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甜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崔洪志
李敏
郭三堆
-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4,共5页
-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的几种甜味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讨论了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关性及可能的甜味机制,并对甜蛋白在食品工业及植物改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植物
甜蛋白
研究进展
甜味机制
-
Keywords
Sweet protein, Mechanism of sweet taste, Food, Plant improvement
-
分类号
Q946.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甜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孔建强
池云花
刘振娅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
出处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
文摘
甜味的感受细胞是味觉细胞,味觉细胞是个双极细胞。味觉受体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根据甜味物质性质的不同,通过两种途径——cAMP途径与IP、和DAG途径进行甜味转导。PKA、PKC、味素和转导素在甜味转导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
-
关键词
甜味机制
研究进展
甜味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
分类号
Q434
[生物学—生理学]
-
-
题名非营养型甜味剂的使用现状及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清筱
-
机构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0,共7页
-
基金
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10301)。
-
文摘
介绍了非营养型甜味剂(Nonnutritive Sweetener,NNS)种类、使用以及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指出目前研究NNS安全性时,仅考虑了食品中显性NNS摄入总量(在每日允许摄入量范围内,加工食品中的NNS总量),将来研究应该将隐性NNS摄入总量(蔬菜、水果、饮用水等含有的NNS总量)计入每日允许摄入量;研究NNS对人体影响时,可通过设计合理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明确NNS对人体的肠道微生物群、内分泌系统、肝脏、骨骼、血液、大脑等的影响机制,在研究中注意婴幼儿、孕妇、有无代谢性疾病、种族的差异,需要基因组学、生物组学等多学科联用,协作完成;找寻开发天然的NNS时,借助天然产物全合成技术,解决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植物性NNS的生长周期限制。
-
关键词
非营养型甜味剂
种类
使用
甜味机制
人体生理影响
-
Keywords
non-nutritive sweeteners(NNS)
types
utilization
sweetness mechanism
physiological effects on human body
-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应乐果甜蛋白及其基因工程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孔建强
赵琦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
出处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
文摘
应乐果甜蛋白(monellin)是一种分子量为10.7 kD的超甜蛋白。由A、B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44个氨基酸,B链50个氨基酸。分子内有5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链和一个α螺旋。实验表明,Asp^(87)可能是应乐果甜蛋白的甜味活性中心。此外,Cys^(40)、Ca^(2+)等对应乐果甜蛋白的甜味也会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把应乐果甜蛋白的单链类似物相继转入大肠杆菌、土豆、莴苣和酵母中,得到了具甜味、稳定性和耐受力强的表达产物。
-
关键词
应乐果甜蛋白
甜味机制
基因工程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中药甘味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 5
-
-
作者
叶琴
杨洋
周雅琴
胡振兴
袁经权
-
机构
广西药用植物园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1期205-207,共3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资助项目(编号:桂科能10100027-3)
-
文摘
四气五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五味之中,甘为补益象征,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功效。
-
关键词
中药
甜味产生机制
甘味成分
综述
学术性
-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