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9
1
作者 种云霄 胡洪营 钱易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 ;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 ,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 ;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 ,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BOD)降解 ;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 ,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 :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 ,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生植物 研究进展 水污染治理 生态功能 污水处理 水体修复
下载PDF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167
2
作者 尹澄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是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界面区。由于它在系统间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生态和环境学界的格外重视。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功能有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拦截和过滤经过此交错带的物质流、有利于鱼类的繁育、稳定毗邻...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是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界面区。由于它在系统间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生态和环境学界的格外重视。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功能有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拦截和过滤经过此交错带的物质流、有利于鱼类的繁育、稳定毗邻的生态系统、净化水体、减少洪水危害、保持水土等。水陆交错带的保护和科学开发都有待提高,使之在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交错带 生态功能 全球环境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被引量:160
3
作者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自然系统 ,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往往导致湿地功能的退化 ,为达到城市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目的 ,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城市湿地 自然湿地 生态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 城市化 土地规划 监管机制 环境污染 物种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原文传递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 被引量:158
4
作者 任志远 李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11,共9页
根据秦巴山区20世纪末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的分布,在GIS支持下测定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和生态调节的物质量。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测定各类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生态数据库及植被生态账户。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评中,充分考虑了... 根据秦巴山区20世纪末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的分布,在GIS支持下测定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和生态调节的物质量。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测定各类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生态数据库及植被生态账户。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评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的覆盖度差异,并结合能量平衡、水量平衡和区域蒸散模式,测评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系统有机质生产价值为199.6×108 元/a;植被保持土壤经济价值为22.64×108元/a;植被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22.66×108 元/a;植被固定CO2价值为352.24×108元/a;释放O2价值为374.19×108 元/a;陕南秦巴山区植被有机物生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定CO2和释放O2 5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共968.33×108 元/a。其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贡献率最高占29.35%,亚热带竹林、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山麓果树生态服务价值比重均在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植被 生态功能 价值测评 GIS 陕南秦巴山区
下载PDF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158
5
作者 李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5-60,79,共7页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 整体性 协变性 课堂教学 特征 教育生态
原文传递
绿量——城市绿化评估的新概念 被引量:114
6
作者 刘立民 刘明 《中国园林》 2000年第5期32-34,共3页
阐述绿量概念的含义,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量 城市绿化 评估 绿色三维量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 被引量:103
7
作者 祝宁 李敏 柴一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将哈尔滨市的典型绿地分为片状绿地和带状绿地 ,按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坪等种植结构类型 ,定点定时测定绿地中心和对照点的光照、温度、湿度及CO2 浓度 .结果表明 ,在片状绿地中 ,除草坪外 ,其它绿地均具有一定的遮荫效... 将哈尔滨市的典型绿地分为片状绿地和带状绿地 ,按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坪等种植结构类型 ,定点定时测定绿地中心和对照点的光照、温度、湿度及CO2 浓度 .结果表明 ,在片状绿地中 ,除草坪外 ,其它绿地均具有一定的遮荫效应 ,乔灌草、乔木、乔草和灌木结构绿地在降温、增湿和调节CO2浓度方面也均明显高于草坪 .带状绿地在遮荫、降温、增湿和调节CO2 浓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其中灌木结构绿地遮荫效应最强 ,乔灌结构绿地在降温、增湿、释氧固碳方面表现最佳 .相同种植结构的绿地中片状绿地的生态效益大于带状绿地 .片状绿地或带状绿地的复层结构生态效益均大于单层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绿地系统 生态功能 小气候
下载PDF
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136
8
作者 吴玉环 程国栋 高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苔藓植物由于形体微小,传统上被误认为缺乏经济价值而常被忽略。作者从CO2的固定、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和森林更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对有关苔藓植物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 苔藓植物由于形体微小,传统上被误认为缺乏经济价值而常被忽略。作者从CO2的固定、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和森林更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对有关苔藓植物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的方向和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经济价值 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 营养物质 生态功能 二氧化碳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中国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9
作者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08-2316,共9页
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hm2,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杨树人工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世界杨树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中国杨树栽培区区划、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杨树在立地... 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hm2,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杨树人工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世界杨树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中国杨树栽培区区划、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杨树在立地质量评价、苗木培育技术、人工林定向培育模式、混交林营造技术、林农复合经营技术、人工林水分和养分管理技术、立地生产力维护和杨树人工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我国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潜力、杨树人工林的布局、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及加强杨树人工林的环境功能研究等问题,为我国杨树人工林资源的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栽培区划 苗木繁育 经营模式 生产力 生态功能
下载PDF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6
10
作者 王根绪 郭晓寅 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87-1598,共12页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与 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 ,选取有代表性的 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 ,通过 FRAGSTATS计算方法 ,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 ,表明在近 30 a来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与 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 ,选取有代表性的 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 ,通过 FRAGSTATS计算方法 ,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 ,表明在近 30 a来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趋于破碎化和多样化 ,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是高寒稀疏化草原草地、黑土化与杂类草草地和沙化草地等景观类型的迅速发展 ,其景观面积分别增加了 384 .1 6 %、6 6 .6 3%和 4 2 1 .0 9% ;选取景观生物生产力、景观土壤养分、景观植被覆盖度等景观功能的表征参数 ,提出了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下分析景观功能变化的定量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明确近 30 a来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研究了黄河源区不同时段不同景观类型间生态功能的转移流动特征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表明 :近 30 a来 ,黄河源区景观功能变化强烈 ;区域景观动态演变将形成区域内部景观功能向减退与增强两个方向的变化 ,两个方向的强度均衡将形成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特征。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功能演变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景观格局 生态功能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 被引量:116
11
作者 陈自新 苏雪痕 +2 位作者 刘少宗 古润泽 李延明 《中国园林》 1998年第2期51-54,共4页
建立北京园林植物计算绿量的回归模型,并对园林植物生态功能进行系列研究。
关键词 城市园林 园林植物 生态功能 园林绿化
下载PDF
桑树生态产业与蚕丝业的发展 被引量:136
12
作者 秦俭 何宁佳 +1 位作者 黄先智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4-989,共6页
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休戚相关,这也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随着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桑树生物资源作为家蚕饲料以外的多... 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休戚相关,这也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随着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桑树生物资源作为家蚕饲料以外的多用途开发价值被认识和发掘,桑树产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逐渐崭露。发展桑树生态产业,开展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延伸和丰富蚕丝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模式,以此带动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发掘桑树的生态功能,正确把握桑树生态产业和传统蚕丝业的关系,建立各种类型桑树生态产业模式以及相应的蚕丝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开展适应生态产业的桑树科学研究,对推动桑树生态产业及蚕丝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生态功能 资源利用 蚕丝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13
作者 李晓东 孙铁珩 +1 位作者 李海波 王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6-1232,共7页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除磷 基质 耦合作用 生态功能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 被引量:125
14
作者 尚占环 董全民 +9 位作者 施建军 周华坤 董世魁 邵新庆 李世雄 王彦龙 马玉寿 丁路明 曹广民 龙瑞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共21页
"黑土滩"是全球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行为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的特殊表现形式,严重威胁着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该文在调研近10年290多个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近10年内黑土滩研究和治理工作的主要研究进展... "黑土滩"是全球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行为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的特殊表现形式,严重威胁着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该文在调研近10年290多个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近10年内黑土滩研究和治理工作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黑土滩二次发生"、"黑土滩的水热空洞效应"、"黑土滩人工草地暂稳态机制"等。作者建议针对黑土滩生态恢复,发展黑土滩治理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段"的技术体系;研究更多植物物种组合(>10种)的混合群落构建技术;研发启动和引导黑土滩人工草地自我恢复技术及近自然恢复模式;组织开展第二次"黑土滩"本底调查工作;完善低成本治理模式,推动三江源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 生态恢复 生产功能 生态功能
下载PDF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被引量:122
15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2 位作者 李婷婷 王静 刘爱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土地的生态属性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用地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生态用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基于此,该文尝试对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用地的科学管护,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 中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土地的生态属性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用地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生态用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基于此,该文尝试对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用地的科学管护,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提供科技支撑。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生态用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剔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非生态用地基础上,采用"逆向递推"方法将生态用地合并归类:根据生态用地的概念、内涵和划分依据,将剔除非生态用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归为35个生态用地三级地类;根据人类活动对生态用地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发挥的生态功能强弱的差异,将生态用地三级地类合并归类为14个二级地类;基于"人类活动-生态用地"影响反馈机理,将生态用地分为原生生态用地、半人工生态用地和人工生态用地3个一级地类。随后,为使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生态用地管理与生态建设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生态用地分类实现了有效衔接。最后,作者建议借鉴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考虑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视角来建立相关定量化的系统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 生态功能
下载PDF
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74
16
作者 王薇 李传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58,共3页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在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与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对发...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在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与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对发达国家的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我国河流修复的一些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指出为做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流修复方法、应用技术、示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廊道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被引量:107
17
作者 魏玉莲 戴玉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35-1938,共4页
 木材腐朽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降解还原作用 ,主要包括担子菌门非褶菌目、子囊菌门盘菌纲和半知菌类的部分真菌 ,能全部或部分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其降解机制有 3种 :...  木材腐朽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降解还原作用 ,主要包括担子菌门非褶菌目、子囊菌门盘菌纲和半知菌类的部分真菌 ,能全部或部分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其降解机制有 3种 :白色腐朽、褐色腐朽和软腐朽 .木材腐朽菌与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关系密切 ,为很多昆虫、鸟类提供营养 ,有些昆虫也能使木腐菌得到传播 .保护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腐朽菌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降解 还原 真菌 木质素 纤维素
下载PDF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08
18
作者 张卫信 陈迪马 赵灿灿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是调节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1)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蚯蚓活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受蚯蚓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间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蚯蚓外来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蚯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土壤本身的复杂性,蚯蚓自然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知识的缺乏,野外控制蚯蚓群落方法的滞后等都限制了蚯蚓生态学的发展。其他新技术如研究养分循环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和揭示土壤微结构的图像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是蚯蚓生态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态功能 蚯蚓生态类群 蚯蚓入侵
下载PDF
河道生态护坡关键技术及其生态功能 被引量:106
19
作者 陈小华 李小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8-1176,共9页
在上海4个生态河道示范区,开展了以生态修复和河岸侵蚀控制为目标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研究。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全系列生态护坡以及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生态护坡技术。护坡工程完成后,以浦东新区机场镇生态河道示... 在上海4个生态河道示范区,开展了以生态修复和河岸侵蚀控制为目标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研究。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全系列生态护坡以及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生态护坡技术。护坡工程完成后,以浦东新区机场镇生态河道示范区为重点,对主要护坡工程进行持续3a(2004~2006年)的生态监测,从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和生态稳定性两方面对护坡工程进行生态功能研究。3a来,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道 生态护坡关键技术 生态功能 结构稳定性 生态稳定性
下载PDF
东太湖水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调节机制 被引量:86
20
作者 杨清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中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植物产品等生态功能,同时也有加速湖泊淤浅、引起水质污染等环境负效应,通过对植被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优化其生态功能东太湖水生植物覆盖率97%,年生产量1120325t...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中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植物产品等生态功能,同时也有加速湖泊淤浅、引起水质污染等环境负效应,通过对植被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优化其生态功能东太湖水生植物覆盖率97%,年生产量1120325t,吸收同化氮3916t,磷486t;年收获利用水生植物599295t,带走氮1891t,磷296t,相当于东太湖年外源氮、磷输入量的28%和57%;但每年仍有521030t的水生植物残留在湖中,引起局部湖区的水质污染和淤积,尤以茭草区最为严重。伊乐藻在东太湖的大面积推广每年可增加水生植物收获利用量约50000t,以沉众植物取代茭草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水生植物 生态功能 调控机制 湖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