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当前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6-78,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发展模式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启动的后发性和外源性的必然选择。跨越发展当前的非持续性、非均衡性、非客观性思考。以跨越发展推动生产力在当代的嬗变和更替,以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与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发展模式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启动的后发性和外源性的必然选择。跨越发展当前的非持续性、非均衡性、非客观性思考。以跨越发展推动生产力在当代的嬗变和更替,以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与科学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与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性是均衡性与非均衡性、顺序性与跳跃性、生产力的跨越与体制转轨的统一,实现科学跨越与和谐发展的相互递进和良性互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跨越科学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生产力跨越 回顾 反思 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模式
下载PDF
“跨越过程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维起点
2
作者 向加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形态理论分析,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一个漫长而完整的过程,该过程由“生产关系跨越”和“生产力跨越”两个阶段构成,只有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跨越,才是实现了真正跨越卡夫...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形态理论分析,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一个漫长而完整的过程,该过程由“生产关系跨越”和“生产力跨越”两个阶段构成,只有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跨越,才是实现了真正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目标。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跨越过程论”为思维起点,从现实定位、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三个方面体现其与“跨越设想”的内在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丁峡谷 社会形态转换 生产关系跨越 生产力跨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制度障碍浅析
3
作者 楚凤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12期1-2,8,共3页
制度因素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因素,其中产权激励制度、金融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文化制度改革滞后等是重要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制度 创新 生产力跨越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冯景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9,共8页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的要求。生产力能够跨越发展吗 ?唯物史观包括不包括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理论 ?在实践上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了唯物史...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的要求。生产力能够跨越发展吗 ?唯物史观包括不包括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理论 ?在实践上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了唯物史观理论中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问题 ;二是依据人类的历史实证地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跨越发展的一些典型过程 ;三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分析了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形态 生产力跨越发展 美国 俄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黎明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打破常规,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先进生产力 创新体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对话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长茂 《领导之友》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后发优势 中国 国民经济 社会生产力 现代化进程 十五届五中全会 先例 历史任务
下载PDF
创造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制度条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瑞龙 《人民论坛》 2005年第4期76-77,共2页
发展中国家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必须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前提条件:一是构建市场导向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建立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实质就是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协... 发展中国家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必须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前提条件:一是构建市场导向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建立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实质就是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协调向产权规则协调转换;二是构建有助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政府体制,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一个民主、法制、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制度条件 现代化发展战略 跨越式发展模式 公共服务型政府 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服务体系 发展中国家 市场导向型 发展阶段 前提条件 制度创新 制度改革 平等竞争 政府体制 产权规则 资源配置 经济建设 技术
下载PDF
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庆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3-77,共5页
从历史观层次看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利用内部和外部有利条件追赶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的超常态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类型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 ;世界交往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可能性 ;谋求生产... 从历史观层次看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利用内部和外部有利条件追赶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的超常态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类型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 ;世界交往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可能性 ;谋求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须系统地准备多方面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世界交往 实现条件
下载PDF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机遇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文斌 《新长征》 2003年第1期17-20,8,共5页
近年来,在讨论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理论时,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东方社会可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跨越“卡夫丁峡谷”,但生产力是不能跨越的,所以前苏联和中国在完成这种历史的跨越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学习、利用资本主义... 近年来,在讨论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理论时,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东方社会可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跨越“卡夫丁峡谷”,但生产力是不能跨越的,所以前苏联和中国在完成这种历史的跨越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成果,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当然不无意义。但从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来看,如果坚持生产力不能跨越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理论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全球化 信息技术 社会主义 发达国 交往形式 跨越“卡夫丁峡谷”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生产力跨越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健宁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技术进步 高等学校 教学科研 科研质量 办学效益 生产力跨越发展
下载PDF
西部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华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2期54-59,共6页
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 ,积极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如何抓住新机遇完成历史赋于西部的任务 ?本文对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要性、主要任务和政... 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 ,积极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如何抓住新机遇完成历史赋于西部的任务 ?本文对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要性、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临的问题 工业化过程 西部 政策建议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发展 后发优势 发展过程 政策措施 新任务 历史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政策制定适用理论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小斌 郭思智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6,共3页
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任务以及巩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与效率和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对如何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 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任务以及巩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与效率和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对如何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政策选择 政策制定 适用 增长极理论 公平与效率 共同富裕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 社会稳定 重要意义 祖国统一 现代化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3-31,共9页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与先进地区差距日趋扩大的态势,贫穷落后的云南民...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与先进地区差距日趋扩大的态势,贫穷落后的云南民族地区究竟应当怎么办?对此,中共云南省委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云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应该产生一个跳跃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在全省各族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作一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地区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民族地区生产力 生产要素 理论与实践 解放生产力 高效配置 跳跃式发展 少数民族 要素系统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对话(一)
14
作者 陈志尚 邢久强 《前线》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先进生产力发展 “三个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 重要思想 工人阶级 深入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再谈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景源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同等的意义和含义,唯物史观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本质和特点,前面不必再加诸如辩证唯物主义的称谓。唯物史观的形成在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社会发展规律与道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以及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同等的意义和含义,唯物史观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本质和特点,前面不必再加诸如辩证唯物主义的称谓。唯物史观的形成在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社会发展规律与道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以及逻辑与实践方法互补等方面,表现出“艺术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方法 逻辑 整体 社会发展规律 重要意义 社会形态
下载PDF
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建设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洋 张京 《中国农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5,共2页
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农业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网络信息日益膨胀的今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实现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农业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网络信息日益膨胀的今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实现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看到,我国在农业网络信息建设中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建设 农业网络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三农”问题 信息技术改造 信息化平台 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加快新时期档案电子化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琴 丁静 《山东档案》 2013年第5期42-43,共2页
新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渗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普及应用对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档案专业而言,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等事... 新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渗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普及应用对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档案专业而言,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等事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专业 电子化建设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科学技术普及 社会经济发展 办公自动化 无纸化办公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光奇 《学术探索》 2003年第12期34-37,共4页
本文就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问题包括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特点、动力机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思路对策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内涵 特点 机制 条件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元 唐桂莲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其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为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马克思的“跨越”设想由理论变为现实, 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 在全球化和信息经...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其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为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马克思的“跨越”设想由理论变为现实, 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 在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生产力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跨越”设想 全球化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建儒 王惠英 《理论视野》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信息化正在席卷全球。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在这个动态演进过程中,信息逐步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信息化正在席卷全球。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在这个动态演进过程中,信息逐步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实力和地位。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信息经济 后发优势 社会生产力 社会发展 动态演进 信息化程度 工业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