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20世纪中期以来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争鸣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作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21,共6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尤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在回顾20世纪中期以...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尤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在回顾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理论争鸣、指出该问题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后果的基础上,阐明自己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理论争鸣
理论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
作者
张鸿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
结构
基础性问题
当代价值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作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37,共11页
我国现阶段多元化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为"短缺"性危机和"过剩"性危机,尤其是"过剩"危机在我国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前提。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孕育和放大了危机的可能性。"过度市场化"...
我国现阶段多元化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为"短缺"性危机和"过剩"性危机,尤其是"过剩"危机在我国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前提。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孕育和放大了危机的可能性。"过度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增大和强化了危机的风险性。对此,我们必须百倍警惕,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金融和经济危机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经济制度
结构
经济主体
结构
规避和防范危机
方略和要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本质内涵探究
4
作者
汤晓莉
袁文刚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8-70,共3页
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内涵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追根溯源,对其经典及历史发展进行再释,还需要立足现实,对其本质内涵及其逻辑结构进行探索。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依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加以思考...
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内涵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追根溯源,对其经典及历史发展进行再释,还需要立足现实,对其本质内涵及其逻辑结构进行探索。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依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加以思考和厘清,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放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生产关系结构、社会资产结构和逻辑证明中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求揭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本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所有制
结构
生产关系
结构
社会资产
结构
逻辑证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
5
作者
张作云
《观察与思考》
2016年第7期11-22,共12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现实问题。生产关系结构不是一个物质单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现实问题。生产关系结构不是一个物质单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因此,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就必然涉及许许多多、错综而复杂的方面。面对这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我们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展开。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卓有成效,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科学而符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研究及观点
总体评析
方法论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海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导致生产关系具有二重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 ,其次才是资本的关系 ,即不等价交换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不同 ,但都是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一般基础 ,在经济运行上...
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导致生产关系具有二重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 ,其次才是资本的关系 ,即不等价交换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不同 ,但都是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一般基础 ,在经济运行上有许多共同的方式和手段。这些方式和手段 ,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 ;它们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 ,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马克思劳动二重性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石和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生产关系
二层
结构
劳动价值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力的兼容问题略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7
作者
张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15-17,21,共4页
针对国内一些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的一种误解,即认为某种生产力水平与某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从理论上作了深入分析。指出: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形成了一个互相联...
针对国内一些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的一种误解,即认为某种生产力水平与某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从理论上作了深入分析。指出: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双层层次结构,生产力的变化首先引起其边缘层变化,当这种变化累计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进一步引起核心层─—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因此,某种特定的所有制一旦建立,就是相对稳定的。文中对这种变化过程作了较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生产关系
层次
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作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6,F0003,共13页
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探索的过程。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
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探索的过程。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宽阔的研究视野和革命的批判精神、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创立这一理论的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得出的结论,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过程及其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及其
结构
理论
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
政治结论
教益和启迪
原文传递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
9
作者
张作云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49,F0002,共15页
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是恩格斯参与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基本前提;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他们二人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武器;通过对政治...
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是恩格斯参与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基本前提;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他们二人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武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独立研究,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对象的《资本论》巨著的写作提供了理论观点、典型事例、佐证资料和修改意见,并为编辑、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两卷付出巨大辛劳,为捍卫、阐发和传播《资本论》思想做出巨大努力,是恩格斯对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做出的巨大贡献。回顾恩格斯与马克思通力合作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艰辛历程,对于学习他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以及完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生产关系
及其
结构
理论
唯物主义史观
《资本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20世纪中期以来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争鸣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作云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21,共6页
文摘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尤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在回顾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理论争鸣、指出该问题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后果的基础上,阐明自己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理论争鸣
理论思考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
作者
张鸿奇
机构
江苏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摘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关键词
理论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
结构
基础性问题
当代价值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91.9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作云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3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KS035)
文摘
我国现阶段多元化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为"短缺"性危机和"过剩"性危机,尤其是"过剩"危机在我国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前提。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孕育和放大了危机的可能性。"过度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增大和强化了危机的风险性。对此,我们必须百倍警惕,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金融和经济危机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经济制度
结构
经济主体
结构
规避和防范危机
方略和要政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本质内涵探究
4
作者
汤晓莉
袁文刚
机构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电气技术学院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8-70,共3页
基金
2017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7A0833)
2017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XJKY201601)
文摘
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内涵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追根溯源,对其经典及历史发展进行再释,还需要立足现实,对其本质内涵及其逻辑结构进行探索。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依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加以思考和厘清,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放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生产关系结构、社会资产结构和逻辑证明中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求揭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所有制
结构
生产关系
结构
社会资产
结构
逻辑证明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
5
作者
张作云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出处
《观察与思考》
2016年第7期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15BKS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现实问题。生产关系结构不是一个物质单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因此,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就必然涉及许许多多、错综而复杂的方面。面对这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我们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展开。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卓有成效,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科学而符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结构
研究及观点
总体评析
方法论思考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海源
机构
集美大学社科部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摘
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导致生产关系具有二重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 ,其次才是资本的关系 ,即不等价交换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不同 ,但都是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一般基础 ,在经济运行上有许多共同的方式和手段。这些方式和手段 ,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 ;它们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 ,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马克思劳动二重性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石和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生产关系
二层
结构
劳动价值理论
Keywords
twofold character of labor
twofold structure of productive relati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力的兼容问题略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7
作者
张陆
机构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杜科部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15-17,21,共4页
文摘
针对国内一些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的一种误解,即认为某种生产力水平与某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从理论上作了深入分析。指出: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双层层次结构,生产力的变化首先引起其边缘层变化,当这种变化累计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进一步引起核心层─—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因此,某种特定的所有制一旦建立,就是相对稳定的。文中对这种变化过程作了较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生产关系
层次
结构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作云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6,F000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KS001)。
文摘
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探索的过程。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宽阔的研究视野和革命的批判精神、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创立这一理论的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得出的结论,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过程及其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及其
结构
理论
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
政治结论
教益和启迪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
9
作者
张作云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49,F0002,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5BKS001)的成果。
文摘
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是恩格斯参与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基本前提;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他们二人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武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独立研究,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对象的《资本论》巨著的写作提供了理论观点、典型事例、佐证资料和修改意见,并为编辑、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两卷付出巨大辛劳,为捍卫、阐发和传播《资本论》思想做出巨大努力,是恩格斯对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做出的巨大贡献。回顾恩格斯与马克思通力合作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艰辛历程,对于学习他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以及完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恩格斯
生产关系
及其
结构
理论
唯物主义史观
《资本论》
Keywords
Engels
Theor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Its Structur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as Kapital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20世纪中期以来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争鸣的理论思考
张作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张鸿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张作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本质内涵探究
汤晓莉
袁文刚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
张作云
《观察与思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郑海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力的兼容问题略论─—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张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
张作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9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
张作云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