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叶菊秆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霞 焦婷 +4 位作者 马淑敏 陈鑫 王正文 牧仁 赵生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9-550,共12页
为探讨不同比例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秆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的青贮品质和发酵特性,本研究设计6个处理,即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的混合比例为100:0 (CK)、90:10 (A)、80:20 (B)、70:30 (C)、60:40 (D)及50:50(E),各处理原料充分... 为探讨不同比例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秆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的青贮品质和发酵特性,本研究设计6个处理,即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的混合比例为100:0 (CK)、90:10 (A)、80:20 (B)、70:30 (C)、60:40 (D)及50:50(E),各处理原料充分混合后,装桶密封发酵60 d,开桶取样,进行青贮品质及其发酵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均优良;相较于青贮前,青贮后各处理的干物质(DM)、钙(Ca)和粗蛋白(CP)含量增加(除CK组和D组Ca含量外),各组青贮饲料单糖(ESC)、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降低,但随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各组NDF和ADF含量增加。青贮后,C组DM、Ca和CP含量较CK组分别提高1.92%、18.46%和42.15%;D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除A组和B组外,其他处理组ADF含量较CK组差异显著(P <0.05)。青贮后的pH介于3.68~4.14;氨态氮/总氮(NH3-N/TN)随甜叶菊秆量的增加而增加(E组除外);各组间的乳酸(LA)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 <0.05),且CK组LA和乙酸含量最低;体外产气试验表明,A组总产气量最高(157.92 mL·g-1);A、B、C和D组干物质降解率(DMD)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均显著高于E组(P <0.05)。发酵液pH介于6.52~6.84;D组NH3-N浓度低于其他组;CK组的异丁酸和戊酸含量均高于处理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以90:10的比例混合可以更好地改善青贮品质,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玉米秸 绵羊 体外产气 底物降解率 发酵参数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混贮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霞 焦婷 +5 位作者 马淑敏 陈鑫 王正文 牧仁 赵生国 林伟山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混贮的青贮品质。【方法】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按100∶0(CK组)、90∶10(Ⅰ组)、80∶20(Ⅱ组)、70∶30(Ⅲ组)、60∶40(Ⅳ组)和50∶50(Ⅴ组)比例混贮的效果。【结果】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混贮的青贮品质。【方法】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按100∶0(CK组)、90∶10(Ⅰ组)、80∶20(Ⅱ组)、70∶30(Ⅲ组)、60∶40(Ⅳ组)和50∶50(Ⅴ组)比例混贮的效果。【结果】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总产气量逐渐升高。其中Ⅰ组产气增长速率最大,48 h产气量(GP_(48h))最高(157.92 mL/g),且显著高于除Ⅱ组以外的其他组(P<0.05);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干物质降解率(DM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逐渐增加,其中Ⅴ组DMD_(48h)和ADFD_(48h)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甜叶菊秆添加比例的增加,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_(48h))和ADFD_(48h)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Ⅰ和Ⅱ组NDFD_(48h)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发酵液pH值降低,各处理pH值介于6.52-7.18,且发酵时间与pH值呈负相关;发酵液氨态氮(NH_(3)-N)浓度介于10.51-17.81 mg/dL,在瘤胃微生物活动的适宜浓度范围内;不同处理混合青贮的体外乙酸和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K组丙酸含量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比例甜叶菊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体外发酵参数关联值为Ⅰ组>Ⅲ组>Ⅱ组>Ⅳ组>CK组>Ⅴ组。【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以90∶10的比例混合时,发酵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 玉米秸 甜叶菊 混合青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