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汤对气虚邪侵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丽萍 傅贞亮 +1 位作者 张登本 邢玉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在探讨甘温除热理论源流的基础上,以甘温所除之“热”为“气虚夹邪”所致为研究思路,初步建立了家兔“气虚邪侵”发热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的体温、症、征动态变化为观测指标,观察了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退热效应。结果... 在探讨甘温除热理论源流的基础上,以甘温所除之“热”为“气虚夹邪”所致为研究思路,初步建立了家兔“气虚邪侵”发热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的体温、症、征动态变化为观测指标,观察了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退热效应。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全方对“气虚邪侵”发热动物的降温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医药疗法 补中益气汤 甘温清热
下载PDF
略论东垣甘温除热法与气味配伍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昭寰 王永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阐述甘温除热法与气味配伍的关系。文章对甘温除热法的内涵、内伤致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及甘温除热法的配伍规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甘温除热方剂气味配伍进行了分析。强调甘温除热理论中气味配伍规律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甘温清热 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 李杲 金代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白色念珠菌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文刚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白色念珠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50例加用氟康唑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结果、主症积分及...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白色念珠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50例加用氟康唑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结果、主症积分及主要体征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氟康唑治疗白色念珠菌性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白色念珠茵 中西医结合疗法 甘温清热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对气虚邪侵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邦 丁香莲 《甘肃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探索甘温除热理论源流的基础上,以甘温所除之"热"为"气虚夹邪"所致为研究思路,初步建立了家兔"气虚邪侵"发热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的体温、症、征动态变化为观测指标,观察了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在探索甘温除热理论源流的基础上,以甘温所除之"热"为"气虚夹邪"所致为研究思路,初步建立了家兔"气虚邪侵"发热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的体温、症、征动态变化为观测指标,观察了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退热效应。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全方对"气虚邪侵"发热动物的降温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药疗法 补中益气汤 治疗应用 甘温清热
下载PDF
甘温除热与温病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彩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从李杲原著出发,阐述李氏甘温除热法的涵义、组方原则、功用和主治,并从中医理论、现代药理学及免疫学的认识角度,论述补中益气汤的组方特点及其在温病治疗中的退热机理。指出东垣甘温除热法是有其特定的组方意义的,它可用于温病兼... 从李杲原著出发,阐述李氏甘温除热法的涵义、组方原则、功用和主治,并从中医理论、现代药理学及免疫学的认识角度,论述补中益气汤的组方特点及其在温病治疗中的退热机理。指出东垣甘温除热法是有其特定的组方意义的,它可用于温病兼有脾胃气虚的治疗,并提出使用本法辨证的8个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甘温清热 补中益气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举隅
6
作者 陈汉锐 连乐燊 《湖南中医杂志》 2004年第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甘温除热法 甘温清热 中医药疗法 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