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与生态功能管控——以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孟欣宇 吴远翔 《应用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93-3403,共11页
多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管理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研究的重点。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而生态需求多样,如何在综合考虑多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城区用地进行科学管控已逐渐成为学术热点。本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为例,应用生态系统... 多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管理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研究的重点。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而生态需求多样,如何在综合考虑多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城区用地进行科学管控已逐渐成为学术热点。本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为例,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簇理论,对研究区内雨洪调节、空气净化、碳固存、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游憩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供需比识别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完成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策略。结果表明:5项服务供给呈现中心及南侧低、西北及东南侧高的空间格局,5项服务需求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空气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游憩供不应求,供需比分别为-0.160、-0.071、-0.008,而雨洪调节、碳固存则供大于求,供需比分别为0.089、0.008,各项服务供需空间失衡明显;研究区可以被分为6类生态系统服务簇,综合分析后将研究区进一步分为城市生态修复区、城市生态强化区、城市发展过渡区、城市生态保育区4类分区,依据分区的空间关系、生态本底特点与分区内各类服务供需比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功能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 供需关系 生态功能优化 生态分区管控 齐齐哈尔市
原文传递
景观格局的人类干扰强度定量分析与生态功能区优化初探——以福建省闽清县为例 被引量:54
2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8-1144,共7页
基于GIS和RS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闽清县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闽清县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人类干扰强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年比较2000年,闽清县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减少,旱地、水... 基于GIS和RS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闽清县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闽清县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人类干扰强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年比较2000年,闽清县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减少,旱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显著减少,而建设用地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组分平均斑块面积均在增加;景观类型越来越有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区域连通程度适中;②人类干扰分布强度及变化趋势与城镇扩展方向和强度基本一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扰强度呈持续增强,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以景观流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计耗费距离模型,研究了闽清县景观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探讨了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方法加强空间组分联系,以便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结果为闽清县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人类干扰强度 景观生态功能优化 闽清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