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 被引量:213
1
作者 包蕾萍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生命历程研究最近在国内成为新的热点。本文简单回顾了1960年以来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脉络,首先澄清了生命历程与生命周期以及生活史研究的关系,其次着重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提出轨迹、年龄、转变等时间概念不仅直接体现了生命... 生命历程研究最近在国内成为新的热点。本文简单回顾了1960年以来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脉络,首先澄清了生命历程与生命周期以及生活史研究的关系,其次着重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提出轨迹、年龄、转变等时间概念不仅直接体现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之处,还是其研究范式的重要基础,而国内有关研究还需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时间观 研究范式 理论创新 本土化 社会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融入生命历程理论、面向长期空间行为的时间地理学再思考 被引量:35
2
作者 柴彦威 塔娜 张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时间地理学是一种表现并解释时空间过程中人类空间行为与客观制约之间关系的方法论。但是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仅限于日常行为,长期空间行为研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制约与能动性、行为的长期性、时空间意义等关键命题的再思考,提出可以统合... 时间地理学是一种表现并解释时空间过程中人类空间行为与客观制约之间关系的方法论。但是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仅限于日常行为,长期空间行为研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制约与能动性、行为的长期性、时空间意义等关键命题的再思考,提出可以统合时间地理学和生命历程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理解。生命历程理论作为关注个人生命历程和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社会学理论,能够有效地补充时间地理学在社会过程分析中的不足。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本文提出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生命轨迹和时间地理学的生命路径为基础,重新构建长期空间行为生命路径,整合社会心理因素、多重社会角色、多维社会时间,以实现对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全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地理学 生命历程理论 长期空间行为 时空间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75-179,共5页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问题。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是农民生命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或促进的漫长过程。在目前宽松的社会环境下,政策制度、意识形态和利益群体等不...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问题。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是农民生命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或促进的漫长过程。在目前宽松的社会环境下,政策制度、意识形态和利益群体等不再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农民工自身的市民化能力成为了主要的制约因素。而职业教育则是帮助农民工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农民工 市民化 职业教育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建伟 董藩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从生命历程角度并结合1999年上半年在三峡库区实地调查所获数据和资料,去探索和剖析三峡库区移民的历史效应和对库区移民生命历程的影响及移民的融入性等问题,会给人以新的启示,并能获得相应的政策性提示。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三峡库区 移民 历史效应 融入性 主观能动性 移民政策 移民安置
下载PDF
女性农民工的生命轨迹与职业流动: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董云芳 范明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8,共13页
本研究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从生命起点、职业流动与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回顾了7名女性农民工的生命轨迹,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她们"从商业服务人员到个体工商户"这种向上职业流动... 本研究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从生命起点、职业流动与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回顾了7名女性农民工的生命轨迹,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她们"从商业服务人员到个体工商户"这种向上职业流动的促发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和支持女性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重要网络成员的影响,以及她们的个体主体性、生命阶段的特质与过往生命历程的正向累积效应。其中,她们自己的积极主体意识发挥了核心和决定作用。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形塑了女性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生命历程。基于此,要改善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质量,首先要为她们创造尽可能平等、公平的社会环境,另外还要激发和运用她们的主体力量、保障她们的子女在城市中的受教育机会、加强面向她们的继续教育与个性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轨迹 职业流动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变迁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佩 康红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81,共8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应围绕个体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因为教育政策具有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独特宗旨。个体的发展受生命周期中事件、资源和角色等多方影响。在当代社会,生命历程自身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制度化。生命历程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应围绕个体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因为教育政策具有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独特宗旨。个体的发展受生命周期中事件、资源和角色等多方影响。在当代社会,生命历程自身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制度化。生命历程理论的框架为理解和解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变迁的历时考察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可以分为萌芽期、拓展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逐步从个体职业路径的抉择、个体经济收益的提升,转向个体全面发展的追寻。总的来看,不同历史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形塑效果较为明显,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出三大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成为主流,个体的“累积优势”较为凸显,个体的“个性发展”备受忽视。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政策制定者有必要重视生命历程主体间合作、追踪生命历程“大数据”以及观照生命历程“全球变化”,以强化不同新型职业农民生命历程形态对相关培育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政策 政策变迁 个体发展 生命历程理论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及其在长期空间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望保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要:生命历程理论试图通过时间维度来建构生命事件与社会环境和个体等制约间的互动关系。空间行为研究逐步由形态描述向过程和机制研究转变。生命历程理论为长期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较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试图将社会空间元素融入生命历程... 要:生命历程理论试图通过时间维度来建构生命事件与社会环境和个体等制约间的互动关系。空间行为研究逐步由形态描述向过程和机制研究转变。生命历程理论为长期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较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试图将社会空间元素融入生命历程理论中,将长期空间行为自身及其社会空间影响作为事件状态的重要内容,从轨迹、转折点、持续期等角度来分析长期空间行为的发展演化及其社会空间后果,利用事件状态变化的恰当时间(timing)和转折点,把事件状态变化动态地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分析长期空间行为与社会路线、个体路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议尽快合作开展长期空间行为纵贯调查,加强数据共享和团队合作,这是加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微观、动态和过程研究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空间行为 生命历程理论 社会空间影响
原文传递
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8
作者 邹佳 周永康 《黑河学刊》 2013年第4期189-192,共4页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生命历程理论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生命历程理论被介绍进了中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阐述,更多研究者结合中国实际,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文章综合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生命历程理论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生命历程理论被介绍进了中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阐述,更多研究者结合中国实际,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文章综合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从研究性质上将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发现理论研究得少,实践研究得多,理论研究侧重在对关键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而实践研究中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偏向某一特殊群体,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定性研究。由于生命历程理论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有关生命历程研究为后来的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特点
下载PDF
农村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生成的现象考察——邓军“买处”个案的生命历程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梅 杨汇泉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3,共7页
随着农村留守女童性安全问题的相关报道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社会转型中衍生出的新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女童以及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反社会行为。基于防止类似悲剧事件再次发生的责任感,本文立足于微观视角,选取邓军"买... 随着农村留守女童性安全问题的相关报道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社会转型中衍生出的新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女童以及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反社会行为。基于防止类似悲剧事件再次发生的责任感,本文立足于微观视角,选取邓军"买处"案中3名留守女童的生命历程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并以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论证线索,尝试阐析农村留守女童的生命历程体验与其社会化过程中反社会行为生成之间的关系,对农村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进行理论上的解读。研究认为,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交织着一起,加之留守女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的经历和同辈群体的负面影响,使处于独特年龄阶段的她们偏离了恰当的社会性时间和年龄预期,从而受到了社会惩制。为防止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文章最后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女童 反社会行为 社会化 生命历程理论
原文传递
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康红芹 王国光 庞学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4,共10页
生命历程理论是一套包含量化与质性多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它围绕“转变”“持续”“转折点”“轨迹”四个核心概念,依循毕生发展、能动性、时空、时机和相关生命五大原则,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描绘了一个“三维一体”的动态... 生命历程理论是一套包含量化与质性多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它围绕“转变”“持续”“转折点”“轨迹”四个核心概念,依循毕生发展、能动性、时空、时机和相关生命五大原则,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描绘了一个“三维一体”的动态生命历程图景。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考察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研究考察的单向片面,而且助益于教育研究思路的拓展和生命历程理论体系自身的丰富和完善。在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通过对57个生命历程故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存在“有序”和“脱序”两种现实表征。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因素聚焦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以及一定历史情境下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在为新型职业农民创设培育时机时,应将个体能动性纳入培育对象的选拔标准,谋求社会习俗力量与个体选择的协同,以及充分重视当下时境中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时机 分析范式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婆媳矛盾的变迁--以河北省N村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郝大海 申艳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9,共8页
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出发,文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导致的婆媳矛盾的新变化。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因家务分工不均、对家庭资源(包括经济和情感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婆媳矛盾减少,生活习惯与价值观的冲突... 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出发,文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导致的婆媳矛盾的新变化。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因家务分工不均、对家庭资源(包括经济和情感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婆媳矛盾减少,生活习惯与价值观的冲突成为婆媳矛盾的主因。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打破了婆媳相处的传统模式,将婆媳矛盾更直接也更明确地聚焦到"沟通"这一现代社会人与人相处的根本问题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媳矛盾 社会支持网络 理性化 生命历程理论
下载PDF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养老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美含 杨晓霞 潘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160,共7页
对养老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旅游主体的内在动因,深入开拓养老旅游市场。本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选取影响养老旅游决策行为的16个变量设计问卷,在重庆市展开实地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 对养老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旅游主体的内在动因,深入开拓养老旅游市场。本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选取影响养老旅游决策行为的16个变量设计问卷,在重庆市展开实地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养老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中,"个人能动性"影响最为显著,"相互联系的生活"影响较为显著,"一定时空中的生活"有一定影响,"生活的时间性"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对养老旅游决策行为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有居住地、退休前从事职业、退休后年收入水平、是否有需要照顾的家人、文化程度、养老储蓄、个人年际旅游最高频次、动态爱好活动频率。养老旅游决策行为受不同生命历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养老旅游 决策行为 影响因素 重庆市
原文传递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特级教师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艳 廖伟 +2 位作者 刘佳 刘淼 赵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9,共14页
以义务教育阶段5位特级教师为对象,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特级教师成长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发现我国特级教师成长有一整套成熟的支持性制度和路径,即学校选拔培养——区域选拔培养——省级选拔及省与国家培养。由此,个体教师获得更... 以义务教育阶段5位特级教师为对象,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特级教师成长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发现我国特级教师成长有一整套成熟的支持性制度和路径,即学校选拔培养——区域选拔培养——省级选拔及省与国家培养。由此,个体教师获得更宽阔的学术视野、更优秀的引领者、更多元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其教育教学能力、领导力、使命感迅速提升,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是一个漫长、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的过程,教研、竞赛、专家指导、高端培训、平台是其成长的重要途径。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为教师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空间;从国家到地方的支持性政策举措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教师自身的进取精神、社会担当让他们恰逢其时地脱颖而出;个人能动性是教师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重要他人在成长关键节点给予的帮助让教师成长更为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生命历程理论 个人能动性 特级教师 教师口述史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的农村青少年社会化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梅书 《甘肃农业》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对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者在对苏南苏州和苏北盐城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资料,用生命历程理论对农村青少年社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对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者在对苏南苏州和苏北盐城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资料,用生命历程理论对农村青少年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农村青少年 社会化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早年成长环境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杰 郭超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8,共14页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劣势累积理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从家庭、邻里、玩伴到校园这一逐渐向外辐射的个体成长圈层出发,分析发现个体早年成长环境中的8项不良经历可能会对其中老年时期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相互控制后结果表...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劣势累积理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从家庭、邻里、玩伴到校园这一逐渐向外辐射的个体成长圈层出发,分析发现个体早年成长环境中的8项不良经历可能会对其中老年时期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相互控制后结果表明:早年母亲教养方式严厉、邻里缺乏互助、无要好玩伴玩耍以及校园生活不愉快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力显著;早年成长环境中的不良经历数越多,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越差;且不同类型不良经历对中年人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作用差异。除直接影响外,早年成长环境中的不良经历也可能会通过提高中老年人的抑郁倾向、减少其互联网使用和社会交往的劣势累积机制,间接对其中老年时期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研究结论为从生命早期环境预防个体认知功能的下降提供了一定参考,并提出在评估儿童保护与福利支持时应持多维视角,在关注其家庭因素的同时也应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在邻里、玩伴与校园等方面的不良经历。而延缓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则可以从提升其积极情绪以及增进其互利网使用和社会交往水平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年成长环境 中老年人 认知功能 生命历程理论 劣势累积理论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场域“底层文化资本”是否可行?——基于对农村籍大学生学业生涯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2,共10页
“底层文化资本”作为在国内语境下创生的理论概念,为农家子弟文化再生产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也饱受学界质疑。为探求并验证高等教育场域“底层文化资本”的可行性,根据生命历程理论,基于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籍大学生学业生涯的... “底层文化资本”作为在国内语境下创生的理论概念,为农家子弟文化再生产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也饱受学界质疑。为探求并验证高等教育场域“底层文化资本”的可行性,根据生命历程理论,基于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籍大学生学业生涯的分析,学业生涯初期,随着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形塑,自卑与自负交织的情感结构将被凸显;学业生涯适应阶段,他们会出现对“家”的疏离和身份的转换;毕业时,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将交互影响其毕业意向。另外,随着求学过程的推移,强关系对他们的价值将日渐式微,而弱关系则会带给他们强互动优势。概括而言,农家子弟进入高等教育场域后,“底层文化资本”失去了原有的情境依附性,所提供的是一条较为模糊和理想化的阶层向上流动的路径,不再具有可行性。它实质上仍是文化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作为完全解释农村籍大学生获得高学业成就原因,甚至它在很大程度上会掩盖高等教育场域城乡教育不公平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村籍大学生 生命历程理论 底层文化资本
下载PDF
从军营到校园:退伍复学大学生生命历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艳 范明林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上海S大学7位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发掘参军这一生命事件对其大学期间生命历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访者复学后的生命轨迹形式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上海S大学7位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发掘参军这一生命事件对其大学期间生命历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访者复学后的生命轨迹形式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甜蜜期、风暴期、调控期和分化期的特点。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从军营到校园的时空转变引发了退伍复学大学生生命历程的分化;从强社会需求到弱社会需求的转变中,个人能动性具有有限的中介效应;关系网络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生命历程具有调节作用;参军的时间和时机选择具有累积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容,也增强了该理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复学大学生 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
下载PDF
妇女生命历程对其男孩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凡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9,共13页
男孩偏好是导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妇女是男孩偏好传统的受害者,她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基于性别的差别待遇事件。这些事件会对妇女自身的性别观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调查数据... 男孩偏好是导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妇女是男孩偏好传统的受害者,她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基于性别的差别待遇事件。这些事件会对妇女自身的性别观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分析,研究妇女生命历程中的事件对其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妇女生命历程各个不同阶段中,她们所经历的一系列基于性别的差别性待遇的影响会不断累积,让她们逐渐感知到两性在家庭、社会中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从而增加妇女发生男孩偏好的可能性。甚至这些经历和事件发生的时间、次序,都会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弱化妇女男孩偏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男孩偏好 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事件 性别平等
原文传递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种生命历程的观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卿 《社会心理科学》 2007年第1期83-88,202,共7页
生命历程理论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建构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作为一个理论视角,它将个人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理解,这种思潮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架构... 生命历程理论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建构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作为一个理论视角,它将个人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理解,这种思潮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架构来考察青少年期与成年期连结段的心理状况,收集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报告和综述,用内容分析法和元分析法对报告的内容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年龄特征、价值取向、成就动机等,同时揭示了我国社会在信息化转型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发展 生命历程理论 内容分析 元分析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省思与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珂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242,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人的一生;劳动教育联结生活世界与职业世界,联通教育逻辑与职业逻辑。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中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人的一生;劳动教育联结生活世界与职业世界,联通教育逻辑与职业逻辑。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中的“时空性”“关联性”“时机性”“能动性”等原则,劳动教育功能应符合时代性,劳动教育主体应具有协同性,劳动教育内容需体现进阶性,劳动教育客体应发挥创造性。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劳动教育具有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价值统一、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融合互动、推动“此代”到“彼代”的文化传承等三大功能。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想图景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有机衔接。家庭发挥基础性作用,体现劳动教育的日常性;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劳动教育的一体化;社会发挥支持作用,实现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生命历程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