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时微动测试在汶川地震甘肃灾区建筑结构震害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志坚 车爱兰 +2 位作者 王兰民 陈龙珠 刑爱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了调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并研究其破坏机理,本文开展了对甘肃灾区部分典型场地和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震害程度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结果与其实际破坏情况有... 为了调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并研究其破坏机理,本文开展了对甘肃灾区部分典型场地和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震害程度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结果与其实际破坏情况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震害考察 房屋结构 常时微动测试 甘肃灾区
下载PDF
甘肃陇南地震灾区2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对比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敬霞 肖志强 魏邦宪 《干旱气象》 200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30日和7月21日发生在陇南灾区的2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30"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低涡,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都相当好,但垂直上升运动不太剧烈,致使陇...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30日和7月21日发生在陇南灾区的2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30"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低涡,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都相当好,但垂直上升运动不太剧烈,致使陇南灾区达到暴雨标准的站数相对较少;"7.21"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原低涡,能量条件不如"6.30"暴雨充分,但水汽及垂直运动条件较好,形成暴雨的3个条件基本满足,致使陇南灾区50%以上的站达到暴雨标准。而暴雨的成灾程度与暴雨中心落区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诊断分析 甘肃陇南灾区
下载PDF
汶川地震甘肃省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及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成 《甘肃地质》 2009年第2期53-57,97-99,共8页
本文根据"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资料,认为甘肃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成因,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了解剖,阐述了近期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为灾后重建及该区地质灾害防治... 本文根据"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资料,认为甘肃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成因,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了解剖,阐述了近期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为灾后重建及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甘肃灾区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原文传递
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多维度思考——以甘肃文县灾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东平 丁和远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3期155-160,共6页
5.12地震发生已一年有余,灾后重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对甘肃陇南市文县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多维度效应及遭遇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提出,建立完善的灾后救助体系,实践"以人为本"思想,听民情、重民生、... 5.12地震发生已一年有余,灾后重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对甘肃陇南市文县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多维度效应及遭遇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提出,建立完善的灾后救助体系,实践"以人为本"思想,听民情、重民生、维民意,努力实现灾区援助的多元化和持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地震灾区 灾后重建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