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模型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崇良 陈勇 +2 位作者 韩东燕 邢磊 任一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共18页
随着人们对于海洋生态的认识逐渐深入,渔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所接受。生态模型为EBFM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工具。与单鱼种... 随着人们对于海洋生态的认识逐渐深入,渔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所接受。生态模型为EBFM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工具。与单鱼种评估模型相比,生态模型更多地考虑了系统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作用机制,栖息地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等,依此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由于生态模型是多样化的,关注和涉及不同的目标对象、机制过程、模型结构和参数,本文按照生态模型所关注的生态层次和组分将其分为多物种模型、群落结构模型和生态系统模型3个类型,分析了各类模型的优劣点。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生态模型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领域,以管理策略评估为中心的应用方式,以及实践中模型选择和构建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探讨了生态模型中降低不确定性和提高预测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生态系统效应 管理策略评估 不确定性 预测能力
下载PDF
单甲脒农药对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玉瑶 高玉荣 +2 位作者 曹宏 任淑智 朱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6-474,共9页
在室外中等规模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V=3m ̄3)中,实验研究了国产新农药单甲脒盐酸盐水剂对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12.5、25.0和50.0mg/L的农药浓度下1周左右,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 在室外中等规模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V=3m ̄3)中,实验研究了国产新农药单甲脒盐酸盐水剂对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12.5、25.0和50.0mg/L的农药浓度下1周左右,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种类、密度,多样性指数下降,高浓度组中浮游生物全部消亡;水层中的好氧异养菌数量则明显增加,单甲脒浓度越高异养菌数量增加越多.与此同时,群落产氧量减少,呼吸量增加,P/R比值及pH值明显下降,单甲脒浓度越高,群落代谢变化幅度越大.单甲脒水剂还明显增加水体总氮和磷酸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是评价农药等化学品整体生态效应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生态系统 草型塘 单甲脒农药 生态系统效应
下载PDF
捕捞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1 位作者 贾晓平 钟智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04-1610,共7页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59-1960年的Ecosim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20个功能组,通过与1997-1999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捕捞活动对北部湾生...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59-1960年的Ecosim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20个功能组,通过与1997-1999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捕捞活动对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来在捕捞强度不断增加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生物量下降明显,系统以短寿命、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占优势.1999年的大中型鱼类的生物量仅为1960年的6%,而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则明显上升,尤其是头足类生物量上升了2.7倍,渔获物的营养级则从1960年的3.2降低到1999年的2.98,体现了"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的特点,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数据预测了降低捕捞压力后生态系统的变化.本研究证实了可以使用Ecosim模型预测捕捞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Ecosim动态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捕捞的生态系统效应
下载PDF
生态系统工程师: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龙 高扬 +2 位作者 赵斌 梁宗锁 李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44-3355,共12页
生物通过非同化——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事实普遍存在,生态学家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应理论框架的指导,使得这些工作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者Clive G.Jones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概括了此类生... 生物通过非同化——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事实普遍存在,生态学家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应理论框架的指导,使得这些工作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者Clive G.Jones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概括了此类生态学现象的一般特征,为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介绍了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包括3个术语、2类生态系统工程师、5种生态系统工程概念模型以及工程效应的测定方法。同时,论述了该概念在入侵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预料,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将有助于对生态学本质的认识,并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工程师 生态系统工程效应 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钦华 周俏薇 +3 位作者 孙传谆 李景刚 李灿 朱庆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6-1439,共14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视角表征土地利用冲突空间范围和强度,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进行区域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 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1 440.90 km2(减幅为8.20%),而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1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视角表征土地利用冲突空间范围和强度,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进行区域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 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1 440.90 km2(减幅为8.20%),而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1 649.92 km2(增幅为28.01%)。2)研究期间区域碳固定、土壤保持和产水量服务呈上升趋势,而食物供给和生境质量服务则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供给和碳固定的高增益区以及产水量与土壤保持的高减损区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西北部。3)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冲突指数为1.05,土地利用冲突较强。主要原因是研究区权衡服务类型较多,且权衡关系较强。各分区的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是自然或半自然区域(1.10)>半自然-半人工区域(0.97)>人工区域(0.77)>半自然区域(0.45)。4)空间分布特征方面,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布范围以弱冲突和中等冲突区域为主,但局部区域土地利用冲突较为剧烈。冲突等级从研究区外围到中部整体呈中等—弱—中等的空间分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冲突识别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生态系统服务梯度效应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