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智能文学及其对现代文学观念的挑战
- 1
-
-
作者
李国成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11,206,共23页
-
文摘
人工智能文学是文学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形态,具有顺序范式和连接范式两种类型、两个阶段。同时,人工智能文学也是对20世纪初以来多种先锋文学实验内在诉求的回应。对人工智能文学的认识和评价不应局限于以情感、灵感和创造力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现代文学观念,而应当考虑到它所处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后人类和后文学的背景。在后人类和后文学的框架内,当下的人工智能文学可看作与人的赛博格身份相协调的赛博格文学,在人类视角与机器视角、作者与读者、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等方面具有跨界潜能。作为一种语言信息处理方式,它可能极大地拓展文学的概念空间与表现形式。
-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文学
后人类
关后文学
先锋文学
生成文学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德勒兹的情动理论与生成文学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葛跃
-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6,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绘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路线”[项目编号:AHSKY2016D12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情动理论成为诸多学科分析热点的背景下,情动理论仍有颇多争议之处。检视斯宾诺莎和德勒兹情动理论可以发现,斯宾诺莎的情动体现的是身体和心灵的被动反应;而德勒兹把情动概念去背景化,用以构建瓦解权力规训、恢复生命潜能的通路。德勒兹认为符号是权力流转的主要途径,基于情动这个观测点,他在文学场域中捕捉到众多能够有效瓦解权力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成文学理论,把文学创作带入政治斗争场。
-
关键词
德勒兹
情动
权力
生成文学
-
Keywords
Deleuze
affect
power
becoming-literature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