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响应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2 位作者 陈亚鹏 赵锐锋 湾疆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结合2000年以来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生态监测等相关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受损和实施输水工程后的地下水位变化与生态恢复过程。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类型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 结合2000年以来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生态监测等相关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受损和实施输水工程后的地下水位变化与生态恢复过程。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类型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塔里木河下游上段英苏至下游段考干,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生态受损程度不尽一致,群落类型由上而下趋于简单、物种数也在减少。实施生态输水过程中,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位普遍抬升,主要物种的覆盖度增加,物种数增多,优势度也发生了变化。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受损与恢复与水文过程密切相关,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确保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受损 生态输水 生态响应 生态恢复 塔里木河
原文传递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系连通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亚宁 郝兴明 +1 位作者 陈亚鹏 朱成刚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6-1164,共9页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九源一干”144条河流水系构成。目前仅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以及开都孔雀河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力联系。流域内水系连通与生态保护问题十分突出,断流河道下游成为过去30年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退...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九源一干”144条河流水系构成。目前仅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以及开都孔雀河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力联系。流域内水系连通与生态保护问题十分突出,断流河道下游成为过去30年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退化最为严重区域。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样地调查,系统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水系连通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水系连通性差,抵御极端气候水文事件的能力不足;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用水比例过高,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导致河道断流,河流肢解,流域水系统完整性被破坏;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表生态过程受损,生态隐忧凸显。针对此提出:(1)从机制、体制上推动和实现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将断流的5源流纳入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统一管理;(2)科学确定绿洲适宜规模,退耕还水,以水定地、以水定发展;(3)实施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提升流域水资源监控与综合调度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 水系连通 断流河道 生态受损 塔里木河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草原矿生态受损预测与修复对策 被引量:15
3
作者 付慧 白中科 +2 位作者 张树礼 麦方代 王岁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4,共5页
以伊敏五牧场煤矿为例,通过图形叠加法、调查法和类比法,探讨了呼伦贝尔草原矿生态受损预测与修复方法。根据煤矿开采后土地沉陷以及土地利用情况,将项目区划分为沉陷区和土地占用影响区。项目区总面积为5638.24 hm2,受到影响的区域面积... 以伊敏五牧场煤矿为例,通过图形叠加法、调查法和类比法,探讨了呼伦贝尔草原矿生态受损预测与修复方法。根据煤矿开采后土地沉陷以及土地利用情况,将项目区划分为沉陷区和土地占用影响区。项目区总面积为5638.24 hm2,受到影响的区域面积为4244.67 hm2。其中有75.3%的土地将发生沉陷,由陆地生态系统演化为水域生态系统,另一部分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和塌陷等。主要是通过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等方法进行修复。不受采煤沉陷影响的区域面积是1393.58 hm2,包括工业场地、排矸场、运输工程和场外线性工程等,工程建设的实施将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除采取围栏封育的保护措施外,还要制定相应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受损 生态修复 预测
下载PDF
浅谈城市生态受损河道景观修复技术——以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晖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0-61,共2页
随着城市生态和景观需求的提升,已完成水利工程的城市河道,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完善成为城市景观重要命题。笔者通过对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受损河道生态修复和亲水活动重塑研究,提出了结合现有水利工程完善城市河道生态... 随着城市生态和景观需求的提升,已完成水利工程的城市河道,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完善成为城市景观重要命题。笔者通过对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受损河道生态修复和亲水活动重塑研究,提出了结合现有水利工程完善城市河道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工程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生态受损 景观修复
下载PDF
黄河源区矿山开发生态受损识别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文佳 白中科 +3 位作者 杨金中 姚维岭 蒋存浩 王海庆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6,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矿、建筑用砂采场以及煤矸石堆放是造成黄河源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主要驱动因素。源区范围内60.40%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持续威胁黄河源区生态安全。(2)矿业开发主要造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面积占比51.59%,严重威胁源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矿业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干支流两岸10 km范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受损,生态廊道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在查明黄河源区矿业开发现状特征基础上,识别诊断矿业开发造成源区生态受损和退化状况是维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矿山开发 遥感监测 生态受损 生态安全
下载PDF
西部露天煤矿区排土场生态受损特征研究
6
作者 王艳秋 张伯昆 代艳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6期11-13,30,共4页
露天开采对排土场区土壤质量的影响长期存在。排土场平均的砂粒含量以及粉粒含量均高于原始地貌区,黏粒含量低于原始地貌区。排土场在0~10cm处的砂粒含量高于原始地貌区,但在10~25cm处,排土场新排土的砂粒含量低于原始地貌区。排土场生... 露天开采对排土场区土壤质量的影响长期存在。排土场平均的砂粒含量以及粉粒含量均高于原始地貌区,黏粒含量低于原始地貌区。排土场在0~10cm处的砂粒含量高于原始地貌区,但在10~25cm处,排土场新排土的砂粒含量低于原始地貌区。排土场生物修复措施通过扦插沙柳,播种沙打旺、紫花苜蓿、胡枝子、草木樨、草谷子、柠条、紫穗槐等草本和灌木植物,并洒施了生物炭、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等一系列人工干预措施,人工干预+自然修复措施通过恢复植被+改良土壤,有效控制了风蚀作用,抑制排土场边坡产流造成的水力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生态受损 土壤侵蚀 特征
下载PDF
基于因子变化度的堤防建设干扰区生态受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婕 董增川 +3 位作者 贾文豪 蒋飞卿 徐伟 陈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136,108,共5页
考虑生态受损地区受损程度确定对生态损害量化及修复方案制定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针对堤防建设干扰区干扰机理与特点,从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恢复力4方面选取干扰区生态状况表征因子,构建以干扰作用下因子变化度为指... 考虑生态受损地区受损程度确定对生态损害量化及修复方案制定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针对堤防建设干扰区干扰机理与特点,从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恢复力4方面选取干扰区生态状况表征因子,构建以干扰作用下因子变化度为指标的生态受损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的模糊特性建立回归支持向量机(SVR)模型,评价黑龙江干流堤防建设干扰区生态受损情况,并采用模糊物元可拓方法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位于漠河市、逊克县、抚远市的三个典型标段均为中度受损,生态环境和生态恢复力为主要受损要素,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利工程建设干扰区域的生态受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建设干扰区 生态受损评价 因子变化度 SVR 黑龙江干流
下载PDF
占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平衡的途径:评《占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平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鸿明 池芳春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解决占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平衡问题十分必要。《湿地保护法》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重要湿地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自然... 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解决占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平衡问题十分必要。《湿地保护法》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重要湿地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恢复或者重建与所占用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整体空间的生态平衡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仅着眼于整体空间的湿地面积、生态量、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是否下降,忽视占用地生态受损问题。如果缺乏就地恢复或者重建湿地的制度约束,“补非所占”的异地占补比较普遍,会导致占补湿地空间错位,损害占用地生态系统和居民生态权益。建立细分空间的湿地生态平衡理论体系势在必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湿地保护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不应以降低占用地生态水平作为生态平衡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生态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湿地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受损 生态文明意识
下载PDF
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受损与生态保育对策的思考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钟龄 朱宗元 郝敦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3期1-8,共8页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中心的一道生态防线。 2 0世纪后半世纪绿洲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景观结构急剧恶化 ,黑河的供水量逐年趋于下降 ,由 50年代的 1 2 .2 5亿 M3 下降到 90年代的 7.2 4亿 M3。地下水位也相应地降低 ,土地盐化也在...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中心的一道生态防线。 2 0世纪后半世纪绿洲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景观结构急剧恶化 ,黑河的供水量逐年趋于下降 ,由 50年代的 1 2 .2 5亿 M3 下降到 90年代的 7.2 4亿 M3。地下水位也相应地降低 ,土地盐化也在加剧。胡扬与沙枣林面积由3 .45万公顷减少到 2 .2 0万公顷 ,并以老龄林为主。红柳灌丛也减少了 50 % ,并且多已成为稀疏矮化的群落。各种禾草草甸严重退化 ,多已演替成为苦豆子群落。为了维护我国西北的这一生态屏障 ,必须坚持以恢复与保护自然绿洲为主 ,恢复胡杨林、沙枣林及红柳灌丛的覆盖率 ;建立人工草地 ,改善土地覆盖 ,建设自然一人工复合绿洲。在绿洲建设与保育工程中必须保证充分供水 ,调控水盐动态 ,发挥生物一景观多样性的系统耦合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下游 额济纳河 绿洲生态系统受损 生态保育 对策 生物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