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的基本命题:环境保护优先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祥民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5-18,共1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四十年环境保护实践创造的重要制度成果。"五位一体"是实行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必备的国家战略依托。确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是一项富有"革命"性的政策抉择,也是人类发展在遭遇环境危机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环境"底线"的要求充分反映了树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合理性,他推动建设的生态红线制度是坚守环境"底线"的堡垒性制度。保护环境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保护优先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普遍适用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优先 生态文明法治思想 环境源价值 生态红线制度
原文传递
生态红线制度实施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3-96,共4页
公众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红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生态红线"划得定"、"守得住"。全面推进公众参与,首先是要健全公众全过程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 公众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红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生态红线"划得定"、"守得住"。全面推进公众参与,首先是要健全公众全过程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是要建构有序高效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众提供便捷、低廉、高效的多元化参与平台,畅通公众参与途径和渠道;再次是要从信息公开、程序完善、反馈及时三个方面来提高公众参与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生态红线制度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湖北省生态红线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靳菲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9,15,共6页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逐渐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部署。湖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的...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逐渐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部署。湖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的相关工作。文章从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入手,分析其特点与目前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湖北省实行生态红线制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制度 生态补偿 利益调整 公众参与
下载PDF
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理论起源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8
4
作者 白佳玉 程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随着海洋生态问题的的凸显,海洋生态治理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以来,海洋生态安全已经逐渐从海洋环境保护向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制度构建转变,起源于极限增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也成... 随着海洋生态问题的的凸显,海洋生态治理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以来,海洋生态安全已经逐渐从海洋环境保护向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制度构建转变,起源于极限增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也成为现今构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已在这两项制度实践中作出初步探索,但要使得两项制度落到实处,有必要从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海洋生态安全管理体制完善两个层面展开,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期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增长极限论 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量控制制度 生态红线制度
下载PDF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慧玲 王飞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84-192,共9页
推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最低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但我国现行... 推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最低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但我国现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立法上仍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备、立法内容过于原则、法律责任不明确或过轻等几大问题。对于立法体系的完善,宜选择基本法与专门法并举的立法模式,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做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生态保护红线专项行政法规;在立法内容上,应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适用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真正将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在法律责任方面,应明晰、强化违反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法律责任;在制度的实施方面,应引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保障该制度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立法模式 越线责任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优化维度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爱琴 王莫言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40-42,共3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施行也成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的全新判断,是优化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施行也成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的全新判断,是优化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创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丰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筑牢生态红线,树立“红线思维”,践行“红线制度”,优化我国生态空间安全格局,使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