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06
1
作者 李希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黑土滩”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海拔范围、区域特征和独特的气象条件。整个过程的主导因素是人为过度放牧 ,导致秃斑地的形成 ;害鼠破坏、风蚀、水蚀和冻融剥离等自然因素起到加速“黑土滩”
关键词 “黑土滩” 形成机制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青藏高原 生物学机制 自然因素
下载PDF
超声波空化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晓东 王志刚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波 空化效应 生物学机制 病变组织
下载PDF
肿瘤热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赵世俊 郭启勇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52-255,共4页
肿瘤热疗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辅助疗法并在临床上与放疗和/或化疗的联合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肿瘤 热疗 研究进展 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关于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增雪 陆静珏 周一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期24-28,共5页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国内外学者主要认同生物学机制和社会与心理学机制两种学说,生物学因素包括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病灶部位、同型半胱氨酸、基因突变、神经生长因子等,均与卒中...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国内外学者主要认同生物学机制和社会与心理学机制两种学说,生物学因素包括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病灶部位、同型半胱氨酸、基因突变、神经生长因子等,均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社会与心理学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失眠、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不良事件等,可影响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对脏腑、气血阴阳病因病机的阐述也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卒中后抑郁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人们仍需进一步研究相关因素对于疾病发生的作用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生物学机制 社会心理机制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5
作者 田亮 王金海 +3 位作者 孙润洁 张星华 袁博 杜小正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89,93,共4页
就近年来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研究进行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头针改善脑循环,促进脑能量代谢,调节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节脑血管炎性反应,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但尚... 就近年来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研究进行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头针改善脑循环,促进脑能量代谢,调节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节脑血管炎性反应,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但尚缺乏上述机制的分子调节研究。因此,今后需多学科交叉,从分子调节角度深入研究,可望能深刻阐释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缺血性中风 生物学机制
原文传递
抗精神病药药源性肥胖的机制与对策 被引量:48
6
作者 曹玉萍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本文综述了抗精神病药物 (AP)所致肥胖的生物学机制 ,以及由此提出的对策。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药源性肥胖 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4
7
作者 师乐 陆林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一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一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一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一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等。因此,重视和发展睡眠医学是保障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睡眠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内容涵盖睡眠的生物学机制和各类睡眠.觉醒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医 觉醒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生活节奏 代谢性疾病 生物学机制 社会压力 经济损失
原文传递
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调控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8
作者 招文华 沈耿杨 +8 位作者 任辉 丘婷 张志达 唐晶晶 陈康 梁德 姚珍松 杨志东 江晓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9,140,共9页
骨质疏松症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发现及其各通路中关键靶点的明确,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方向。骨碎补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味常用中药,目前骨碎补中被证明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单体成分包括柚皮苷、柚皮素和新北美圣草苷。研究显... 骨质疏松症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发现及其各通路中关键靶点的明确,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方向。骨碎补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味常用中药,目前骨碎补中被证明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单体成分包括柚皮苷、柚皮素和新北美圣草苷。研究显示,骨碎补通过调控骨代谢相关分子信号通路,如OPG/RANKL/RANK通路、组织蛋白酶K通路、Wnt/β-catenin通路、骨形成蛋白通路上相关靶点,发挥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本文综述了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调控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发现研究者使用的干预药物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其次是单体成分柚皮苷,尽管有研究表明柚皮素及新北美圣草苷可能比柚皮苷具备更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但相关研究较匮乏。另外,目前相关研究仅停留在单一分子信号通路中的一个或数个调控靶点上,为了阐明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抗骨质疏松的多靶点、多环节生物学机制,发掘中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潜在价值,今后有必要进行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的进一步分离、鉴定以及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交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骨碎补 活性单体成分 骨质疏松症 分子信号通路 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癌毒”学说内涵探讨及“消癌解毒方”抗癌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栋 程海波 +2 位作者 周红光 王明艳 吴勉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0-2361,共2页
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癌毒一旦产生,继生痰浊瘀血,耗损人体气血津液,影响脏腑功能,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基本证型是... 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癌毒一旦产生,继生痰浊瘀血,耗损人体气血津液,影响脏腑功能,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基本证型是痰瘀郁毒证;基本病机是痰瘀郁毒、耗气伤阴;治疗则以消癌解毒,益气养阴为主。消癌解毒方正是在"癌毒"理论指导下,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中药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机制 癌毒 TOLL样受体 痰瘀郁毒证 消癌解毒方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戴海夏 宋伟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 ,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 ,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并对氧...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 ,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 ,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并对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健康效应 生物学机制 污染水平 心肺系统疾病 毒理 转录因子 自由基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压力应对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炼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人类对压力的反应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是以“争斗或逃避”为特征的。然而,男女在行为反应的方式上则有不同,成年女性对后代的关爱及哺育行为,可以保证自己和后代的安全,减少困扰;并在形成和维系社交网的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 人类对压力的反应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是以“争斗或逃避”为特征的。然而,男女在行为反应的方式上则有不同,成年女性对后代的关爱及哺育行为,可以保证自己和后代的安全,减少困扰;并在形成和维系社交网的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关爱与协助方式的内在生物行为学核心机制在于催产素、内啡呔及性激素的调节。这一机制能够解释早期未能解决的压力调节系统,并为以后的压力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机制 生物行为 压力 神经内分泌机制 争斗 逃避 性别差异 关爱行为 协助行为 展望
下载PDF
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贺永惠 王清华 李杰 《黄牛杂志》 2001年第5期47-50,共4页
本文阐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因素 ,并且产明了降低瘤胃甲烷产生的方法 ,最后对降低甲烷生成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甲烷生成菌 甲烷排放 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令霖 连新福 李先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74-2477,共4页
痰瘀互结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是缺血性中风病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现代研究者对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与生物学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相关研究已有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其生物学机制主要归纳为脂质代... 痰瘀互结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是缺血性中风病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现代研究者对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与生物学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相关研究已有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其生物学机制主要归纳为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改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细胞间黏附分子等方面。这些客观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病 痰瘀互结证 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疲劳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峰 韩晨霞 +4 位作者 吴凤芝 马捷 张炜悦 郭思媛 杨茜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3-912,共10页
作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疲劳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Pub 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4652篇,系统地围绕疲劳的定义、中医药学对疲劳的认识、疲劳的临床诊疗、疲劳的生物学机制和动物模型的研制及疲劳研究的展望方面... 作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疲劳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Pub 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4652篇,系统地围绕疲劳的定义、中医药学对疲劳的认识、疲劳的临床诊疗、疲劳的生物学机制和动物模型的研制及疲劳研究的展望方面展开述评,以对几十年来疲劳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目前,有关疲劳的机制研究更多的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近10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依靠脑功能成像技术等新技术的临床研究数量增多.然而疲劳的发病机制不仅是中枢内分泌系统失调的单纯作用结果,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功能协调,并且其形成是从初始感受器经过脊髓、中枢神经、特定功能脑区、呼吸以及循环系统,最终到达终端线粒体的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链式反应,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影响到疲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临床也可针对不同的反应位点和机制开展干预研究.总而言之,疲劳的研究已经从整体、笼统、单纯的躯体功能等方面,发展到了局部、具体、涉及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实验和临床探索,基因学和细胞器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生物学机制 中医药
原文传递
抑郁症和冠心病共病的可能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24
15
作者 袁永胜 袁勇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抑郁症 冠心病 生物学机制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近视中巩膜变化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玉广 刘双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不明 ,形觉剥夺可以诱导典型的近视动物模型 ,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form- deprivationmyopia,FDM)。通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 ,FDM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眼球局部 ,形觉剥夺可诱导巩膜软骨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extr...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不明 ,形觉剥夺可以诱导典型的近视动物模型 ,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form- deprivationmyopia,FDM)。通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 ,FDM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眼球局部 ,形觉剥夺可诱导巩膜软骨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 aterial,ECM)基因表达异常 ,ECM增加 ,巩膜胶原纤维改变等引起巩膜重塑 ,导致眼轴延长 ,近视屈光度增加。本文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巩膜变化 生物学机制 动物模型 FDM
下载PDF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旗涛 王立春 姚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生物学机制 60岁以上人群 发病机制 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患病率
原文传递
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邓桦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91-192,F003,共3页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在利用电磁辐射和微波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理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机制、...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在利用电磁辐射和微波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理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机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微波 生物学机制 非热效应
下载PDF
单味成分生脉素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樊粤光 刘建仁 +4 位作者 曾展鹏 何伟 李雄 徐传毅 王海彬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 :建立研究生脉素含药血清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ChickenChorioal lantoicMembrane)实验模型 ,探讨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机理 ,阐明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高、中、低剂量生脉素及空... 目的 :建立研究生脉素含药血清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ChickenChorioal lantoicMembrane)实验模型 ,探讨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机理 ,阐明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高、中、低剂量生脉素及空白对照含药血清作为被测物置于CAM表面的载体上 ,作用后制备CAM标本 ,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 ,得到定量数据 ,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脉素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 ,用药组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 ,中剂量组较低剂量有显著性差异 ,高、中剂量组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活性 生脉素 实验研究 生物学机制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前沿领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建初 芮雯奕 +1 位作者 冯金侠 张卫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34-338,共5页
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人类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而且可为农田土壤固碳和生产力保育的技术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南方农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该区80%的耕地是水田,因此,研究南方水田土壤有机... 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人类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而且可为农田土壤固碳和生产力保育的技术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南方农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该区80%的耕地是水田,因此,研究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的综述分析,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分组、稳定机制和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固碳 生物学机制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