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宜勇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一、如何理解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如何理解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分配制度 改革
原文传递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永志 任力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6,共5页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 (产权 )关系 ,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处理好效率与公...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 (产权 )关系 ,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分配制度 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 马克思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要素分配 宏观调控 社会保障体制
原文传递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飞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 ,重塑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从内容上应把握好三个重点 :(1)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2 )从个人收入分配...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 ,重塑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从内容上应把握好三个重点 :(1)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2 )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双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转向“生产要素贡献与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所有制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公平 效率
原文传递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解龙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7,共8页
价值规律要求价值在创造主体与分配主体之间对称 ,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加了人们认识上的困难 ,但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 ,生产劳动的发展遵循社会化分工协作规律时 ,表现出间接化、社会化、层次化、科技化的规... 价值规律要求价值在创造主体与分配主体之间对称 ,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加了人们认识上的困难 ,但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 ,生产劳动的发展遵循社会化分工协作规律时 ,表现出间接化、社会化、层次化、科技化的规律性。把“四化”规律引入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分析 ,完全能够在坚持劳动价值论本质规定的前提下 ,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统一起来。同时我们还会发现 ,创新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实际上是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的表现形式 ,要素价值论是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创造价值 ,按生产要素分配或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及其贡献进行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 创造价值 劳动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专业化分工 生产要素分配 实际 规律 创新价值
原文传递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及收入差距问题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永志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共7页
阐述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內在必然性,客观分析这一分配方式的实施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影响及其內在的作用机理,提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收入差距 中国 分配制度 市场经济 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 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体制 分配
原文传递
从按劳分配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6
作者 钟卫国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入剖析后可知,马克思并不是价值一元论者,而是价值多元论者,但他的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有所不同。当...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入剖析后可知,马克思并不是价值一元论者,而是价值多元论者,但他的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有所不同。当今社会的按劳分配只能且理应是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范畴内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所以强调按劳分配为主,并不是因为其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两个不同的分配范畴,而是因为在生产诸要素中,劳动是唯一的主观因素,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价值大小的首要决定因素。惟有理清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关系,才能真正廓清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分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下载PDF
如何认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价值
7
作者 潘国兵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3,共2页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分配制度创新的理论 ,是十六大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它是新制度...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分配制度创新的理论 ,是十六大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它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时期、新的条件下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收入分配 劳动力价值 分配 劳动产权 要素资本化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若干新观点介绍(之四)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3年第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私人财产保护 土地承包经营权 民间资本
下载PDF
对非公有制企业主剥削问题的再认识
9
作者 杨宁 李鑫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剥削,以及如果存在的话如何正确对待剥削收入的话题,近来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理论的阐释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完全实行按资分配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剥削;2.在完全推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剥削,以及如果存在的话如何正确对待剥削收入的话题,近来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理论的阐释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完全实行按资分配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剥削;2.在完全推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企业里,资本的所有者已经不能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3.非公有制企业中剥削的程度与该企业推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程度成反比。最后对如何正确对待剥削收入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 收入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下载PDF
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家简新华教授访谈
10
作者 成德宁 《海派经济学》 2005年第2期1-11,共11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经济理论,也是最值得研究、最能有所作为的理论。现在提出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原因是:研究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经济理论,也是最值得研究、最能有所作为的理论。现在提出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原因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人在逐步减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矛盾、困惑和缺陷,需要更多的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迫切需要加强探索。应该采取提高认识、吸收理论创新的成果、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实行各方面的倾斜政策等多种措施,以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私有化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资本
原文传递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工会视角——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11
作者 朱超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 2003年第5期9-11,共3页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配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分配领域的具体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分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这...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配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分配领域的具体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分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和实践,必将极大开启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诸要素活力的源泉,推动生产力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劳动要素的公正公平参与分配涉及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经济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此,需要我们在理论政策研究、观念转换、机制与制度建设、政策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作出艰苦的努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 分配机制 国民收入分配 资本报酬
原文传递
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总报告) 被引量:27
12
作者 "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课题组 常兴华 +2 位作者 徐振斌 李伟 杨永恒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28,共27页
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是在既定分配制度安排下,为实现一定的居民收入分配目标而采取的路径和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了积极地调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居民二元收入分配机制愈加强化,微观分配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qu... 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是在既定分配制度安排下,为实现一定的居民收入分配目标而采取的路径和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了积极地调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居民二元收入分配机制愈加强化,微观分配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有限,甚至存在"逆向调节"现象。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创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二是逐步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三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决定、微观主体决策为基础,国家有效调控的新型企业分配机制;四是不断完善居民再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机制 居民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机制 企业分配机制 改革开放 微观主体 制度安排
下载PDF
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第三次分配”被寄予厚望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第24期22-24,共3页
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 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秩序 收入分配制度 中共中央总书记 政治局会议 多种分配方式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收入分配制度演变与分配理论创新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继明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08年第2期84-98,共15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这一制度变革的历史进程,回顾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简称按贡献分配)理论提出的过程,讨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和政策含义,论证了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这一制度变革的历史进程,回顾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简称按贡献分配)理论提出的过程,讨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和政策含义,论证了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剥削与私有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消灭剥削,与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并行不悖。调整当前收入分配关系的新视角,是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遏制垄断行业高收入,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重,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分配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劳动要素 消灭剥削 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分配 私有制
原文传递
历次工改对理顺分配关系的累积效应——兼析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轨迹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坚强 张金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建国以来,全国性的工资调整和改革有过多次,每次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都力求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相适应。时至今日,随着形势的变化,工资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我国工改的渐进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收入分配领域改... 建国以来,全国性的工资调整和改革有过多次,每次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都力求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相适应。时至今日,随着形势的变化,工资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我国工改的渐进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主要经验,进而为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做好前期的基础性准备,确保真正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关于“理顺分配关系”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关系 工资制度改革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原文传递
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科学依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承训 《红旗文稿》 2008年第6期6-8,共3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我国实际的结合,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是完全一致的。有一种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我国实际的结合,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是完全一致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初次分配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关系,是按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的分配,政府一般是不干预的。这里涉及一些根本理论问题,应加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 科学依据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马克思主义 生产要素 分配理论 科学观点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居民财产性收入思想沿革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晓枫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3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新中国成立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收入分配理论 多种分配方式 马克思经济理论 居民 分配
下载PDF
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燕子 彭必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年第5期99-100,共2页
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依据在国内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主张贡献分配论 ,分为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技术进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凡是能够增加商品效用的因素都可作为创造的主体参与价值的... 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依据在国内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主张贡献分配论 ,分为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技术进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凡是能够增加商品效用的因素都可作为创造的主体参与价值的分配是参与分配的依据。另一种观点主张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技术的所有权。并对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形式有工薪分配、分享分配和市场分配三种 ,同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也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要素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收入分配 技术进步 劳动生产 价值创造
下载PDF
不能动摇按劳分配为主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炜煌 邱依 《红旗文稿》 2006年第22期17-18,27,共3页
关键词 分配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党的十六大报告 生产要素分配 能动 多种分配方式 企业剩余 要素分配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浪潮下我国数据资源发展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倩 高岩 陈其云 《中国电信业》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当前全球数据量迅猛增长,据国际数据公司(I D C)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数据产生量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到2025年,全球数据产生量将达到175ZB。“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深化大数据在各行... 当前全球数据量迅猛增长,据国际数据公司(I D C)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数据产生量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到2025年,全球数据产生量将达到175ZB。“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大数据加速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渗透,数据资源成为新时期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数据规模呈爆炸性增长趋势。同时,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和分配阶段。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数据公司 生产要素投入 数据资源 大数据 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 新一代信息技术 爆炸性增长 新时期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