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190
1
作者 熊德国 鲜学福 姜永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8-626,共9页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理论 区域发展持续 生产性生态足迹 消费生态足迹 发展公平评价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张可云 傅帅雄 张文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4-1089,共6页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输出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却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通过实证研究,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比较了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承载力,并讨论了区域间生态破坏转移问题,为实现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以吉林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玉梅 尚金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产性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卓 刘昌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东北地区1995,2000~2003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述年份的生物生产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提出了消除生态赤字的途... 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东北地区1995,2000~2003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述年份的生物生产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提出了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东北地区振兴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产性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青 任志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09...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09年中国西部生物资源账户与能源账户的生态承载量均小于生态足迹,说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2)空间上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整体上东部高于西部地区,南部高于北部地区,生态承载量呈现出南部明显高于北部;(3)人口的分布差异影响着人均生态承载量和承载总量的分布格局差异;(4)生物资源账户生态不安全地区面积占到中国西部地区总面积的68.6%;能源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地方均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能源账户生态足迹占到中国西部地区的75%。并揭示和提出了生产性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玉梅 尚金城 徐凌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5期48-51,共4页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冈 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冈 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 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 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产性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
下载PDF
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闫瑞雯 王永瑜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24年第1期43-58,共16页
基于耕地生产力视角,运用扩展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刻画兰州市2010~2019年耕地资本存量消耗、流量占用及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然后,从耕地生产性利用和供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兰州市耕地现状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定量识别影响耕地生... 基于耕地生产力视角,运用扩展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刻画兰州市2010~2019年耕地资本存量消耗、流量占用及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然后,从耕地生产性利用和供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兰州市耕地现状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定量识别影响耕地生产性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因素。结果表明:(1)近年来兰州市耕地占用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耕地流量可以满足人类消费需求。(2)人口增长在增加耕地生产性生态足迹的同时会减少生态承载力,经济发展会同时增加耕地生产性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技术提高不仅可以减少耕地生产性生态足迹,还能有效增加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承载力 生产性生态足迹 扩展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STIRPAT理论 偏最小二乘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泉州市县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余华 叶青 张晓灿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2期30-37,共8页
运用改进的生产性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定量评价2014年泉州市各县域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各县域生态承载力供需呈不平衡空间分布格局;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泉州市区、石狮、晋江和惠安为生态赤... 运用改进的生产性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定量评价2014年泉州市各县域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各县域生态承载力供需呈不平衡空间分布格局;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泉州市区、石狮、晋江和惠安为生态赤字区,南安为生态平衡区,而经济欠发达的安溪、永春和德化为生态盈余区;化石能源用地和建筑用地(电力)消耗是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这与泉州沿海市县是全省生态承载力强的经济重点开发区,而西部山区属于生态承载力弱的生态脆弱区的实际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土地"空间互斥性"而忽略区域巨大的CO_2吸收能力;因贸易资料获取困难性而未对沿海经济发达市县的大量贸易进行调整;未考虑污染吸纳地;忽视沿海市县海洋的CO_2吸收能力等。因此,要系统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应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盈余) 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典型煤粮复合主产区生态足迹分析——以济宁市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晶 杨成兵 李新举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生态足迹模型在用来标度全球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区域发展的公平性方面是卓有成效和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用来分析区域可持续发生状况时却不完全适宜。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并分析典型煤粮复合主产区——济宁市的生产性... 生态足迹模型在用来标度全球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区域发展的公平性方面是卓有成效和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用来分析区域可持续发生状况时却不完全适宜。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并分析典型煤粮复合主产区——济宁市的生产性生态足迹、消费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济宁市区域发展不可持续,原因主要在于过多地输出了生态足迹而不仅仅是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占用。从这一角度看,矿、农产品输入区域应为济宁市等类似区域环境修复承担部分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生态足迹 消费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修复责任 济宁市
下载PDF
基于低碳经济的武汉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时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平平 陈银蓉 张苗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武汉市生产性生态足迹较大,碳足迹剧烈增加;可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武汉市一直处于严重的生产性生态赤字,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因此,武汉市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低碳经济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低碳经济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