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中的生态隐忧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少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新一轮武陵山区的扶贫已经拉开序幕,然而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带着这个问题,我跟随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暑期田野调查组对国家级贫困县古丈县的断龙乡田家洞村扶贫开... 新一轮武陵山区的扶贫已经拉开序幕,然而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带着这个问题,我跟随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暑期田野调查组对国家级贫困县古丈县的断龙乡田家洞村扶贫开发下的生态环境进行近二十天的调查。经过这次田野调查,笔者发现田家洞的扶贫开发忽视了传统生计的可利用价值,造成了现在这种久扶不脱贫的现状,同时这也触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环节,造成了现在的用水紧张。这不仅是武陵山区在扶贫开发中的隐患,也是我国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鉴于此,为了在今后的扶贫开发中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本土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生计方式,着眼于综合收益,走出一条适应于当地生态特点的扶贫开发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扶贫开发 传统生计 生态隐忧
下载PDF
生态隐忧与诗性关怀——阿来《山珍三部》评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春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69-74,105,共7页
阿来的生态关怀在早年的文学创作中已见端倪,近来创作的《山珍三部》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切入点,通过儿童、乡老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境况折射消费文化语境中高原自然生态的窘局,并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考察,体现出浓重... 阿来的生态关怀在早年的文学创作中已见端倪,近来创作的《山珍三部》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切入点,通过儿童、乡老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境况折射消费文化语境中高原自然生态的窘局,并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考察,体现出浓重的生态隐忧和鲜明的诗性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山珍三部》 生态隐忧 诗性关怀
下载PDF
“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
3
作者 许心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符号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隐忧 城市化
下载PDF
“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
4
作者 许心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另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壳船》 《最后一个渔佬》 人物符号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隐忧 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