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少文 《前线》 2003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制度 工人阶级执政党 发展党内民主 党的建设 党员 党的生命 邓小平 人民民主 生活民主化
下载PDF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工业化文化
2
作者 潘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6年第6期67-68,6970+71-72,共6页
要了解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化,必须了解它的工业化文化.当时整个美国社会都卷入了工业化。美国工业化文化同其工业化进程一样层层递进,从铁路文化开始到钢铁文化,从石油文化到多种工业结合的多样化工业文化.工业化的思维和行为方... 要了解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化,必须了解它的工业化文化.当时整个美国社会都卷入了工业化。美国工业化文化同其工业化进程一样层层递进,从铁路文化开始到钢铁文化,从石油文化到多种工业结合的多样化工业文化.工业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以后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工业 工业技术 生活民主化
下载PDF
苏联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梅雪良 《江苏高教》 1988年第3期62-63,共2页
不仅每个教师,而且每个学生都应当成为高校改革的积极参加者,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生活民主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苏高教部、苏中央工会书记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联合作出《关于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的一些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定。... 不仅每个教师,而且每个学生都应当成为高校改革的积极参加者,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生活民主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苏高教部、苏中央工会书记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联合作出《关于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的一些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定。其中规定高校学术委员会(最高权力机关)吸收大学生代表参加。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学院有十名学生参加学术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校管理 学术委员会 石油与天然气 积极参加者 教学质量 高校改革 书记处 生活民主化 工会积极分子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把发展民主作为改革总方向的思想
4
作者 孙先模 《湖湘论坛》 1995年第6期6-8,共3页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洞察历史进程,把发展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大政策,提出了发展民主是改革总方向的思想。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体要求,揭示了社会前进的规律。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民主生活 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同志 党内民主 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 新时期 生活民主化
下载PDF
女儿眼中的赫鲁晓夫(上)
5
作者 林如 《世界博览》 1997年第5期7-10,共4页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是个在10年间领导苏联的人。他的名字与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与许多旨在使国家生活民主化和发展经济的改革有关,而这些都曾具有相互矛盾性。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并...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是个在10年间领导苏联的人。他的名字与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与许多旨在使国家生活民主化和发展经济的改革有关,而这些都曾具有相互矛盾性。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并退休;1971年9月,赫鲁晓夫去世。数十年后的今天,俄《伴侣》杂志采访赫鲁晓夫的女儿拉达·阿朱别伊,她回忆了她父亲当政时最重大的一些事件,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鲁晓夫 斯大林 朱可夫 父亲 个人崇拜 改革 生活民主化 莫斯科 苏共二十大 贝利亚
原文传递
我国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哪些重大进展?
6
《内蒙古宣传》 1997年第Z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民主法制建设 重大进展 法律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 司法公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制 生活民主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关于加强人民政权建设的若干新措施
7
作者 陈克平 《党校科研信息》 1989年第72期10-11,共2页
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列宁之后,十月革命形成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严重变形,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被歪曲,苏维埃由人民政权变成了官僚主义体制的一个环节。他认为,苏联政治制度的不完善越来越阻碍着苏联社会的发展,不实行社会生活民主化,不... 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列宁之后,十月革命形成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严重变形,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被歪曲,苏维埃由人民政权变成了官僚主义体制的一个环节。他认为,苏联政治制度的不完善越来越阻碍着苏联社会的发展,不实行社会生活民主化,不恢复苏维埃这一人民政权机关的职能,就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戈尔巴乔夫 政治体制 基本原则 人民政权 生活民主化 十月革命 苏联政治 官僚主义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宪政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40周年纪念 被引量:72
8
作者 许崇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11,共3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现行宪法,并推进我国宪法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自本期起刊发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保证宪法实施 1954年宪法 现行宪法 政治生活民主化 民主主义宪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革命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关于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秀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55,共5页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在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环节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情况下可考虑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委会在集体领导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适度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性 ,在党的基层选举中推行直...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在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环节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情况下可考虑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委会在集体领导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适度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性 ,在党的基层选举中推行直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1"讲话 政治生活民主化 政治文明
下载PDF
执政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问题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洪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执政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党内集体决策为重要标志,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
关键词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民主监督 集体决策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2-34,共3页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王亚平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加速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经济主体与权力主体渗透融合,出现了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党和国家的...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王亚平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加速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经济主体与权力主体渗透融合,出现了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监督 民主监督 权力主体 经济条件下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监督者 经济主体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领导干部
下载PDF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主体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沪宁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三个方面。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不...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三个方面。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不仅与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方式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而且与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政治生活 主体性 主体精神 政治体制改革 思想道德文 社会意识形态 主体作用
原文传递
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3
作者 李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24-27,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二是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全面发展。这两点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角度,对实现共产主...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二是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全面发展。这两点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角度,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作了深刻的揭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仅仅指出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活民主化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政治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生活 基本条件 利益关系 社会物质生活 前提条件 社会生产力
下载PDF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
14
作者 尤道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25-26,75,共3页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尤道林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它仍然是困扰和危害党的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腐败为何久治不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对策来讲,首...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尤道林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它仍然是困扰和危害党的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腐败为何久治不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对策来讲,首光的问题是要高度重视执行党的民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彻民主集中制 反腐倡廉 腐败现象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党的政治纪律 反腐败斗争 制度建设 根本制度 坚持和健全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下载PDF
关于民主、科学、法制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15
作者 戴素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未来社会是一个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科学技术高度尖端化的时代。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普遍提高,伦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民主范畴也将逐渐渗入到人们性格和心理深层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心理素质... 未来社会是一个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科学技术高度尖端化的时代。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普遍提高,伦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民主范畴也将逐渐渗入到人们性格和心理深层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心理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科学的昌盛、法制的健全、民主的深入都将对伦理道德建设的稳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民主与伦理、科学与伦理、法制与伦理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密切,其作用相辅相成。考察和认识这几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现代社会的生活全貌,指导和调节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关系 社会生活 伦理道德 伦理法制 现代伦理学 民主精神 科学技术 民主性格 政治生活民主化 科学与伦理
下载PDF
社会化: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6
作者 刘京希 《山东人大工作》 2001年第2期54-55,共2页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日益临近,全球化时代的迫近,社会化将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时代的最强音。与以往的社会化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不同,在全球化时代。
关键词 政治生活民主化 国家权力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社会文生活 所有制 经济制度 有限
原文传递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助于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
17
作者 李生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86年第9期15-16,共2页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讨论中,有部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好处,对政治生活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认识是值得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讨论中,有部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好处,对政治生活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认识是值得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一般商品经济原则和规律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反映,就是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雇佣观念 人身依附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 国家政治生活
原文传递
对县乡主官“大权独揽”现象的思考
18
作者 张霖 《决策探索》 1997年第6期24-25,共2页
所谓“大权独揽”,是指部分县乡主官受利益驱动而采取的只要集中,不要民主,以个人意志统一群众,以个人好恶制约集体的“超标准用权”行为。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超职务用权,即无视自身职务界定而越权;(二)、超制度用权,即违背民主政... 所谓“大权独揽”,是指部分县乡主官受利益驱动而采取的只要集中,不要民主,以个人意志统一群众,以个人好恶制约集体的“超标准用权”行为。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超职务用权,即无视自身职务界定而越权;(二)、超制度用权,即违背民主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原则而专权;(三)、超法律用权,即触犯国家法律而擅权。这些县乡主官独揽大权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权独揽 跨世纪领导干部 主官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生活民主化 人民群众 民主政治 党风 问卷调查 县乡
下载PDF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做法
19
作者 刘台 薛淑云 《世界经济》 1987年第7期64-67,47,共5页
在苏联的各个不同时期中,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 (一)赫鲁晓夫时期 1.政治生活民主化运动,为经济生活民主化铺平了道路。 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苏联... 在苏联的各个不同时期中,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 (一)赫鲁晓夫时期 1.政治生活民主化运动,为经济生活民主化铺平了道路。 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苏联没有找到实现民主化的较好的具体途径,民主往往流于形式,甚至被严重践踏。尤其是斯大林时期后期,苏联的党、政、军权集于斯大林一人手中,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由于斯大林崇奉并实行个人集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生活民主化 斯大林 苏联 赫鲁晓夫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事业 个人迷信 集权制
原文传递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民主意识
20
作者 李良 《探索》 1988年第5期48-50,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求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当然,这里不仅指政工干部,还应当包括一切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者 民主意识 广大群众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政工干部 思想工作 人民群众 思维方式 传统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