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卫 刘景双 孔凡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为了定量评价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1994—2003年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着重分析了该省生态足迹、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吉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人均水平和总... 为了定量评价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1994—2003年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着重分析了该省生态足迹、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吉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人均水平和总量均呈增长趋势,自然资源供需结构渐趋多元化;自然资源供需的非均衡增长导致生态赤字的出现和持续增长,表明目前吉林省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最后,根据生态盈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和消除生态赤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强度 吉林省
下载PDF
沈阳市交通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鹏 王青 +1 位作者 刘建兴 顾晓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8-440,共3页
介绍了城市交通生态足迹的模型和方法,并以沈阳市为例对城市交通生态足迹、生态效率做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2004年交通生态足迹为35×104hm2,其中,能源消费间接用地占99%,而道路和场站直接用地仅占1%;从生态足迹构成看... 介绍了城市交通生态足迹的模型和方法,并以沈阳市为例对城市交通生态足迹、生态效率做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2004年交通生态足迹为35×104hm2,其中,能源消费间接用地占99%,而道路和场站直接用地仅占1%;从生态足迹构成看,小轿车和出租车生态足迹较高,分别为18.5×104hm2,5.61×104hm2,占交通总足迹的比例分别为53%,16%;从城市交通生态效率看,公共汽车最高,为3.06×104人次.hm-2,小轿车最低,为0.12×104人次.hm-2;从城市交通生态足迹强度看,小轿车最高,为8.38×10-4hm2.人次-1,公共汽车最低,为0.33×10-4hm2.人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强度 沈阳市
下载PDF
中国生态足迹的趋势预测及情景模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波 王青 +1 位作者 刘建兴 顾晓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580,共5页
为改善生态足迹静态性和预测功能的不足,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多情景模拟分析方法对我国生态足迹做趋势分析和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我国生态足迹近期仍呈上升趋势;在协调情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但近期的... 为改善生态足迹静态性和预测功能的不足,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多情景模拟分析方法对我国生态足迹做趋势分析和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我国生态足迹近期仍呈上升趋势;在协调情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但近期的资源压力将处在较低的水平;而风险情形下,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变滞后经济发展,资源压力逐渐加大,不仅对于中国,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也将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减轻我国未来资源与生态压力的出路在于快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预测 情景模拟 生态足迹强度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本地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童亿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6-902,共7页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省人均本地生态足迹2.763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4379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2.3259hm^2;(2)1991~2006年浙江省的本地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环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3)200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本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4)浙江全省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从1991年的2.078上升到2006年的5.952,16年间生态强度指数增大了近3倍,单位可承载面积内的实际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有扩大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红丽 黄朝禧 《广东土地科学》 2006年第6期31-35,共5页
研究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湖北省1990~2004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3442ghm2降至2004年0.2736ghm2,下降了20.51%。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总体上也是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 研究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湖北省1990~2004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3442ghm2降至2004年0.2736ghm2,下降了20.51%。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总体上也是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1485ghm2下降到2004年0.1165ghm2,下降了21.56%。耕地的生态赤字的总体呈小幅度波动,由1990年的0.1956ghm2变为2004年的0.1571ghm2。在分析时段内,耕地生态强度指数呈小幅度变化,其中1992年的生态强度指数最大为2.41,1993年最小为1.98。研究时段内,耕地生态强度指数均大于1,说明湖北省的耕地出于生态高负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红丽 黄朝禧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3期72-76,共5页
本文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湖北省1990—2004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3442 hm2降至2004年的0.2736 hm2,下降了20.51%。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在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 本文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湖北省1990—2004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3442 hm2降至2004年的0.2736 hm2,下降了20.51%。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在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1485 hm2下降到2004年的0.1165 hm2,下降了21.56%。耕地的生态赤字呈小幅度波动,由1990年的0.1956 hm2变为2004年的0.1571 hm2。在分析时段内,耕地生态强度指数也有一定变化,其中1992年的最大,为2.41,1993年的最小,为1.98。但在研究时段内的耕地生态强度指数均大于1,这说明湖北省的耕地处于生态高负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栽力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生态赤字 湖北省
下载PDF
宁波市本地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童亿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4-168,共5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干预程度的度量指标。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宁波市2002年和2005年本地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波市人均本地生态足迹分别为3.1553和4.3440hm2... 生态足迹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干预程度的度量指标。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宁波市2002年和2005年本地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波市人均本地生态足迹分别为3.1553和4.344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3514和0.3649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分别为2.8253和3.9992hm2;2005年宁波市生态足迹强度指数达到了12.599,这意味着宁波市在向每1hm2土地索取本应是12.599hm2土地才能提供的生态服务,反映出宁波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超过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
下载PDF
生态足迹强度动态分析——以赤峰市为例
8
作者 晓兰 王塔娜 额日德木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7期52-54,共3页
采用基于自治区公顷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赤峰市2001~2013年生态足迹强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69.7上升到2012年的280.63.2001~2013年,赤峰市生态超载指数都大于零,这个数值越大就说明... 采用基于自治区公顷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赤峰市2001~2013年生态足迹强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69.7上升到2012年的280.63.2001~2013年,赤峰市生态超载指数都大于零,这个数值越大就说明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超载现象越严重,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区公顷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生态超载指数 赤峰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