壳铁含量高于内核.锰矿物分布在叠层石柱体和纹层内,呈束状、纤维状和树枝状,与建造多金属结核的超微生物菌丝体形态一致.粗糙型结核是选冶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多金属结核 铁锰矿物 生物成因
下载PDF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成因与生物-化学二元成矿机制初探 被引量:19
12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4 位作者 陈建林 钱江初 张富生 林承毅 边立曾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4期349-353,共5页
从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构造特点、生物矿物特点等方面论述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成因,通过人工合成1nm锰矿相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实验,认为多金属结核的成矿也有无机化学作用的参与,即多金属结核的成矿是二元的,在生物成矿的基础上有化... 从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构造特点、生物矿物特点等方面论述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成因,通过人工合成1nm锰矿相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实验,认为多金属结核的成矿也有无机化学作用的参与,即多金属结核的成矿是二元的,在生物成矿的基础上有化学成矿作用的参与.同时阐述了结核的成矿机制,提出在海底形成多金属结核必需同时满足4个基本条件:(1)氧化环境;(2)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极低并存在沉积间断;(3)有充足的成核物质;(4)适合建造结核的超微生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生物成因 成矿作用 锰结核
原文传递
太平洋中国开辟区锰结核生物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建林 张富生 +4 位作者 林承毅 史君贤 沈华悌 王基庆 马维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3,T005,T006,共8页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中叠层石柱体一般都显示出纹层、纹层组与纹层带3个级别的生长韵律,明层菌丝体密集,暗层菌丝体稀疏;两种叠层石类型与超微生物化石种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主要锰矿物含量变化与叠层石类型密切相关;叠层石柱体内Fe、Mn元素分布比柱间空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营养菌丝矿化程度比生殖菌丝强;超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与沉积粘附作用直接造成了结核中Fe、Mn元素的富集,而全球性大气候与洋底微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兴衰,导致了明暗相间纹层的交替出现。我们认为,叠层石纹层显示的韵律性特征,是任何胶体化学作用与沉积作用难以形成的,只有微生物群体的世代繁衍,才能构筑成几乎固定不变的叠层石柱体形态。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了大洋锰结核的生物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锰结核 锰质叠层石 超微生物 铁锰矿物 铁锰元素 生物成因 叠层石纹层
下载PDF
煤层气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俊民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煤层气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生物成因和热成因.而生物成因气据其形成阶段又可分为早期生物成因气和晚期生物成因气.现今储存在煤层中的气体是由上述各类成因气体混合而成的,其成分及同位素特征一方面取决于煤级(埋深/温度)和煤岩... 煤层气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生物成因和热成因.而生物成因气据其形成阶段又可分为早期生物成因气和晚期生物成因气.现今储存在煤层中的气体是由上述各类成因气体混合而成的,其成分及同位素特征一方面取决于煤级(埋深/温度)和煤岩成分等原生因素,另一方面受煤层后期抬升引起的气体解析—扩散及晚期生物成因气的形成等次生因素的影响.次生因素迭加在原生因素之上,导致了煤层气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 成因 煤层气 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温度与pH对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在酸性环境中溶解行为及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奋武 卜玉山 +2 位作者 田国举 崔春红 周立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45-2451,共7页
探析施氏矿物在不同温度、pH下的溶解行为,对其在酸性煤矿废水(ACMD)重金属去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摇瓶实验,在0.16mol·L-1FeSO4·7H2O,初始pH为2.5的酸性体系中,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 探析施氏矿物在不同温度、pH下的溶解行为,对其在酸性煤矿废水(ACMD)重金属去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摇瓶实验,在0.16mol·L-1FeSO4·7H2O,初始pH为2.5的酸性体系中,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催化合成施氏矿物.考察了15℃与30℃,pH为2.0$6.0环境条件下矿物的溶解行为,及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对酸性体系Cu2+的吸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h反应,施氏矿物合成体系pH从原始2.50降低至2.18,体系Fe2+氧化完全,27.3%的铁离子参与矿物的合成,矿物分子式可表示为Fe8O8(OH)4.22(SO4)1.89.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在温度为15℃,pH分别为3.2、3.0、2.8、2.6、2.4、2.2与2.0液态体系中振荡72h,矿物溶解率分别为1.92%、3.34%、5.90%、13.09%、28.74%、44.53%与61.46%.在温度为30℃的上述酸度体系中,矿物溶解率在相应时间却达到2.04%、3.98%、8.34%、20.53%、43.50%、96.74%与99.92%.在pH≥3.5的不同温度液态体系中该矿物无溶解迹象.在15℃,pH为6.0、5.0、4.5、4.0与3.5,Cu2+浓度为40mg·g-1的液态体系中,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对Cu2+的吸附量为(50.9±2.2)、(47.3±13.3)、(40.5±4.7)、(31.1±5.0)及(16.9±6.5)mg·g-1.体系酸度一定,施氏矿物在15℃与30℃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对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在ACMD重金属去除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PH 生物成因 施氏矿物 溶解行为 CU2+
原文传递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泥岩硅质成因及对可压性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飞 刘珠江 +3 位作者 陈斐然 魏富彬 郭金才 苏泽昕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泥岩的硅质成因复杂,基于乐坝1井岩心、薄片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泥岩岩相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相泥岩矿物组成、储集特征、含气性和硅质成因,结合岩石力学参数,分析了不同硅质成因泥岩的可压裂性差异,优选...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泥岩的硅质成因复杂,基于乐坝1井岩心、薄片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泥岩岩相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相泥岩矿物组成、储集特征、含气性和硅质成因,结合岩石力学参数,分析了不同硅质成因泥岩的可压裂性差异,优选了甜点层段并分析了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泥岩可以划分为3种岩相:其中下部的富碳—中硅—中钙泥岩和中部的富碳—高硅—低钙泥岩分别具有较高—最高的TOC、孔隙度和含气量,有机质孔相对发育且孔隙类型以介孔—微孔为主;泥岩的硅质主要来源于生物作用,热液有一定影响;其具有相对较小的抗压强度和泊松比、较大的杨氏模量,可压性相对较好。上部的中低碳—高硅—低钙泥岩具有低TOC、低孔隙度、低含气量的特征,其有机质孔不发育,孔隙类型以介孔为主;硅质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作用;其具有相对较大的抗压强度和泊松比、较小的杨氏模量,可压性相对较差。总之下部的富碳—中硅—中钙泥岩和中部的富碳—高硅—低钙泥岩是地质工程“双甜点”层段,其展布稳定,保存条件好,埋深适中,是下一步有望实现勘探突破的有利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大隆组 硅质成因 可压性 生物成因
原文传递
初论生物成因的洞穴叠层石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戎昆方 李景阳 安裕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5-290,共6页
自提出岩溶洞穴石灰华沉积物中的生物成因及洞穴叠层石的存在以来,引起了岩溶洞穴学家的兴趣和关注。本文从沉积岩石学的角度,用生物成因观点,对岩溶洞穴叠层石的形成条件进行分类和论述。将其基本条件划分为物质条件(即内在因素)... 自提出岩溶洞穴石灰华沉积物中的生物成因及洞穴叠层石的存在以来,引起了岩溶洞穴学家的兴趣和关注。本文从沉积岩石学的角度,用生物成因观点,对岩溶洞穴叠层石的形成条件进行分类和论述。将其基本条件划分为物质条件(即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即外在因素),论述了它们在洞穴叠层石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叠层石 生物成因 洞穴 蓝藻 物质条件
下载PDF
实时甲烷碳同位素录井在南海西部YC1-1-1井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耿恒 陈沛 陈鸣 《录井工程》 2016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甲烷碳同位素资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海上同位素分析采取现场取样送回陆地实验室分析的模式,耗时长且延误了同位素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斯伦贝谢子公司——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根据石油勘探技...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甲烷碳同位素资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海上同位素分析采取现场取样送回陆地实验室分析的模式,耗时长且延误了同位素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斯伦贝谢子公司——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根据石油勘探技术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了一种现场连续、实时检测钻井液中甲烷碳同位素含量的录井技术——实时甲烷碳同位素录井,于2014年在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YC 1-1-1井现场应用。根据现场甲烷碳同位素的测定分析,可快速提供有关天然气成因、类型、烃源岩成熟度等多方面信息,并为油源对比、多井对比及断层封闭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碳同位素 生物成因 混合成因 热演化成因 镜质体反射率
下载PDF
一种显微管状构造的羟铁矿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振亚 牟善彬 +1 位作者 叶先贤 孙育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3期2196-2198,共3页
从某工程水库坝基渗漏水的沉淀物中观察到一种有别于化学沉积形成的铁质矿物微粒,其形状呈独特的空心管状,可能属于生物成因.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AEM)研究了沉积物的结构、显微形貌和化... 从某工程水库坝基渗漏水的沉淀物中观察到一种有别于化学沉积形成的铁质矿物微粒,其形状呈独特的空心管状,可能属于生物成因.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AEM)研究了沉积物的结构、显微形貌和化学成分,确定它为结晶程度较弱的羟铁矿.该空心管状羟铁矿的发现对于研究铁的表生地球化学、生物矿物学和现代岩土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均具有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铁矿 显微管状构造 生物成因 铁矿物
原文传递
渤海某油田硫化氢成因分析
20
作者 刘海艇 《天津科技》 2024年第4期24-26,30,共4页
研究硫化氢(H_(2)S)成因对于治理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H_(2)S有3类成因,具体为含硫有机化合物热裂解成因、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成因和生物成因。结果表明,钻井液中携带大量硫酸盐还原菌和硫酸盐是油田H_(2)S的主要成因,含硫有机物热裂解... 研究硫化氢(H_(2)S)成因对于治理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H_(2)S有3类成因,具体为含硫有机化合物热裂解成因、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成因和生物成因。结果表明,钻井液中携带大量硫酸盐还原菌和硫酸盐是油田H_(2)S的主要成因,含硫有机物热裂解是油田H_(2)S的次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成因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 生物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