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生源吸引力——基于对湖南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静美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7,共10页
生源质量是判断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优劣的重要标准。对湖南省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生源质量"次优化"且初招项目生源质量优于高招项目;生源"农村化"且以农村家庭学习优秀、县城家庭成绩... 生源质量是判断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优劣的重要标准。对湖南省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生源质量"次优化"且初招项目生源质量优于高招项目;生源"农村化"且以农村家庭学习优秀、县城家庭成绩中上等的子女为主;生源主要来自中下和中中社会阶层家庭,后者更倾向让女孩或成绩中上等的子女报考。就业有保障、公费教育、回避高考风险等是促使学生报考定向培养项目的主要因素,教师职业稳定是重要因素。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其满足了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公费教育切合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中下阶层家庭回避风险的逻辑,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家庭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 生源特征 报考动机 生源吸引力
原文传递
乡村定向师范生政策生源吸引力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燕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江苏省为例,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定向师范生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生源,取得了预期的招生效果。但是定向师范专业入学分数远低于非定向师范专业,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 以江苏省为例,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定向师范生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生源,取得了预期的招生效果。但是定向师范专业入学分数远低于非定向师范专业,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框架,运用访谈法深入剖析了定向师范生入学选择行为背后的理性逻辑。地方定向师范生政策生源吸引力在于:教师职业契合了农民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定编定岗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就业需求,减免学费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农村教师污名化的负面影响以及从教区域的限制阻碍了农村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流动,使定向师范生政策吸引力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公费师范生 生源吸引力 社会交换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