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水文改变指标评价东江流域河流流态变化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顾西辉 张强 +2 位作者 孔冬冬 王月 刘剑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079-6090,共12页
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3座大型水库的建立对东江流域河道流量和河流流态过程有了较大改变,威胁河道下游生态系统的健康。基于广义指标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评价了东江流域受水库影响后流域生态需水需求目标总的盈余和缺失变化过程,基于IH... 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3座大型水库的建立对东江流域河道流量和河流流态过程有了较大改变,威胁河道下游生态系统的健康。基于广义指标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评价了东江流域受水库影响后流域生态需水需求目标总的盈余和缺失变化过程,基于IHA32指标计算的Do和DHRAM评价了水库对下游河段河流水文过程总的改变程度以及威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的风险性大小,并进一步分析了对河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水库对流量历时曲线(FDC)有显著影响,曲线上部下降,尾部上升,尤其体现在秋季和冬季。降水对年与夏季生态剩余影响较大,水库对各季节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均有较大影响:秋季和冬季生态赤字几乎为0,生态剩余显著增加。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与大部分IHA中32个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衡量东江流域年和季节径流变化的生态指标。(2)龙川、河源、岭下和博罗4站点总体改变程度分别为58.48%、54.04%、54.32%和52.47%。河流流态变化导致总季节生态剩余增加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引起河流生物多样性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龙川和河源两站河流流态的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高风险性影响,岭下和博罗两站则为中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剩余 生态赤字 IHA 水文改变 东江流域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汉江流域生态径流演变特征
2
作者 苗璐 郝文龙 朱长军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汉江流域地表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收集了汉江流域的径流与降水数据,利用基于流量历时曲线的生态水文指标分析水文变异后生态径流的变化特征,并根据降水距平与生态指标的关系,分析降水对生态径流的影... 汉江流域地表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收集了汉江流域的径流与降水数据,利用基于流量历时曲线的生态水文指标分析水文变异后生态径流的变化特征,并根据降水距平与生态指标的关系,分析降水对生态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后高流量出现次数降低,导致生态剩余的减少和生态赤字的增加。2010年之前生态赤字处于增加趋势;大部分流域在年、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降水—生态径流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冬季生态径流主要受水库的调蓄作用。研究表明,生态径流指标解决了水文改变指标法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之间的冗余等问题,更适合用来分析水文情势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赤字 生态剩余 流量历时曲线 汉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FDC生态指标的水文情势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洪彬 黄晓荣 +1 位作者 周星宇 马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4,111,共6页
收集了攀枝花站1966-2017年日径流资料以及攀枝花站上游9个雨量站对应年限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面雨量计算,采用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法对径流变化特征进行计算,并对径流过程进行趋势分析,同时采用基于FDC的生态剩余、... 收集了攀枝花站1966-2017年日径流资料以及攀枝花站上游9个雨量站对应年限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面雨量计算,采用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法对径流变化特征进行计算,并对径流过程进行趋势分析,同时采用基于FDC的生态剩余、生态赤字的生态指标法分别从年、季尺度上对该地区的水文情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6-2017年,径流和降水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该站降水与生态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表明该地区流量变化主要是由降水变化引起的;在季尺度上,夏季的生态变化情况与整年变化规律更为一致;在电站影响时期,不同尺度下生态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明攀枝花上游梯级电站对该站的水文情势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C 生态剩余 生态赤字 生态指标 水文情势
下载PDF
论自然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基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亮 周卫东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9,共8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然对资本的隶属关系逐渐从形式隶属向实际隶属转变,这种转变始终与资本积累对生态剩余的榨取紧密相关。资本为了积累的需要,对自然不断进行"改造",加大对生态剩余的获取,以促进生态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然对资本的隶属关系逐渐从形式隶属向实际隶属转变,这种转变始终与资本积累对生态剩余的榨取紧密相关。资本为了积累的需要,对自然不断进行"改造",加大对生态剩余的获取,以促进生态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对自然的"改造"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减缓了生态剩余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压缩了生态剩余增长的空间,使资本积累面临着双重考验,即不断加深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不断压缩的生态剩余获取空间,最终导致生产条件遭到破坏,使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资本积累的实现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自然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进特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绿色治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自然 形式隶属 实际隶属 生态剩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