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基于一位待婚女青年的生命历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阳 马小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4,共9页
催婚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催婚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困扰青年群体发展、威胁青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甚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对一位待婚女青年的个案研究发现,催婚现象的产生有... 催婚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催婚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困扰青年群体发展、威胁青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甚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对一位待婚女青年的个案研究发现,催婚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个体选择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后果,是社会变迁背景下因人生时间表的错位而导致的家庭再生产困境以及代际之间不同婚姻文化与观念的冲突展现。关心青年人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塑造宽厚包容的社会文化,促进代际之间对于不同婚姻观念的包容和理解,引导青年承担家庭责任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婚现象 婚姻文化 家庭再生产 生命历程研究
下载PDF
生命历程研究质性取向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心想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4期109-121,157,158,共15页
生命历程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从方法论层面来看,由量化研究主导的传统生命历程研究在揭示社会“平均人”生命历程的基本模式的同时,牺牲了呈现个体差异、社会制度与历史进程之间的互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能力。即使重视... 生命历程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从方法论层面来看,由量化研究主导的传统生命历程研究在揭示社会“平均人”生命历程的基本模式的同时,牺牲了呈现个体差异、社会制度与历史进程之间的互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能力。即使重视质性研究的生命历程制度化研究,也只是重在关注结构性“制度”。质性取向的生命历程研究需要拓展领域,通过个体生命故事来揭示社会和历史进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此获得对社会结构、社会事件和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与洞察,补齐量化研究和制度化研究的方法论短板。质性研究方法在生命历程研究中的应用在如下三个方向达成了重要的拓展和创新:呈现数字统计“规律性”模式背后的具体机制和故事,拓展社会学想象力,以及发掘个体在生命历程中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 社会历史进程 个体能动性
原文传递
社会变革中的运动员个人发展——关于开展当代中国优秀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国力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优秀运动员的个体生命(社会)历程,不仅是他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状态的现实显现,而且也折射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进程及其它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系统地研究我国不同时期优秀运动员的个人发展道路,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分析中国体育发展和... 优秀运动员的个体生命(社会)历程,不仅是他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状态的现实显现,而且也折射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进程及其它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系统地研究我国不同时期优秀运动员的个人发展道路,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分析中国体育发展和改革进程的经验性研究框架,即可以从运动员个体和群体发展轨迹的微观层面上研究中国体育的组织结构、体制调整和改革等宏观层面问题。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开展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必要性、方法与范例、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等问题予以了综合分析与设想,其基本思路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及体育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有相对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个人发展 社会变革 生命历程研究 体育改革
下载PDF
终身发展视野下基础教育"基础性"的另一种反思--基于w小学1958届L班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 郑旭兰 +1 位作者 张琼 张基广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15,共11页
传统的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研究范式期待补充与突破,从而呼唤基于生命历程的回溯性研究。在终身发展的视野之下,对W小学1958届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的个体具有终身的生命享用功能与价值;在基础教育... 传统的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研究范式期待补充与突破,从而呼唤基于生命历程的回溯性研究。在终身发展的视野之下,对W小学1958届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的个体具有终身的生命享用功能与价值;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础教育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二次作用"的生长机制;小学阶段基础教育最本质的教育品性应该是"宽松、愉快、包容、温暖、自信";一定意义上,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相比知识本身更容易留给个体终身难以忘怀的记忆和影响;小学阶段基础教育对个体最大的终身影响是"做人美德"的熏陶、浸润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 基础性 生命历程回溯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