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该遗忘的刘慎谔:动态地植物学思想对当前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启示
1
作者
张健
郝占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1-2638,共8页
刘慎谔先生是我国植物学、地植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动态地植物学思想萌芽于在法国留学期间往阿尔卑斯山开展的博士论文工作;回国之后,先后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东北等及印度、朝鲜等野外考察,在此基础...
刘慎谔先生是我国植物学、地植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动态地植物学思想萌芽于在法国留学期间往阿尔卑斯山开展的博士论文工作;回国之后,先后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东北等及印度、朝鲜等野外考察,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在1962年举办的“动态地植物学”讲习会上形成完整的体系。该思想核心在于对植被“顶极”学说和群落演替理论的深入认识与总结,并将这一理论很好地应用到解决我国人工植被建立、自然植被改造、森林采伐更新、治沙等实际问题中。本文先对该思想予以介绍与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其对我国当前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山地生物多样性、天然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全球变化、植被区划)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学
生物地理
学
植物
学
史
生态学
史
演替
群落动态
原文传递
从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视角评论辽宋金的历史格局
2
作者
张碧波
张军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0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视角,观察与评论辽宋金时期的历史格局、变化及其在中华多元一体形成历史的作用等问题,是一个新探索。文章从唐朝关中本位政策谈起东北族团的崛起,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的新的史学观——政治生态观、文化生态观、大辽国...
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视角,观察与评论辽宋金时期的历史格局、变化及其在中华多元一体形成历史的作用等问题,是一个新探索。文章从唐朝关中本位政策谈起东北族团的崛起,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的新的史学观——政治生态观、文化生态观、大辽国的'汉契一家'生态观、大金国的'致一'生态观等诸方面;揭示出从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到文化生态的不断地自我调整整合的过程,主宰着中华历史进程的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史
辽宋金
历
史
格局
原文传递
题名
不该遗忘的刘慎谔:动态地植物学思想对当前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启示
1
作者
张健
郝占庆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1-2638,共8页
文摘
刘慎谔先生是我国植物学、地植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动态地植物学思想萌芽于在法国留学期间往阿尔卑斯山开展的博士论文工作;回国之后,先后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东北等及印度、朝鲜等野外考察,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在1962年举办的“动态地植物学”讲习会上形成完整的体系。该思想核心在于对植被“顶极”学说和群落演替理论的深入认识与总结,并将这一理论很好地应用到解决我国人工植被建立、自然植被改造、森林采伐更新、治沙等实际问题中。本文先对该思想予以介绍与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其对我国当前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山地生物多样性、天然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全球变化、植被区划)的启示。
关键词
植被
生态学
生物地理
学
植物
学
史
生态学
史
演替
群落动态
Keywords
vegetation ecology
biogeography
the history of botany
the history of ecology
succession
community dynamic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视角评论辽宋金的历史格局
2
作者
张碧波
张军
机构
黑龙江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省委党校
出处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0年第1期124-132,共9页
文摘
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视角,观察与评论辽宋金时期的历史格局、变化及其在中华多元一体形成历史的作用等问题,是一个新探索。文章从唐朝关中本位政策谈起东北族团的崛起,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的新的史学观——政治生态观、文化生态观、大辽国的'汉契一家'生态观、大金国的'致一'生态观等诸方面;揭示出从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到文化生态的不断地自我调整整合的过程,主宰着中华历史进程的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总趋势。
关键词
生态学
史
辽宋金
历
史
格局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该遗忘的刘慎谔:动态地植物学思想对当前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启示
张健
郝占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从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视角评论辽宋金的历史格局
张碧波
张军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