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 被引量:131
1
作者 陈德才 廖二元 +1 位作者 徐苓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可反映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发展迅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可反映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发展迅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医院对于标志物的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标准化、参考值制定、临床意义解读等存在着较大差别,亟需规范。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特制定本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指标 生化标志物 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临床应用 鉴别诊断 参考值范围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损伤的确定生化标志物 被引量:74
2
作者 郭玮 潘柏申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生化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1
3
作者 杨振华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杨振华检验医学(laboratorymedicine)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院检验科不论在技术上组织上都开始出现根本性变化。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检验医学... 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杨振华检验医学(laboratorymedicine)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院检验科不论在技术上组织上都开始出现根本性变化。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另一方面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诊断 生化标志物 肌红蛋白
原文传递
B型尿钠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测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6
4
作者 史晓敏 徐国宾 夏铁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B型尿钠肽 BNP 心室 脑钠肽 生化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 学分 实际 科学院
下载PDF
NSE、S-100蛋白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王琨 李彦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S-100蛋白 脑损伤后遗症 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protein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生化标志物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6
作者 朱伟 赵子彦 靳刚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和溶栓技术的提高,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变得至关重要,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包括早期标志物和心肌确定标志物的检测,现就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作一简述。
关键词 早期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标志物 就诊 心脏介入 研究进展 溶栓 化学
下载PDF
S100B蛋白、NSE作为脑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广斌 季泰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0-892,共3页
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和疾病的并发症,其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外伤、脑出血、脑缺血性梗死、脑肿瘤、颅内感染等原发性疾病所致脑组织损伤,从影像学可以明确地找到病灶,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并且可以客观地评估预后。另外临床尚存在较多的... 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和疾病的并发症,其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外伤、脑出血、脑缺血性梗死、脑肿瘤、颅内感染等原发性疾病所致脑组织损伤,从影像学可以明确地找到病灶,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并且可以客观地评估预后。另外临床尚存在较多的继发性脑损伤,如低氧血症、心肺复苏、体外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源性蛋白 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损伤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心肌损伤的其他早期生化标志物 被引量:39
8
作者 郭玮 潘柏申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生化标志物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重视对创伤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贺晓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9-771,共3页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炎症反应 生化标志物 二次脑损伤 脑保护作用
下载PDF
老年病人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2
10
作者 叶治 郭曲练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定义为术后通过反复多次神经心理测试,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更多见于老年患者。虽然POCD多见于心脏手术术后,但非心脏手术后发生POCD亦不少见,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定义为术后通过反复多次神经心理测试,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更多见于老年患者。虽然POCD多见于心脏手术术后,但非心脏手术后发生POCD亦不少见,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行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术后1周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50%及26%。POCD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术前认知受损以及酗酒等。POCD影响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并干扰药物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住院周期。有必要深入的研究POCD的病因和神经功能保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 神经心理测试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郭占军 赵华 +1 位作者 郭爱芹 杨焕云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心肌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就cTnI的生化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测定 心肌细胞损伤 生化标志物 心血管事件 临床价值 生化特性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骨质疏松 被引量:28
12
作者 葛雪琳 蔡桂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5-88,80,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1]。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在众多的研究手段,如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等方法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1]。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在众多的研究手段,如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等方法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以其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 诊断 骨密度测量 骨代谢 骨组织 流行病学调查 OP 力学
下载PDF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用进展及检测结果解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乾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1-487,共7页
在儿科临床上,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肌损伤(myocardi—alinjury)较为常见。心肌损伤过去也有人称为心肌损害、心肌受累等。在小儿时期导致心肌损伤的病因繁多,其中包括由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等引发的各种感染,缺氧、缺血、免疫反... 在儿科临床上,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肌损伤(myocardi—alinjury)较为常见。心肌损伤过去也有人称为心肌损害、心肌受累等。在小儿时期导致心肌损伤的病因繁多,其中包括由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等引发的各种感染,缺氧、缺血、免疫反应、药物心脏毒性、中毒、心脏矫治手术、心脏介入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生化标志物 心肌酶 心肌肌 钙蛋白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3期270-271,共2页
1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AMI的标准通常定义为:检测到心肌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的99%,并至少伴有下列一项缺血的证据(1+1模式):①缺血症状;②新发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ST-T改... 1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AMI的标准通常定义为:检测到心肌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的99%,并至少伴有下列一项缺血的证据(1+1模式):①缺血症状;②新发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③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④影像学显示有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标准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左束支传导阻滞 ST-T改变 缺血症状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合理使用骨质疏松症诊疗的骨代谢标志物指南(2004年版) 被引量:21
15
作者 周丽珍 向青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7-404,共8页
我国骨质疏松医学事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骨质疏松生化标志物的诊断发展滞后,我们看到日本骨质疏松杂志,2004,12(2)发表的"合理使用骨质疏松症诊疗的骨代谢标志物指南"一文很好,现全文译成中文供大家参考,以推动我国骨质疏松... 我国骨质疏松医学事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骨质疏松生化标志物的诊断发展滞后,我们看到日本骨质疏松杂志,2004,12(2)发表的"合理使用骨质疏松症诊疗的骨代谢标志物指南"一文很好,现全文译成中文供大家参考,以推动我国骨质疏松生化诊断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生化标志物 指南 生化诊断 诊疗 合理使用 医学事业 参考 发展滞后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学瀛 夏维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3-1100,共8页
骨基质和骨细胞的代谢(合成与分解)产物,构成了骨转换(骨吸收和骨形成)生化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体液(血液和尿液)中水平的改变,代表了全身骨组织的动态变化。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血尿中的水平,对于科学评价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及其... 骨基质和骨细胞的代谢(合成与分解)产物,构成了骨转换(骨吸收和骨形成)生化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体液(血液和尿液)中水平的改变,代表了全身骨组织的动态变化。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血尿中的水平,对于科学评价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及其他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反应、骨折危险性的预测以及个体骨转换状态等能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仅对骨转换标志物的一般生化、测定及应用予以梗概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的依据:骨生化代谢标志物及骨组织病理学 被引量:26
17
作者 俞华威 王兆杰 +2 位作者 胡小军 赵俊延 齐新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26-5132,共7页
背景:目前国际上公认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常由于测量部位异位骨化、骨质增生等因素使得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与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 背景:目前国际上公认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常由于测量部位异位骨化、骨质增生等因素使得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与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骨生化4项检测,其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检测值明显增高患者25例(标记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骨碱性磷酸酶(BAP)检测值明显升高患者25例(标记为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术中抽取两组各8例患者骨折断端部分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普通光镜检查和扫描电镜检查病理学改变。术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抗骨质疏松治疗,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患者使用骨肽注射液抗骨质疏松治疗,6个月后再次检测骨密度和骨生化4项。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术前骨密度和骨生化4项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患者骨折断端骨组织病理检查示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患者骨折断端骨组织病理检查示成骨细胞减少;两组骨小梁/骨面积比值均降低,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较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检查示两组破骨细胞都较正常组活跃,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骨小梁较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稀松明显,吸收空泡增大。两组于术后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骨密度和骨生化4项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①骨代谢标志物检测能明确患者骨组织是以成骨细胞功能和数量减低还是以破骨细胞功能和数量增加为主,以便指导临床针对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②骨折断端骨组织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骨质疏松症 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生化标志物 老年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北 付强 +4 位作者 严全能 靳文 陶丹萍 华经海 李志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标志物 急性冠脉综合症 危险分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 被引量:24
19
作者 程丽娟 富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 I)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症疾患之一,它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血清生化标志物凭借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AM 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崇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化标志物 释放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