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活度生态位——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毛显强 鱼京善 +4 位作者 郭秀锐 杨志峰 何孟常 吴乾钊 陈思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生态活度生态位(Eco-vigor Niche)”是对生态位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它描述区域生态系统中一个占据特定空间位置的复合生态系统单元(或景观斑块),在与其它单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在由自然生态活度坐标和社会经济生... “生态活度生态位(Eco-vigor Niche)”是对生态位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它描述区域生态系统中一个占据特定空间位置的复合生态系统单元(或景观斑块),在与其它单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在由自然生态活度坐标和社会经济生态活度坐标构成的二维空间中,生态活度生态位可以用二维空间中的矢量表达。该矢量的“长度”意味着,生态系统单元的资源优势程度与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矢量的“方向”则意味着该生态系统单元所具有的,由其社会经济生态活度和自然生态活度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属性,反映出该单元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性质和角色。“生态活度生态位”可以表达区域生态系统内的空间分异特征,反映各生态单元在区域内扮演的角色,判断各单元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为生态区划、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活度生态位 生态规划
下载PDF
我国各省区生态活度生态位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茆长宝 程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在以生态活度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聚类分析方法,具体量化研究我国各省区2006年生态活度生态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活度生态位状况基本呈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其二,自然活度生态位水平普遍较低... 在以生态活度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聚类分析方法,具体量化研究我国各省区2006年生态活度生态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活度生态位状况基本呈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其二,自然活度生态位水平普遍较低,环境、资源等状况不容乐观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而取得的。其三,生态活度位由东到西呈递减趋势,且与自然活度位有明显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活度生态位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常态下国有林区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研究
3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通过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剖析了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经济生态活度与社会生态活度,阐释了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势度差异。从整体上看,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优于其经济生态活度,并显著优于... 通过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剖析了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经济生态活度与社会生态活度,阐释了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势度差异。从整体上看,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优于其经济生态活度,并显著优于其社会生态活度;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效能显著,但三大亚系统的功能协同度较弱、功能优势不均衡。天保工程的稳步推进、现代林业体系构建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持续延伸,使林业经济进入生态功能显著优化、经济功能有序提升、社会功能适度增强的新常态。因此,应根据林业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维持并提升其自然生态活度、持续增强其经济生态活度、切实提升其社会生态活度,实现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同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活度生态位 新常态 国有林区 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