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7
1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栽培 ,产量可达 12 t/ hm2 ,生育期 130— 15 0 d,颖花量 5 .5— 6 .0万 / m2 ,L AI9- 10 ,株高10 ...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栽培 ,产量可达 12 t/ hm2 ,生育期 130— 15 0 d,颖花量 5 .5— 6 .0万 / m2 ,L AI9- 10 ,株高10 0— 110 cm,分蘖力偏强 ,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 ,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的高产生理机制进行酶学水平、激素水平、甚至分子水平的研究 ,并对 SRI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级杂交水稻 超高产栽培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栽培生理
下载PDF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叶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14
2
作者 祁建 马克明 张育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0-937,共8页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山地由于海拔剧烈变化造成显著的环境差异,成为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理想对象。为阐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在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海...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山地由于海拔剧烈变化造成显著的环境差异,成为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理想对象。为阐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在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海拔分布范围(1000~1800m)内研究了叶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地形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辽东栎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和叶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曲线变化形式。在海拔约1400m处,气孔密度最小而气孔长度和叶面积最大;气孔密度和长度成反比;叶长宽比没有明显变化;叶绿素(a+b)含量和单位干重叶氮、磷和钾含量沿海拔梯度呈上升趋势,同时叶绿素含量和叶氮含量有较弱的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叶绿素含量和坡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叶磷含量与坡度关系显著,但叶养分与土壤养分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地形和土壤养分与气孔密度、长度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关系均不显著。方差分析表明上坡位与中、下坡位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上坡位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辽东栎大部分叶特性在其海拔分布范围内有显著的变化,并且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变化形式不同,海拔1400m左右是辽东栎叶形态特征变化最显著的范围。这些叶特征的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土壤养分 叶形态 叶养分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117
3
作者 张日清 李江 +1 位作者 吕芳德 栗彬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共分 4个阶段 ,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 ,引种地区已涉及 2 2个省区市 ,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 ,现有该树...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共分 4个阶段 ,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 ,引种地区已涉及 2 2个省区市 ,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 ,现有该树种资源数量约 7万株 ,多呈零星分布。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不尽相同 ,在亚热带东部、长江流域和云南等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中国 引种 发展阶段 资源现状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及其伴生种基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1
4
作者 温达志 叶万辉 +1 位作者 冯惠玲 蔡楚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以LCA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了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过程,比较分析了薇甘菊与周围其它藤本、草本和阔叶速生木本植物之间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匍匐攀援草质藤本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具有较高的CO_2... 以LCA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了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过程,比较分析了薇甘菊与周围其它藤本、草本和阔叶速生木本植物之间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匍匐攀援草质藤本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具有较高的CO_2固定能力,净光合速率21.56μmol CO_2 m^-1S^-1,高于草质藤本野葛Puerarialobata(16.97),草质缠绕藤本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14.55),与一年生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24.32)接近,但低于多年生粗壮草本五节芒 Miscanthus floridulus(33.77);(2)正午 12:00后薇甘菊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约为30%和47%,下降的起始时间滞后于林下灌木,光合作用光饱和点1002 μmol m^-2s^-1,表明薇甘菊为喜阳植物;(3)当林内光强低至70 μmolm^-2s^-1时,薇甘菊仍然维持 2 μmol CO_2 m^-2s^-1左右的净光合速率,且其光合作用的光量子效率(QUE)高于五节芒,光补偿点则相反,提示薇甘菊具有适应阴生环境的能力或特性。这些信息有助于解释薇甘菊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薇甘菊 伴生植物 光合特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草坪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5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黄占斌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2期55-61,共7页
就近年来有关草坪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作了概述 ,并对草坪草抗旱比较方法作了探讨 。
关键词 草坪草 生态适应性 抗旱比较 干旱胁迫 抗旱
原文传递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7
6
作者 廖宝文 郑松发 +2 位作者 陈玉军 李玫 李意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5,共6页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观测数据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较全面地论述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 (包括物候、种子品质与苗木生长、苗木抗逆性、种苗扩散性、种内竞争特点 )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包括气温、光照、盐度...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观测数据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较全面地论述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 (包括物候、种子品质与苗木生长、苗木抗逆性、种苗扩散性、种内竞争特点 )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包括气温、光照、盐度、潮滩与土壤 ) ;据此分析了无瓣海桑生态入侵的可能性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生物学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1
7
作者 刘丛强 郎赟超 +5 位作者 李思亮 朴何春 涂成龙 刘涛泽 张伟 朱书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共12页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变化 区域响应 生态适应性 研究趋势
下载PDF
红砂和猫头刺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曾彦军 王彦荣 +1 位作者 张宝林 李保尔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6-42,共7页
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集了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猫头刺 (Oxytropis aci-phylla)种子 ,试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黑暗较光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 ,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条件下 15/ 2 5℃变温或 2 5℃... 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集了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猫头刺 (Oxytropis aci-phylla)种子 ,试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黑暗较光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 ,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条件下 15/ 2 5℃变温或 2 5℃恒温 ,发芽率高达 72 % ;纸上、纸间和沙上均可作为其发芽床 ,但不宜于进行砂中发芽 ;适宜光温条件下 10 d累计发芽率达最大值。猫头刺种子硬实率高达 54%~ 6 4 % ,削切种皮可有效地破除硬实 ;以 15/ 2 5℃变温和 2 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 ,破除硬实后达 72 %和 6 8% ;预先冷冻未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猫头刺种子对发芽床无明显要求 ;适宜条件下 8d累计发芽率达最大值。红砂和猫头刺种子千粒重分别为 1g和 3g。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植物 种子萌发 生态适应性 种子休眠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白刺花叶片生态解剖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9
作者 李芳兰 包维楷 +1 位作者 刘俊华 吴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1650~1950m)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叶片进行生态解剖学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长宽比、叶面积、叶片厚度)、解剖结构(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P)、海绵组织厚度(S)、P/S比值、... 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1650~1950m)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叶片进行生态解剖学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长宽比、叶面积、叶片厚度)、解剖结构(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P)、海绵组织厚度(S)、P/S比值、表皮角质膜厚度)及叶表皮特征(气孔器密度和面积、表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表皮毛密度和长度).结果表明,白刺花叶片面积为0.144~0.208cm^2.叶总厚度为171.58~195.83μm;叶肉组织分化明显,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分别为69.83~82.42和62.00~80.67μm.P/S的比值为1.14~1.01,上下表皮厚度分别为14.03~15.33和13.88~16.17μm,上下角质膜厚度分别为2.66~4.56和2.76~2.02μm;气孔密度为13.71~15.02个·mm^-2,其面积为249.86~280.43μm^2;表皮细胞密度为160.54~178.43个·mm^-2。其面积为557.43~626.85μm^2;表皮毛长度为186.51~260.99μm,其密度为18.29-32.27个·mm^-2.随海拔升高叶面积、叶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气孔器面积、表皮细胞面积以及表皮毛密度呈增加趋势,而角质膜厚度、表皮细胞密度和表皮毛长度则呈减小趋势;叶长宽比、P/S的比值、表皮厚度与气孔器密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海拔梯度 白刺花 叶片 形态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中克隆植物的繁殖倾向 被引量:63
10
作者 王洪义 王正文 +2 位作者 李凌浩 陈雅君 任丽昀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0-676,共7页
对克隆植物在林下、草原、荒漠、冻原、农田和水域等6种不同类型生境中的繁殖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克隆植物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及相对重要性随水分、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在环... 对克隆植物在林下、草原、荒漠、冻原、农田和水域等6种不同类型生境中的繁殖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克隆植物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及相对重要性随水分、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在环境条件严酷地区,克隆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种群更新中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增加。对两种繁殖方式的生态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综述了有关二者权衡关系的研究成果及影响二者权衡关系的部分因素。从研究手段上对克隆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类型 生态适应性 繁殖 繁殖 权衡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1
作者 于福科 黄新会 +1 位作者 王克勤 段昌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3-398,共6页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桉树的化感作用是导致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恢复必须采取科学的技术对策,如开展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控林地生产力;未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及其恢复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和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研究桉树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环境效应,其重点是探索桉树与其他外来植物的生态学关系。本文为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及客观、科学地评价其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化感作用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与可用性评价 被引量:63
12
作者 蒋佳磊 陆扬 +7 位作者 苏燕 潘力 汤晓东 陈晓水 牛芳芳 赵路灿 陆明华 朱书秀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7,共15页
为研究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测定和计算了全国12个主要的种植省区102个县级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烟叶6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氯和钾)及3种衍生指标数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 为研究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测定和计算了全国12个主要的种植省区102个县级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烟叶6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氯和钾)及3种衍生指标数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通过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并运用秩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地统计学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我国烟叶质量总体上较好,但优质烟叶较少,部位间差异较大,品种间差异较小,与国外主流烟叶相比,我国烟叶呈现出糖含量、糖碱比、钾氯比较高,而氯含量较低等特点;(2)我国大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偏低,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附近;(3)与其他文献相比,本研究构建的CCUI其拐点和权重的选择更符合实际,指向性更好,同时我国CCUI地统计学分布图,为卷烟工业企业采购原料和叶组配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4)上部、中部、下部烟叶CCUI分布和高低有明显区别,且中部>下部>上部,并首次提出了下部烟叶CCUI最能反映烤烟区域生态适应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隶属度函数 层次分析法 奢侈吸收 可用指数 ARCGIS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干旱对浑善达克沙地榆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红霞 刘果厚 崔秀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顶部、丘间草地处的浑善达克沙地榆及呼和浩特市白榆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 ,以期探讨浑善达克沙地榆在解剖学方面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表明 ,虽然属同种植物 ,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顶部、丘间草地处的浑善达克沙地榆及呼和浩特市白榆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 ,以期探讨浑善达克沙地榆在解剖学方面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表明 ,虽然属同种植物 ,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叶片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境条件最差的流动沙丘顶部的浑善达克沙地榆的抗旱性最强 ,具体表现为 :叶片厚 ,表皮细胞大 ,具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外壁与角质层 ;栅栏组织发达 ,细胞缩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浑善达克沙地榆 叶片 解剖结构 石蜡切片法 抗旱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锦鸡儿属植物幼茎及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41
14
作者 常朝阳 张明理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71,共7页
对采自我国的5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幼茎及8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锦鸡儿的幼茎具有相同结构,其特征是具皮层纤维束(5—7束),周皮层发达。叶片的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有关,森林和草原种的旱生... 对采自我国的5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幼茎及8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锦鸡儿的幼茎具有相同结构,其特征是具皮层纤维束(5—7束),周皮层发达。叶片的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有关,森林和草原种的旱生结构不如高原荒漠种发达,差异主要在于有无下皮层、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分化程度及单宁含量等方面。以川西锦鸡儿为代表的高寒荒漠种在解剖结构上的特化,表明长期对高寒生境的适应,促使其更为强烈地分化出旱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甘肃省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刘明春 邓振镛 +2 位作者 李巧珍 杨小利 蒲金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选取代表甘肃省不同气候生态区的成县(温热湿润区)、礼县(温暖半湿润区)、平凉(温和半湿润区)、武威(温和干旱区)4个点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光、热、水气候生态因子对玉米气候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气候生态区气候... 选取代表甘肃省不同气候生态区的成县(温热湿润区)、礼县(温暖半湿润区)、平凉(温和半湿润区)、武威(温和干旱区)4个点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光、热、水气候生态因子对玉米气候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气候生态区气候产量静态模型;以筛选后的关键气象因子为主要区划指标,对甘肃省玉米进行气候生态适生区划,并对玉米高产优质气候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生态因子 生态适应性 甘肃 气候产量 适生种植区划
下载PDF
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 被引量:46
16
作者 尹林克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介绍了中国柽柳属植物的分布格局 ,分析了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的生态特点 ,阐述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认为本属多数植物在中国 30°~ 5 0°N ,75°~ 130°E范围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都有引种和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柽柳属植物 生态适应性 引种 生境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人参栽培种植体系及研究策略 被引量:54
17
作者 沈亮 徐江 +2 位作者 董林林 李西文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67-3373,共7页
人参是"百草之王",在中医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对中国及世界各地人参种植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对人参分布的影响,探讨了主流人参种植模式(伐林栽参、农田栽参、野生抚育等)的特点。针... 人参是"百草之王",在中医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对中国及世界各地人参种植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对人参分布的影响,探讨了主流人参种植模式(伐林栽参、农田栽参、野生抚育等)的特点。针对目前人参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策略:大力发展农田栽参模式,开展人参无公害种植及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适宜农田生态环境的人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植模式 生态适应性 无公害种植 农田栽参
原文传递
刚毛柽柳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生理适应性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道远 杨维康 +1 位作者 潘伯荣 尹林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对新疆境内柽柳属植物的分布与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刚毛柽柳喜盐、耐水湿,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湖沼边缘等地下水位较高、盐分较重的地区,并形成以其为建群种的盐漠;②群落植物组成贫乏,以古地中海退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地中海... 对新疆境内柽柳属植物的分布与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刚毛柽柳喜盐、耐水湿,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湖沼边缘等地下水位较高、盐分较重的地区,并形成以其为建群种的盐漠;②群落植物组成贫乏,以古地中海退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地中海至中亚成分为主,多为旱生植物或盐地植物;③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根据群落种类组成与生境相结合的分析结果,将刚毛柽柳群落划分为3大群丛组;④刚毛柽柳对盐碱生境的适应是由于体内具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如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Pro、调控离子通道、调节细胞膜透性、降低水势等多种途径来抵抗水分胁迫,通过根部拒盐、体内耐盐及泌盐腺泌盐来达到耐盐碱的目的;⑤刚毛柽柳盐漠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仅具有相对稳定性,要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群落特征 植物分布 生理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 盐漠 生物多样保护
下载PDF
花生品种(系)生物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0
19
作者 陈四龙 李玉荣 +1 位作者 程增书 徐桂真 《花生学报》 2007年第2期28-34,共7页
应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不同花生品种(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别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16项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5%提取了4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把10个品... 应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不同花生品种(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别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16项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5%提取了4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把10个品种(系)按生态区分别划分为3类: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系)、综合性状中等品种(系)和综合性状较差品种(系),并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的主成分分析合并因子不同,综合得分值及排序有较大差异,聚类结果也有所不同。不同花生品种(系)生态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所有供试花生品种(系)中,冀9814的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表现也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物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桑树的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49
20
作者 姚芳 倪吾钟 杨肖娥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2,297,共5页
阐述了我国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主要包括:耐寒性、耐渍性、抗旱性和抗污染及抗病虫害特性等.并以其生态适应性为基础,探讨了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拓展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桑树 种质资源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