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生态净化集成系统对二级生化尾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德生 于鲁冀 +3 位作者 曾科 彭赵旭 李廷梅 刘攀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研究原位生态净化技术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选择某硬质纳污河道作为研究对象,以二级生化尾水作为水源,考察生态河床-生态滤坝集成系统对水质的净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5 m/d条件下,集成系统对二级生化尾水中COD、NH^+_4-N... 为研究原位生态净化技术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选择某硬质纳污河道作为研究对象,以二级生化尾水作为水源,考察生态河床-生态滤坝集成系统对水质的净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5 m/d条件下,集成系统对二级生化尾水中COD、NH^+_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26%、16.09%、11.48%和10.15%;与常规人工湿地相比,虽然集成系统在去除率方面较差,但在去除污染物总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集成系统中生态河床和生态滤坝对COD、NH^+_4-N、TP、TN污染物去除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4%、34%、60%、44%和86%、66%、40%、56%。通过在生态河床中合理搭配种植植物类型,以及在生态滤坝中添加具有缓释碳源功能的净水基质,能够增强净水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态河床和生态滤坝在集成系统中去除污染物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态净化 生态河床 生态滤坝 二级生化尾水
原文传递
原位生态净化措施对微污染河流净化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旭东 罗蛟均 +2 位作者 吴明亮 李威 宋建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8期28-29,35,共3页
当前,河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河流微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微污染河流特点,开展了生态滤坝、生态悬浮岛、生态河床三种原位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对微污染河流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同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三种净化技术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 当前,河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河流微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微污染河流特点,开展了生态滤坝、生态悬浮岛、生态河床三种原位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对微污染河流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同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三种净化技术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贡献率,为微污染河流治理提供了生态方式的解决途径。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针对河流污染指标选择适合的原位生态净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滤坝 生态河床 生态悬浮岛 河流净化
下载PDF
浅议生态型河道的构建技术
3
作者 陈磊 《低碳世界》 2014年第08X期106-107,共2页
本文从生态型河道构建的含义出发,简要介绍了生态河道的构建原则、河道线型及其纵、横断面设置要点,以生态河床与生态护岸两大部分为要点,简要分析了生态河道的构建过程,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生态河道的设计基础。
关键词 生态型河道 构建技术 生态河床 生态护岸
下载PDF
牡丹江市北安河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4
作者 吴越 郭春生 +4 位作者 侯文华 刘丹妮 汪群慧 马鸿志 王飞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牡丹江市区北安河开展了以北安河为代表的寒冷地区受污染城市内河河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在经过疏浚和硬化整治的内河中,以火山岩为主的多层多孔天然材料加厚和改善河底基质层,构建了适宜北安河河道的水生植物、河道藻类... 在牡丹江市区北安河开展了以北安河为代表的寒冷地区受污染城市内河河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在经过疏浚和硬化整治的内河中,以火山岩为主的多层多孔天然材料加厚和改善河底基质层,构建了适宜北安河河道的水生植物、河道藻类和鱼类的生长环境,使河道生态得到初步重建和修复。示范工程效果表明,火山岩生态河床及植被恢复措施能够帮助河流逐渐恢复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丧失或退化的自然功能和自净能力,示范工程运行后,河道内的植被多样性H’由0.66增加到1.51。河道对水体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5%、56%和37%,相比未铺设火山岩生态滤床进行植被恢复的对照河段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系数有明显提高,氨氮和总氮的降解系数,分别为对照河段的8.34倍和8.79倍。河道生物量由60g/m^2增加到平均91 9.8g/m^2。火山岩空隙和植物根系形成了丰富的微生境,火山岩表面的微生物含量比周围水体高出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寒冷地区 生态修复 生态河床 植被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