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文明入宪与宪法环境条款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震 杨茗皓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2,共8页
生态文明入宪是2018年宪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条款的规范已经较为全面,但宪法体系中却一直没有纲领性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引领。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得到确定,宪法环境条款体系... 生态文明入宪是2018年宪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条款的规范已经较为全面,但宪法体系中却一直没有纲领性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引领。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得到确定,宪法环境条款体系已经形成。从整个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入宪与近年来部门法的发展与制度建设相统一,为部门法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总的原则,既是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回应,也是宪法功能的发挥。生态文明入宪进一步为保障公民环境权提供了依据,是加强宪法实施监督的表现,也为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完善提供了直接的宪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法环境条款 部门法 生态法律体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载入宪法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佑海 孙希博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7期7-10,共4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增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的一个突出亮点。应当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影响,并作出部署安排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增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的一个突出亮点。应当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影响,并作出部署安排以全面落实。一是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入宪的主要内容,二是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入宪的重大意义,三是科学合理安排生态文明入宪后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在制定新法方面,建议制定生态环境基本法、自然资源基本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等。在修改法律方面,要抓紧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修正案》 生态环境立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自然资源基本法 地方立法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震 张义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之下的彰显,二者各具特色和功能。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既要明确理念指引,也要把握原则遵循,更要重视制度实施,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践层面的短板和理论层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 法治保障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中国环境法治发展总体结构与环境法典编纂指引——以“生态文明入宪”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海嵩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7,共11页
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认识须围绕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而展开。“生态文明入宪”既是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实践经验的规范化表达,也是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理论成果的高度凝练,对中国特色环境法治体系的形成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环境法律... 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认识须围绕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而展开。“生态文明入宪”既是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实践经验的规范化表达,也是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理论成果的高度凝练,对中国特色环境法治体系的形成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规范指引功能。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理论体系、制度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整体结构及其特点,为编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典提供了规范指引和基础支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发展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要素,需要通过适当方式在环境法典中加以体现,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政治正当性转化为法律合宪性,促进环境法理论与实践在宪法价值秩序内相互影响、相互检验、相互促进的能动过程,形塑了环境法治发展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治发展 环境法典编纂 生态文明 党的领导
原文传递
接驳与拓展:“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制革新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洪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24,222,共14页
生态文明因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建构方向,展现了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着现代环境法制变革的伦理价值、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从而内在地推动着现代环境法制的革新和发展。以'... 生态文明因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建构方向,展现了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着现代环境法制变革的伦理价值、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从而内在地推动着现代环境法制的革新和发展。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制在继承传统、立足新时代和指向未来的基础上,必将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天人相睦'的价值诉求,除弊立新,助推'环境法制'向新时代'生态法治'的建构与跨越,从而进一步促成我国未来环境法学从'环境法'向'生态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学科名称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环境法制 生态法治 法制革新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入宪与相关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桂芳 韩昕芮 姚好霞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2期81-83,共3页
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的制定与适用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支撑。实践中,生态文明入宪后相关法律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生态环境法的价值基础尚未确立、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 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的制定与适用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支撑。实践中,生态文明入宪后相关法律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生态环境法的价值基础尚未确立、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碎片化且体系不统一、公民环境权的救济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义务尚不明确等。为此,必须确定生态环境法的价值基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救济制度,细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权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治新发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江国华 肖妮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0,111,共11页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及正文部分,宣告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治事业也将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环境发展模式逐渐...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及正文部分,宣告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治事业也将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环境发展模式逐渐向绿色发展、精细发展、协同发展转型;环境治理结构得到全面善化,环境法律体系日渐完善,环境责任日渐明确,多元化环境治理格局日渐形成;环境人权理念也随着"生态文明"入宪而得以形塑,生存权、发展权与代际人权的观念在法治体系中得到进一步彰显。"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经济转型、国家治理、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都将产生重要的法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法治 环境制度变迁 环境人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