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生土民居的生态基因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田雪红 《福建建筑》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吐鲁番 生土居民 生土建筑 生态基因
下载PDF
论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基因保护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爽 李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5期17-22,共6页
通过对中斯广州知识城规划区内景观资源保护的研究,提出城乡建设规划中的"生态基因"概念,阐述自然生态基因和人文生态基因的内容及分类,论述生态基因具有乡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及其保护等级评定的方法,提出对广州知识... 通过对中斯广州知识城规划区内景观资源保护的研究,提出城乡建设规划中的"生态基因"概念,阐述自然生态基因和人文生态基因的内容及分类,论述生态基因具有乡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及其保护等级评定的方法,提出对广州知识城生态基因的区域保护、整体保护和单体保护策略,推动城市新区规划场地中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的有效整合,传承作为人文资源的历史建筑与民俗文化,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岭南特色的生态新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因 保护策略 新城规划 中新广州知识城
下载PDF
建筑构件化生产对生态可持续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赵晓文 何斌 +1 位作者 柯谱 纳曼.麦麦提 《中国住宅设施》 2015年第9期112-115,共4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的提出,"中巴"铁路的修建,中亚经济圈的互通,将会给新疆的发展带来历史性转折与机遇。喀什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喀什地区的积极主动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的提出,"中巴"铁路的修建,中亚经济圈的互通,将会给新疆的发展带来历史性转折与机遇。喀什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喀什地区的积极主动性,除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发扬等方面之外,生态环境的维续与改善也不容忽视。建筑行业作为前几年国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这里提出喀什建筑构件化生产发展之路,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本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相联系,在城市扩展与生态持续之间探索共同发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喀什 生态环境 建筑构件化 生态基因
下载PDF
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生态基因
4
作者 王伟 《观察与思考》 2019年第10期67-73,共7页
环境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指责主要来自其后期著作,特别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著作。他们认为,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体现出的生态敏感性不同,在其后期著作中,马克思因戴上了"生态眼罩",往往被置于环境保护的对立面。事实上,... 环境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指责主要来自其后期著作,特别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著作。他们认为,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体现出的生态敏感性不同,在其后期著作中,马克思因戴上了"生态眼罩",往往被置于环境保护的对立面。事实上,恰恰是在其后期著作中,马克思理论的生态基因充分体现出来: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不可持续性的批判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特别是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物质代谢中那个"无法弥补的裂缝"的论断更为环境社会学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起点;他提出的节约资源的主张和举措成为可直接应用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他关于未来社会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观点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方向。这些因素表明马克思理论内含生态基因,一旦环境保护提上日程,它便能够成长起来并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著作 生态基因 物质代谢断裂 可持续性
下载PDF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资源生态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本安 唐果 +1 位作者 唐敏 李翠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9-504,共6页
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对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资源进行了生态特征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9769个,隶属6门13纲31个类目。亚热带土壤动物的类群在这里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及线虫类3类;常见类群有膜翅类、双尾目... 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对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资源进行了生态特征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9769个,隶属6门13纲31个类目。亚热带土壤动物的类群在这里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及线虫类3类;常见类群有膜翅类、双尾目、原尾目、线蚓类、双翅目5类;其余为稀有类群。通过与我国东西方向及其南北方向上典型土壤动物生态群落的分析比较,研究过程发现,受其地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云山土壤动物资源种群丰富;原始群落结构完整;区系组成地带过渡性明显;山体顶部灌丛地段节肢动物有个体偏大的生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处我国南岭、雪峰山及滇黔桂地区3种不同类型山系过渡地带的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不但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表生物生态基因库,同时还是一个异常宝贵的地下生物生态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山 土壤动物资源 生态特征 生态基因
下载PDF
湖泊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建桦 陶晔 +1 位作者 邢鹏 吴庆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1-280,共10页
湖泊微生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局域和区域的元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自然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对微生物认知的片面性,可在实验室培养的湖泊微生物比例不足1%.近10年来,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 湖泊微生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局域和区域的元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自然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对微生物认知的片面性,可在实验室培养的湖泊微生物比例不足1%.近10年来,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扩展了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认识,更揭示了湖泊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基于宏基因组数据的分装(Binning)手段,可以获取大量湖泊中未培养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用于后续的比较基因组、生态进化和培养组学等研究.随着宏基因组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将在湖泊微生物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环境生物监测应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人类了解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和维持机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微生物 基因组学 生态基因组学 数据分装 基因组拼接基因 功能
下载PDF
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施永彬 李钧敏 金则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46-5858,共13页
生态基因组学是一个整合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生态基因组学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引入生态学领域,通过将群体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与方法将个体、种群及群落、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生... 生态基因组学是一个整合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生态基因组学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引入生态学领域,通过将群体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与方法将个体、种群及群落、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生态学相互作用整合起来,确定在生态学响应及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的基因和遗传途径,阐明这些基因及遗传途径变异的程度及其生态和进化后果的特征,从基因水平探索有机体响应天然环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因子)的遗传学机制。生态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模式生物与非模式生物两大类。拟南芥、酿酒酵母等模式生物在生态基因组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越来越多基因组学技术的开发与完善,越来越多的非模式生物生态基因组学的研究将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生态基因组学最核心的方法包括寻找序列变异、研究基因差异表达和分析基因功能等方法。生态基因组学已广泛渗透到生态学的相关领域中,将会在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化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入侵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因组学 模式生物 环境响应 进化 入侵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分子生态技术在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雪亮 刘起丽 +1 位作者 郎剑锋 陆宁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147,151,共4页
土壤线虫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研究。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壤线虫研究的发展。综述了土壤线虫群落研究中所采用的分子生态技术:分子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8S rDNA、宏基因组、分子标签PCR... 土壤线虫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研究。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壤线虫研究的发展。综述了土壤线虫群落研究中所采用的分子生态技术:分子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8S rDNA、宏基因组、分子标签PCR技术等,探讨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生态基因组学在土壤线虫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分子生态 基因 生态基因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林木良种选育中的应用及创新
9
作者 刘茹茹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0期143-145,共3页
综述了合成生物学技术、高通量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以及生态基因组学技术在林木良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前景,生态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林木与微生物的互作机制,为林木生长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林业产业的可持... 综述了合成生物学技术、高通量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以及生态基因组学技术在林木良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前景,生态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林木与微生物的互作机制,为林木生长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技术 高通量技术 机器学习算法 生态基因组学技术 林木良种选育
下载PDF
对我国分子生态学研究近期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德兴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9-569,共11页
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整合性研究领域,是运用进化生物学理论解决宏观生物学问题的科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学科已日趋成熟,它不仅已经广泛渗透到宏观生物学的众多学科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连接和融合很多不同学科的桥梁,是目前... 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整合性研究领域,是运用进化生物学理论解决宏观生物学问题的科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学科已日趋成熟,它不仅已经广泛渗透到宏观生物学的众多学科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连接和融合很多不同学科的桥梁,是目前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的范畴,从最基础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到格局和模式的发现和描述,到对过程和机制的深入探讨,再到付诸于实践的行动和规划指导等各个层次。分子生态学的兴起给宏观生物学带来了若干飞跃性的变化,使宏观生物学由传统的以观察、测量和推理为主的描述性研究转变为以从生物和种群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和历史演化背景上检验、证明科学假设及揭示机制和规律为主的机制性/解释性研究,因而使得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生态和进化过程及机制的探索成为可能。分子生态学已经进入组学研究时代,这使得阐明复杂生态过程、生物地理过程和适应性演化过程的机制性研究由原来难以企及的梦想变成完全可以实现的探求;它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中最有深远影响的将是对分子生态学研究至关重要的进化生物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例如遗传变异理论、种群分化理论、表观遗传因素的作用,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构架等等。这些方面的进展必将使宏观生物学迎来一场空前的革命,并对生态学的所有分支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催生诸如生态表观组学这样的新分支学科。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分子生态学组学时代的开启,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提出和建立生命科学的新方法、新假说、新思想和新理论提供了莫大的探索空间——此前我们对宏观生物学方法、理论和思想的发展贡献很小。然而,限制组学时代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是理论、概念、理念、实验方法或分析方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表观组学 生态基因组学 进化生物学 表观遗传修饰 谱系生物地理学 群体遗传学 选择和适应 物种形成
原文传递
分子世界里的海洋微生物生态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1
作者 David A.Caron 李秋芬(译) 唐启升(校)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96,共14页
过去几十年中,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的进步改变了医学和生物制药学的研究。人类和几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已全部完成测序,这一遗传学信息财富的初步开发已经开始引起对这几种生物的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应用的革命。得益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进... 过去几十年中,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的进步改变了医学和生物制药学的研究。人类和几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已全部完成测序,这一遗传学信息财富的初步开发已经开始引起对这几种生物的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应用的革命。得益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便利,对微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也紧随其后。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已经从20世纪50、60年代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海洋学的小脚注变成了我们对海洋的兴趣焦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学到了大量关于海洋中微生物的丰度、分布和活性的知识。由于认识到海洋微生物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天然和工程微生物产品给人类带来益处的潜力,它们已成为科研和公众关注的中心,而且人们对这些海洋中微小生物的迷恋也不会迅速消退。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对海洋生态系中微生物多样性广度的了解相当有限,而且,自然界中许多、或者说大多数海洋微生物的优势种还没有被引入实验室培养。因此,我们对这些物种的生化、生理和行为能力的认识还是懵懂的,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海洋微生物研究还将是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焦点。随着很多领域的研究者转向这项工作,我们可以期待海洋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范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 细菌 原生生物 生态基因组学 分子分类学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 徐明怡 +1 位作者 冷海楠 王继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年第6期77-81,共5页
为了解生态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00-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生态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美国... 为了解生态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00-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生态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美国、加拿大、德国、中国等国家的发文量较高,国家之间的合作较密切;(3)该领域的高产研究机构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科学院等;(4)该领域的高产作者有bernatchez,louis,nosil,patrik,feder,jeffrey;(5)“物种适应与进化”“物种间相互作用”“基因组学方法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差异基因的表达研究”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6)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经历了“模式生物适应进化和变异”“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这些发展过程,未来会关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组差异”“基因组学工具”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因组学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基因信息图谱”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是指古村落内部形态、外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古村落综合体带给人的具体感受和意象。传统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其传承过程中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基因”密码;构建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基因信息图谱”,可... 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是指古村落内部形态、外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古村落综合体带给人的具体感受和意象。传统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其传承过程中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基因”密码;构建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基因信息图谱”,可以为我国不同文化区域传统古村落的文化生态基因挖掘、历史记忆恢复、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社区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古村落 文化生态基因 信息图谱
下载PDF
论语言的动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普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稳态是语言的常态和健康态,动态是语言的恒态和生态。语言的社会应用,是在稳态的基础上,不断动态更新;在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又不断形成新的稳态,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健康状态,也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科学发展观... 稳态是语言的常态和健康态,动态是语言的恒态和生态。语言的社会应用,是在稳态的基础上,不断动态更新;在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又不断形成新的稳态,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健康状态,也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的语言生态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生态。把词语及其用字的稳态部分与动态部分分离开,而稳定度的计算是分离的前提。当前的语言生态研究重点是语言生态"基因"和语言生态系统。当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生态研究受到四个方面的条件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恒态 生态 稳态 语言生态基因 语言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家银 王建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0-934,共5页
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形成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形... 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形成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形成潜在的强有力的生态风险评价工具。介绍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DNA芯片技术和2D-凝胶电泳技术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 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 DNA芯片技术 2D-凝胶电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藏族聚居区乡村聚落景观及其基因特征——以隆子县为例
16
作者 杨定 宋金平 +1 位作者 杨振山 陈东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1-1800,共10页
以西藏隆子县为例识别和解析了藏族聚居区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探讨了聚落景观及生态、生活、生产景观基因的内涵。研究表明:①隆子镇和日当乡形成了密度超过0.46个/km2的集聚中心,其他地区呈零散分布;自然村斑块形状扁长而复杂。②聚落... 以西藏隆子县为例识别和解析了藏族聚居区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探讨了聚落景观及生态、生活、生产景观基因的内涵。研究表明:①隆子镇和日当乡形成了密度超过0.46个/km2的集聚中心,其他地区呈零散分布;自然村斑块形状扁长而复杂。②聚落区位选择多依赖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和自然环境因素,形成了河畔谷底、山腰缓坡、河流交汇口3种聚落选址模式。③散列型聚落围绕农田和山丘不规则布局,形成聚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团块型聚落在河畔谷底或河流交汇口布局,是追求背山向阳的隈曲墁坡为风水吉地等生态观的结果。④聚落与周边植被形成作物与聚落、山林与聚落组合模式。⑤聚落围绕寺庙建造方便藏族人民日常宗教活动,聚落围绕行政机构或交通线建造方便居民服务和出行。⑥聚落生产景观基因包括林地和耕地独特的用地印迹。本研究为青藏高原的聚落格局优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景观 三生空间 生态景观基因 生活景观基因 生产景观基因 隆子县
下载PDF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生态毒理学的新领域 被引量:5
17
作者 端正花 朱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为生态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物高通量的技术手段,构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着重研究环境毒物暴露下非靶生物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为生态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物高通量的技术手段,构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着重研究环境毒物暴露下非靶生物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毒机制,同时,它引进生物标志物为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平台.论文对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技术支持、模式生物及其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推动生态毒理基因组学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 组学技术 模式种 风险评价
下载PDF
紫露草在生态毒理学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永明 阚祥绪 周汝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9-64,共6页
沼泽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优选物种一直受到青睐。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紫露草微核试验和雄蕊毛突变试验为指标进行环境污染监测。而目前的研究已经进入基因表达及分子水平。文章从国内外紫露草生态毒理的研究... 沼泽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优选物种一直受到青睐。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紫露草微核试验和雄蕊毛突变试验为指标进行环境污染监测。而目前的研究已经进入基因表达及分子水平。文章从国内外紫露草生态毒理的研究现状出发,针对紫露草微核产生及雄蕊毛突变机制这类新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以及探针检测技术、定量检测技术和紫露草的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紫露草分子毒理上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露草 分子生态毒理学 微核试验 雄蕊毛突变试验 生物标志物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 探针
下载PDF
水蚤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巩宁 孟紫强 +1 位作者 邵魁双 孙野青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8,共8页
水蚤是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水生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分子毒理学的发展为水蚤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研究思路。本文分别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水蚤是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水生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分子毒理学的发展为水蚤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研究思路。本文分别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组学方面,综述了不同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和杀菌剂等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类化合物、纳米材料和藻毒素等)对水蚤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分子机制,为通过水蚤生态毒理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生物标志物筛选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蚤 分子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在传承中再造——运用“原生态美术基因”丰富儿童画创作的新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美欢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5年第7期46-47,共2页
原生态美术作品中的"美术基因"体现为纹样装饰,把原生态美术作品中"美术基因"的构成形式、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移植和运用到儿童画中,将会让我们的儿童美术作品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关键词 生态“美术基因 儿童画创作 传承 再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