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20
1
作者 马代夫 李强 +4 位作者 曹清河 钮福祥 谢逸萍 唐君 李洪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73,共5页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调研资料,阐述了中国甘薯产业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的趋势;依据国内近年来研究进展,阐述了甘薯产业技术研发现状;综合多年来组织甘薯产业技术研发的经验和理论,提出了中...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调研资料,阐述了中国甘薯产业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的趋势;依据国内近年来研究进展,阐述了甘薯产业技术研发现状;综合多年来组织甘薯产业技术研发的经验和理论,提出了中国甘薯产业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产业发展 产业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 被引量:234
2
作者 张立明 王庆美 王荫墀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甘薯(Ipomoeabatatas)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普遍种植于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甘薯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营养价值不低于米、面。着重阐述了甘薯块根及茎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化学组成,并就各种营养成... 甘薯(Ipomoeabatatas)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普遍种植于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甘薯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营养价值不低于米、面。着重阐述了甘薯块根及茎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化学组成,并就各种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食用纤维、钾素、钙、铁、磷、硒等矿物质,脱氢表雄酮、粘液蛋白、准女性激素等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以促进人们加深对甘薯营养成分的多样性及保健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块根 茎叶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下载PDF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17
3
作者 刘庆昌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1-22,共2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作物。本文对我国甘薯的生产概况、营养价值以及新产品开发进行了概述,强调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粮食 能源安全 中国 生产概况 新产品开发 工业原料 重要作用 甘薯 作物 饲料
下载PDF
甘薯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ATP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9
4
作者 张明生 谢波 +1 位作者 谈锋 张启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部分物质和能量代谢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 ;ATP含量有增有减 ,但品种抗旱性愈强 ,ATP含量愈高。叶...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部分物质和能量代谢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 ;ATP含量有增有减 ,但品种抗旱性愈强 ,ATP含量愈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比值、ATP含量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896 8、- 0 .85 0 9和 0 .82 0 0 ,P <0 .0 1。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变化 品种 抗旱性 甘薯 水分胁迫 可溶性蛋白 叶绿素 ATP
下载PDF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85
5
作者 王欣 李强 +1 位作者 曹清河 马代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本文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本文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甘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趋于平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10~6 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96倍;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鲜食市场供应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步实现餐桌化,休闲、保健和功能食品得到适度发展;鲜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加,提升了甘薯种植效益;品牌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甘薯种业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甘薯分子育种平台,甘薯基因组测序基本完成,构建了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开发出一批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和与甘薯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的主效QTL,发掘出甘薯品质、抗病、耐盐、抗旱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建立了甘薯主要病虫害抗性评价平台,创制出一批甘薯特异新材料;构建了优质专用甘薯品种评价平台,育成一批甘薯专用型新品种,良种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制定了甘薯新品种的DUS测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了种薯种苗市场;完成了脱毒种薯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种薯种苗企业重组。现阶段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优异种质数量少,无法满足育种的需求;二是优质品种评价指标缺乏,专用化品种少,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三是脱毒种薯种苗的应用率低,种薯种苗繁育技术和市场不规范;四是甘薯种业尚未形成规模,政府对种薯种苗繁育企业扶持力度较弱,区域性的种薯种苗企业数量少,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未来5—10年,中国应注重资源收集、评价和保存平台建设;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产业 种业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被引量:153
6
作者 钮福祥 华希新 +3 位作者 郭小丁 邬景禹 李洪民 丁成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2-398,共7页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RFP和MDA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不抗旱品种,而前者叶片RWC和CAT活性的下降速度显著慢于后者。并具有比后者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中等抗旱品种介乎两者之间。所选的五种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相关性次序是:RWC>CAT>RPP>可溶性糖>蛋白氮,这5种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值)与抗旱系数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r=0.956、P<0.01),其中前三者对抗旱性评价的累计贡献率达78%(以r权数计),其D值可近似代替五项指标。室内条件下的D值可用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评价与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抗旱性 水分胁迫 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129
7
作者 张明生 谈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 a、叶绿素 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下降 ,叶绿素 a/ b比值比对照也有所下降 ,且叶绿素 a/ 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 a、叶绿素 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下降 ,叶绿素 a/ b比值比对照也有所下降 ,且叶绿素 a/ 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85 0 9,P<0 .0 1)。因此 ,可以用叶绿素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抗旱性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a/b比值 水分胁迫 旱池人工模拟干旱 重量法
下载PDF
钾营养对甘薯某些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8
8
作者 史春余 王振林 +2 位作者 赵秉强 郭风法 余松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5,共5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适量供钾可增加甘薯功能叶和块根中的ATP含量 ,增加块根中的脱落酸 (ABA)含量 ;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装载效率和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卸载效率 ,促进碳水化合物由叶片向块根的运输 ;增加块根中的淀粉含...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适量供钾可增加甘薯功能叶和块根中的ATP含量 ,增加块根中的脱落酸 (ABA)含量 ;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装载效率和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卸载效率 ,促进碳水化合物由叶片向块根的运输 ;增加块根中的淀粉含量 ,提高块根干重与单株干重的比率 ,促进块根迅速膨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钾营养 碳水化合物 ATP 脱落酸 产量形成
下载PDF
甘薯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被引量:105
9
作者 姜绍通 罗志刚 潘丽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2,共4页
甘薯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甘薯组织中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特性。确定其最适pH值范围为3.0~3.5和6.0~7.0,最适温度为15℃。在此基础上,考察了... 甘薯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甘薯组织中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特性。确定其最适pH值范围为3.0~3.5和6.0~7.0,最适温度为15℃。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对PPO的褐变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测定
下载PDF
NaCl 胁迫对甘薯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一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7
10
作者 柯玉琴 潘廷国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随NaCl 胁迫浓度的提高,甘薯叶片叶绿体数目逐渐减少, 类囊体膜片层松散、扭曲、破裂并逐渐解体, 叶绿素含量下降。与此同时,H2O2 、MDA 含量增加, ASP、SOD 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盐品种在NaCl ... 随NaCl 胁迫浓度的提高,甘薯叶片叶绿体数目逐渐减少, 类囊体膜片层松散、扭曲、破裂并逐渐解体, 叶绿素含量下降。与此同时,H2O2 、MDA 含量增加, ASP、SOD 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盐品种在NaCl 胁迫下能维持较强的H2O2 清除能力和较低的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甘薯 叶绿体 超微结构 酶活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甘薯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71
11
作者 张明生 谢波 谈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501,共4页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 (ELISA) ,测定了干旱条件下甘薯叶片内吲哚乙酸 (IAA)、赤霉素 (GA3 )、异戊烯基腺嘌呤 (iPA)、玉米素核苷 (ZR)和脱落酸 (ABA)等 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 (ELISA) ,测定了干旱条件下甘薯叶片内吲哚乙酸 (IAA)、赤霉素 (GA3 )、异戊烯基腺嘌呤 (iPA)、玉米素核苷 (ZR)和脱落酸 (ABA)等 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品种中IAA、GA3 、iPA及ZR含量均有所下降 ,ABA含量却显著增加 ,且品种抗旱性愈强 ,IAA、GA3 、iPA和ZR下降幅度愈大 ,ABA增加幅度愈小。它们的相对含量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90 70、- 0 .94 93、- 0 .95 0 9、- 0 .86 74和 - 0 .9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甘薯 内源激素 品种 抗旱性
下载PDF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 被引量:105
12
作者 马剑凤 程金花 +2 位作者 汪洁 戴红君 戴起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甘薯生产、消费、加工利用、进出口贸易概况,综述了国内外甘薯产业技术(包括育种、种质资源、机械化、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成果的应用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薯 生产 育种 加工利用 机械化 功能性成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及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72
13
作者 张明生 彭忠华 +5 位作者 谢波 谈锋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杨永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表明 ,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比对照均明显减慢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均明显增加 ,K+ 含量明显下降 ,游离脯氨酸含...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表明 ,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比对照均明显减慢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均明显增加 ,K+ 含量明显下降 ,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和K+ 的相对值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74、0 .92 2 9和 0 .835 9,P <0 .0 1)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4 5 0 ,P <0 .0 5 ) ;而游离脯氨酸的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r=0 .2 5 83,P =0 .35 2 6 )。因此 ,除游离脯氨酸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离体叶片 失水速率 渗透调节物质 品种抗旱性
下载PDF
甘薯花青素的提取及其抑菌效果分析 被引量:84
14
作者 王关林 岳静 +1 位作者 李洪艳 方宏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21-2326,共6页
建立了甘薯块根花青素(sweetpotatoanthocyanin,SPAC)的大孔树脂吸附制备技术,分析了其抑菌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在0.8%柠檬酸、物料比1∶200,60℃温水浴提取2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提取率3.81mg·g-1。粗提物经AB-8大孔树脂过柱... 建立了甘薯块根花青素(sweetpotatoanthocyanin,SPAC)的大孔树脂吸附制备技术,分析了其抑菌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在0.8%柠檬酸、物料比1∶200,60℃温水浴提取2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提取率3.81mg·g-1。粗提物经AB-8大孔树脂过柱纯化后可获得色价为225.1E的纯品,色价提高6倍。研究发现SPAC对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通过电镜观察、SDS-PAGE分析及生长曲线比较表明,SPAC抑菌机理是通过SPAC与细胞中的蛋白或酶结合,使其变性失活,抑制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裂,而后使细胞质固缩、解体,导致细胞死亡。SPAC具有色素和抑菌双重功能,是理想的功能性天然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青素 提取 抑菌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和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3
15
作者 江燕 史春余 +2 位作者 王振振 王翠娟 柳洪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634,共8页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济徐23’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地膜(CK)、覆盖透明地膜(TF)和覆盖黑色地膜(BF)3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甘薯块根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甘薯块根分化建成期(栽植后0~20 d...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济徐23’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地膜(CK)、覆盖透明地膜(TF)和覆盖黑色地膜(BF)3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甘薯块根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甘薯块根分化建成期(栽植后0~20 d)0~20 cm各土层的土壤温度1.0~6.5℃,特别是在栽植后10 d覆盖透明地膜比覆盖黑色地膜高0.6~3.5℃;提高0~2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9.97%~18.1%,且覆盖黑色地膜比覆盖透明地膜高1.2%~5.1%。地膜覆盖增大根系吸收面积和提高根系活力,但在20 d时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低于不覆盖地膜的对照(P〈0.05);同时,在栽植后20 d,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甘薯的光合速率。地膜覆盖显著增加了分化根中内源激素玉米素核苷(ZR)含量,且黑色地膜在20~30 d时ZR含量显著高于透明地膜(P〈0.05);显著(P〈0.05)提高栽植后40 d块根中脱落酸(ABA)的含量,且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ABA含量显著(P〈0.05)高于覆盖透明地膜处理。地膜覆盖还提高了甘薯块根膨大期块根干物质初始积累量和平均积累速率,增加了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最终显著提高了收获期块根产量,覆盖透明地膜和覆盖黑色地膜分别较对照增产10.38%和15.91%。因此,覆盖地膜能促进甘薯块根早形成,协调其生长中后期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从而提高块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地膜覆盖 土壤水热 块根形成 产量
下载PDF
甘薯内源激素变化与块根形成膨大的关系 被引量:82
16
作者 王庆美 张立明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14-2420,共7页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块根形成前后和膨大高峰期,甘薯栽培种徐薯18和Minamiyutaka的ZR、DHZR、ABA、IAA和IPA含量均显著高于近缘野生种I.trifida(K12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块根...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块根形成前后和膨大高峰期,甘薯栽培种徐薯18和Minamiyutaka的ZR、DHZR、ABA、IAA和IPA含量均显著高于近缘野生种I.trifida(K12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块根日鲜重增长速率与ZR、DHZR和ABA的含量变化动态高度一致。块根形成前后及块根膨大中期和高峰期,块根干重与块根ABA、ZR和DHZR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IAA、iPA和GA4间无明显相关性。ZR、DHZR和ABA含量的高低,在不定根能否转化形成块根和块根膨大的速率方面起关键的作用。块根不同部位(顶部、中部和尾部以及外部、中部和内部)各种激素含量差异显著,块根的顶部激素含量最高、生理活性最强,内部和中部(ABA除外)也是各种激素含量高的部位。膨大前期大块根的ZR、DHZR、ABA及IAA含量显著高于小块根,膨大中期中等大小块根激素含量最高,膨大后期小块根的激素含量显著高于中等大小的块根和大块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块根 内源激素 膨大
下载PDF
甘薯SRAP连锁图构建淀粉含量QTL检测 被引量:68
17
作者 吴洁 谭文芳 +5 位作者 何俊蓉 蒲志刚 王大一 张正圣 詹付凤 阎文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41-845,共5页
SRAP标记(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是由Li和Quiros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SRAP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在基因组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已被广泛利用。本实验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 SRAP标记(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是由Li和Quiros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SRAP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在基因组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已被广泛利用。本实验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代分离群体中高、低淀粉含量极端类型材料各23个构成选择性基因型子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21个SRAP标记和9个连锁群(母本4个连锁群,父本5个连锁群)。复合作图检测到1个淀粉含量QTL,红旗4号的加性效应增加淀粉6.37%,解释表型变异的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含量 SRAP 遗传连锁图 QTL
下载PDF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84
18
作者 唐忠厚 魏猛 +4 位作者 陈晓光 史新敏 张爱君 李洪民 丁艳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5-1714,共10页
【目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淀粉类块根作物,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是甘薯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主要营养品质,建立适合、高效的中国甘薯营... 【目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淀粉类块根作物,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是甘薯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主要营养品质,建立适合、高效的中国甘薯营养品质评价方法,探讨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甘薯育种和利用提供基础。【方法】以中国主栽优质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分析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转化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供试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中营养品质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以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多酚与果糖等指标含量变异系数大,蛋白质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相对较小;紫肉甘薯材料中Fe、Zn、Mg等矿物质元素、黄酮和多酚等含量多高于白肉与黄肉品系,但其淀粉率较白肉与黄肉品系偏低。相关分析表明,块根各营养品质组分既相互独立又关系复杂,多数营养品质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因子分析,被提取的前8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36%,前8个公共因子对16个指标变量的贡献范围为0.83—0.98,甘薯营养品质指标可划为功能物质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与营养品质辅助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和权重分别为33.34%、38.7%、20.32%和0.36、0.42、0.17,该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分析可将相同或类似本质的多个甘薯营养品质变量归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减少分析变量数目。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权重的确定,以计算出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供试材料营养品质综合评价高低,结果表明,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主要表现为紫肉型>黄肉型>白肉型,紫肉型甘薯品种(系)受其功能物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块根 营养品质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6
19
作者 郁志芳 夏志华 陆兆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9,共6页
鲜切甘薯中的酚类物质以游离酚(FP)为主,占总酚(TP)的90%左右。贮藏过程中FP和T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其比值(FP/TP)稍有增加。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切分后有所增加至第3d达最大而后下降直到贮藏结束,与TP和FP的变化... 鲜切甘薯中的酚类物质以游离酚(FP)为主,占总酚(TP)的90%左右。贮藏过程中FP和T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其比值(FP/TP)稍有增加。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切分后有所增加至第3d达最大而后下降直到贮藏结束,与TP和FP的变化呈同步性,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则基本保持不变。鲜切甘薯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5.2℃,且在该温度下较为稳定,另在50℃处有一肩峰。PPO的最适pH值为4.4,pH4.0以下或者8.5以上PPO活性迅速下降。NaHSO3、CA、EDTA-2Na和VC对鲜切甘薯PPO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甘薯PPO对不同底物的酚类物质亲和力依次为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绿原酸>酪氨酸>苯酚>愈创木酚。鲜切甘薯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和酶促褐变底物为绿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酶促褐变 机理
下载PDF
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7
20
作者 周忠 马代夫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引起的,我国的南北薯区均有发生,北方薯区春作地危害更重。近年来,茎线虫病扩展较快,逐年加重,对甘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中国甘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引起的,我国的南北薯区均有发生,北方薯区春作地危害更重。近年来,茎线虫病扩展较快,逐年加重,对甘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中国甘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危害及对甘薯对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和综合防治等作了综述,并展望了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线虫病 马铃薯腐烂线虫 病原 生物学特性 发病机理 危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