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生之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沛奕 闫志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93-2498,共6页
生非易也,先圣哀愍众生,指合真之道,启生长之门,示生生之阶,以度苦厄。问天是人的求索,释天是人的智慧,参天是人的心行,通天是道的契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华文明对天的追求过程,体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展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循... 生非易也,先圣哀愍众生,指合真之道,启生长之门,示生生之阶,以度苦厄。问天是人的求索,释天是人的智慧,参天是人的心行,通天是道的契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华文明对天的追求过程,体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展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循环。生生之阶遍布时空,举足皆是,文章择其要而宣之。一切皆囊括于天,故天理是最根本的法则;滋养人生的井,出自人力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最直接的穿凿;真是世间万象的本来面目,亘古流传。故生生之阶源于天而起于井,充育于天味,依天时而趋吉,体天符以察生,本天元明生化不测之变,终归于天真而合道,历阶而上乃人生正途。步步踏着,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 问天 释天 参天 通天 天井 天味 天气 天时 天符 天元 天真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养生意蕴阐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鑫 彭佳华 +1 位作者 蒋力生 叶明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4-2137,共4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四字不单指“阳气与天地相贯通”,还具有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养生意蕴与内涵。笔者拟从“明造化,固‘生气’之本源;陈阴阳,稳‘恒通’之状态;法自然,得‘天年’之真道”3个方面对“生气通天”四字...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四字不单指“阳气与天地相贯通”,还具有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养生意蕴与内涵。笔者拟从“明造化,固‘生气’之本源;陈阴阳,稳‘恒通’之状态;法自然,得‘天年’之真道”3个方面对“生气通天”四字的养生意蕴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 养生 意蕴 阐论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与光驱动的人体褪黑素-生物化学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柯尊华 闫昱江 +2 位作者 张荣强 周锋 柏鲁宁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黑素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节律的光-MT-生物化学信号是生气通天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气通天 天人相应 褪黑素
下载PDF
肝脾不调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声生 陶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36-1440,共5页
1概述1.1肝脾不调的中医学论述中医学的肝、脾两脏是机体中两大生理功能系统,"肝脾不调"是中医学最常见的脏腑兼证之一。对肝脾不调的论述,始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明确。《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 1概述1.1肝脾不调的中医学论述中医学的肝、脾两脏是机体中两大生理功能系统,"肝脾不调"是中医学最常见的脏腑兼证之一。对肝脾不调的论述,始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明确。《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曰:"怒气伤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不调 共识意见 生气通天 中医诊疗 明代张景岳 汉代张仲景 肝气乘脾证 肝郁脾虚证 肝木 脾胃病
原文传递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荣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体质 稚阴稚阳 形气未充 纯阳 脏腑娇嫩 生气通天 小儿生理特点 中医儿科 生机蓬勃 阴阳互根
下载PDF
从伏邪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玉宁 方敬爱 王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95-97,共3页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隐匿起病,隐匿进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多数病人一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则病程已历数载,此乃本病治疗棘手,经久难图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将试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隐匿起病,隐匿进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多数病人一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则病程已历数载,此乃本病治疗棘手,经久难图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将试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开启新思路。1伏邪理论探讨"伏邪"是感邪后不立即发病,移时而发的病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生气通天 终末期肾脏病 移时 肾脏疾病 分消走泄 发病机制 邪正 虫类药 肾病研究
下载PDF
从伏邪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珍 王耀献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是糖尿病的全身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亦是临床治疗的棘手病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追根溯源,找准病机,从理论上寻找新的切入点。本文将探讨伏邪理论与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是糖尿病的全身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亦是临床治疗的棘手病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追根溯源,找准病机,从理论上寻找新的切入点。本文将探讨伏邪理论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治疗上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开启新思路。1伏邪理论应用拓展"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伏邪理论 生气通天 终末期肾脏病 分消走泄 微血管病 应用拓展 重订广温热论 外感六淫 少阴
下载PDF
“藏精起亟”论辨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力红 赵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者卫外为固,历代医家的见解基本一致,无大的争议,而于阴者藏精起亟,则颇有不同见解,且疑惑难明,兹举数家以说明:王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者卫外为固,历代医家的见解基本一致,无大的争议,而于阴者藏精起亟,则颇有不同见解,且疑惑难明,兹举数家以说明:王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 藏精起亟
下载PDF
肛垫下移学说与PPH手术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冯建荣 王业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肛垫下移学说 PPH手术 临床运用 吻合器痔 排便作用 肛肠疾病 结缔组织 生气通天
下载PDF
痔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县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常见症状有便血、脱出、肿胀、疼痛、异物感、黏液外溢、瘙痒、便秘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提出痔是由于筋膜和血管弛缓...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常见症状有便血、脱出、肿胀、疼痛、异物感、黏液外溢、瘙痒、便秘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提出痔是由于筋膜和血管弛缓,血液瘀滞壅积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筋脉横解 生气通天 血液瘀滞 《医宗金鉴》 混合痔 肠澼 出血性痔病 综合治疗组 大肠俞
下载PDF
试论《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气的认识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明德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素问 阳气 生气通天
下载PDF
《内经》重阳思想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冠华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9,共2页
从古至今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其理论大多源于〈内经〉.重阳思想贯穿〈内经〉全书,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笔者认为〈素问·生气通天论〉为〈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代表篇章.
关键词 素问·生气通天 重阳思想 老年慢性病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复合词同义聚合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哲 《云梦学刊》 1994年第4期79-81,71,共4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聚合关系 词素义 阳明脉解 至真要大论 义位 生气通天 义素 气烁 语义场
下载PDF
浅谈《内经》“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菡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42-1542,1545,共2页
关键词 生气通天论篇 配属关系 相傅之官 同气相求 后天之精 筋脉沮弛 缓急止痛 辛味 黄帝内经 血脉瘀滞
下载PDF
春夏养阳与养生防病
15
作者 陈姝娴 《养生月刊》 2023年第7期584-588,共5页
《灵枢·岁露》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接,人的健康受到四季变化的直接影响,确立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也就... 《灵枢·岁露》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接,人的健康受到四季变化的直接影响,确立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也就是"天人相应".所以人应"法于阴阳",即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才能健康颐养天年.《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强调人体的阳气就如万物赖以生存的天与太阳,是维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化的动力,若阳气损失不能发挥其功能,生理机能下降,人的寿命就会折损甚或夭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天地相参 生气通天 养生防病 宝命全形论 四时阴阳 人体脏腑 法于阴阳 春夏养阳
原文传递
试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俊华 王鹏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论》 阴阳之要 阳密乃固
下载PDF
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二)
17
作者 王春勇 《癌症康复》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不良情绪致病原理一、过度情绪直接导致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意思是大怒时,阳气与人体形体分离,而瘀血阻滞于头脑,使人晕厥.情绪致病,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历来为中医所重视.
关键词 生气通天 中医病因学 瘀血阻滞 不良情绪 晕厥 阳气 薄厥 血菀
原文传递
火针挑刺术治疗青少年囊肿型痤疮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冰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2期25-26,共2页
痤疮又称"粉刺""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多见于青少年,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表现为脓肿、白头、黑头粉刺、囊肿、结节、丘疹,若患者不正当挤压挑刺还可造成感染,留下瘢痕。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认... 痤疮又称"粉刺""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多见于青少年,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表现为脓肿、白头、黑头粉刺、囊肿、结节、丘疹,若患者不正当挤压挑刺还可造成感染,留下瘢痕。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多肺胃热盛、湿热、肝郁气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型 中医病因病机 生气通天 肺风粉刺 肺胃热盛 毛囊皮脂腺 黑头粉刺 劳汗 肺主皮毛 泻白散
下载PDF
《黄帝内经》“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新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天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一说,本文在古代医家注解基础上,提出了从表里解读阴阳的观点。"重阳必阴"是指外感之邪太甚,或反复伤于六淫,疾病会由表及里,伤及五脏气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一说,本文在古代医家注解基础上,提出了从表里解读阴阳的观点。"重阳必阴"是指外感之邪太甚,或反复伤于六淫,疾病会由表及里,伤及五脏气机;"重阴必阳"是指内伤之邪太甚,里气不守,疾病也会由里及表,反复出现外感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言外感和内伤二类邪气伤人之常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则言其易于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本质上阐释的是外感与内伤之间的关系,该思想是临床上认识病因、分析病理、审证求机的理论基础,值得挖掘、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表里 阴阳应象大论 生气通天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痤疮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叶 陈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1065-1066,共2页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1],好发于青春期,多发于颜面、颈部、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之处。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可见丘疹、粉刺、囊肿、结节、瘢痕等损害,常伴皮脂溢出,炎症明显时自觉疼痛。中医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1],好发于青春期,多发于颜面、颈部、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之处。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可见丘疹、粉刺、囊肿、结节、瘢痕等损害,常伴皮脂溢出,炎症明显时自觉疼痛。中医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医宗金鉴》曰:“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痛,破出粉汁或结屑,枇杷颠倒自收功。”《诸病源候论》载曰:“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毛囊皮脂腺 肺风粉刺 生气通天论篇 皮脂溢出 《医宗金鉴》 诸病源候论 肺经 收功 多形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