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峡水库大宁河支流浮游植物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张佳磊
郑丙辉
刘德富
王丽婧
谭纤茹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54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9190,41401586)
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014DFE7007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4CB460601)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104-006-001)
-
文摘
基于大宁河不同水文期(2012-04-27~2013-01-19)的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探索三峡水库支流浮游植物不同水文期演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表层叶绿素浓度和藻类细胞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汛限期,依次是蓄水期、泄水期和高水位运行期.基于生态功能组原理,不同水文期大宁河的浮游植物演替模式为:CR-R(高水位运行期)-CS(泄水期)-CR/CS(汛限期)-R-CR(蓄水期).2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蓄水期,最小值出现在高水位运行期和泄水期;均匀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汛限期,最小值出现在高水位运行期和泄水期;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出现在汛限期,最小值出现在蓄水期和泄水期;演替速率最高值出现在蓄水期,最低值出现在泄水期.3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高水位运行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境参数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水动力参数(RSCW)和光热参数(Et和Ef*)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泄水期,Et和Ef*均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营养盐参数(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营养盐参数(TP)和光热参数[Deu(λPAR)/Dmix]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汛限期,光热参数(Ef*)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营养盐参数(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光热参数([Deu(λPAR)/Dmix]、Et和Ef*)和营养盐参数(TP)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在蓄水期,TP与Chl-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光热参数[Deu(λPAR)/Dmix]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
-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演替模式
驱动因素
生态功能组
三峡水库
-
Keywords
phytoplankton
succession pattern
driving factors
ecological functional group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
分类号
X13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周期性的温度扰动对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9
- 2
-
-
作者
贡丹丹
刘德富
张佳磊
杨正健
朱晓明
谭纤茹
-
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49-2157,共9页
-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014DFE7007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4CB460601)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9190
5150908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104-006-00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2013-12)
-
文摘
为了研究水库生境扰动对藻类水华的作用机制,以中度扰动理论为基础,结合藻类群落生境选择学说和藻类生态功能组,开展了不同温度扰动周期、相同扰动幅度下藻类多样性变化特性和群落结构演替特征的室内控制实验.结果表明:1适度的扰动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且增加其多样性.中度扰动组Δ22℃/48 h藻类生物量最大,但多样性最高,不存在绝对占优藻种,而高频次扰动组Δ22℃/24 h生物多样性较小,但可降低藻类生物量.2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有明显的影响,优势种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藻类优势功能组演替基本规律为:X_1(小球藻)→J(栅藻)→S_1(席藻)或X_2(衣藻),群落结构呈现出C/CR型藻类先行占优向R型演替的趋势.高温扰动频繁时,R型藻类(S_1)明显占优;无扰动或低扰动时,群落结构组成特点以C/R策略为主.适度的扰动组Δ22℃/48 h形成了多种生长策略的藻类共存的格局,且耐受高温胁迫的S策略藻类(L_0)开始出现.
-
关键词
温度扰动
周期性变化
藻类群落结构
生态功能组
演替特征
-
Keywords
temperature disturbance
periodic variation
structure of algae community
ecological functional groups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类型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30
- 3
-
-
作者
吉久昌
郭跃东
郭晋平
张芸香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87-159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316)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11084)
山西省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709)
-
文摘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采用TWINSPAN法对研究地区河岸林进行群落分类,对各群落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提出河岸林群落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进行生态功能适应性分组。通过研究,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可划分为阔叶混交林、华北落叶松阔叶混交林、云杉落叶松混交林、云杉阔叶混交林、阔针混交林、油松阔叶混交林、青杨林、沙棘灌丛和柳树灌丛等9个群落类型,但群落类型之间的分异性总体表现不高,且表现出突出的多样性特征;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组成复杂,草本层多为一些耐干扰种和耐水湿种,总体上越远离河岸,高地群落中的物种比例越高,表现出高地森林与河流之间生态过渡带的典型特点和河岸带生态环境的高度异质性;根据本文构建的群落的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研究地区9个河岸林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强入侵性功能组、中等入侵性功能组、弱入侵性功能组和高逃避性功能组等4个生态适应性功能组,不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群落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态对策,而草本层物种的差异不明显。
-
关键词
文峪河流域
河岸林
群落分类
群落特征
生态适应性功能组
-
Keywords
Wenyuhe watershed
riparian forest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eco-adaptationfunctional group
-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浑河上游植被群落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林
黄彦青
李丽业
-
机构
本溪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溪市青山保护局
-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5-10,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J-3W-No1-161)
-
文摘
以浑河上游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研究地区植被进行群落分类,对各群落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提出河岸带植被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的基础上,对河岸带植被进行了生态功能适应性分组。研究发现,浑河上游河岸带植被可划分为香蒲草丛、球子蕨草丛、灯心草草丛、柳属灌丛、珍珠梅灌丛、核桃楸阔叶混交林、家榆阔叶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等9个群落类型,群落类型表现出突出的多样性特征,且物种组成复杂;研究地区9个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强入侵性功能组、弱入侵性功能组和高逃避性功能组3个生态适应性功能组,不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群落中的主要物种具有明显的不同的生态对策。
-
关键词
浑河流域
河岸带植被
群落类型
生态适应性功能组
-
Keywords
Hunhe watershed
riparian vegetation
community types
eco-adaptation functional group
-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