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被引量:39
1
作者 栾成显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96,共12页
婺源腴川程氏宗谱和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所载资料证实,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相当普遍,绝非个别现象。同宗继子乏人是异姓承继的原因之一,保全家产为异姓承继的重要经济因素。异姓承继亦有感情问题。血缘关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 婺源腴川程氏宗谱和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所载资料证实,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相当普遍,绝非个别现象。同宗继子乏人是异姓承继的原因之一,保全家产为异姓承继的重要经济因素。异姓承继亦有感情问题。血缘关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宗祧承继为宗法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明清异姓承继的普遍及有关法规的调整,表明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宋代以后的宗族既有发展的趋势,也有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继 明清 徽州 经济因素 感情问题 宗族组织 血缘关系 核心内容 宗法制度 宗法关系 普遍 瓦解
原文传递
郯庐断裂带辽东凸起的形成与古辽中洼陷的瓦解 被引量:31
2
作者 彭靖淞 徐长贵 +5 位作者 吴奎 黄晓波 张如才 邓君 柳永军 余一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85,共12页
辽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渤海段的北部,西邻辽中洼陷,受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双动力源和多期次幕式活动的影响,其构造演化非常复杂,特别是辽东凸起的形成时间一直未有定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构造地质学新理论和方法(断层相关褶皱和沙... 辽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渤海段的北部,西邻辽中洼陷,受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双动力源和多期次幕式活动的影响,其构造演化非常复杂,特别是辽东凸起的形成时间一直未有定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构造地质学新理论和方法(断层相关褶皱和沙箱模拟),通过辽东凸起周缘断裂系统变革、地层分布、正牵引褶皱轴面变化、不整合分布和滑塌湖底扇等方面论证了辽东凸起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期(30.3Ma)开始反转形成,并依据构造演化首次提出了"大古辽中洼陷"的存在及其瓦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沙箱模拟实验探讨了郯庐断裂斜向拉分及其走滑活动产生了局部范围内剧烈的差异沉降促成辽东凸起的"相对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走滑 正牵引褶皱 古辽中洼陷 瓦解
下载PDF
阿契贝的《瓦解》与小民族文学的游牧政治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德勒兹是一位长期为后殖民理论家们所忽视的哲学家,本文试图将德勒兹的"小民族文学"等理论引入对阿契贝非洲后殖民小说的讨论,这有利于打破经典后殖民理论对后殖民文学的"辖域"。通过"对位"分析法,本文... 德勒兹是一位长期为后殖民理论家们所忽视的哲学家,本文试图将德勒兹的"小民族文学"等理论引入对阿契贝非洲后殖民小说的讨论,这有利于打破经典后殖民理论对后殖民文学的"辖域"。通过"对位"分析法,本文比较了作为参照文本的《黑暗的心》与作为目标文本的《瓦解》。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大民族文学的非洲叙述表现为"条纹"空间中的话语复制,而以《瓦解》为代表的小民族文学叙述则在"平滑"空间中不断流动生成。因此,非洲小民族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从"独裁"空间中逃逸的游牧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德勒兹 小民族文学 瓦解 游牧政治
原文传递
从《瓦解》众人反观主角奥康科 被引量:11
4
作者 颜治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5-29,共5页
作为钦努阿.阿契贝《瓦解》的主人公,奥康科历来受研究者重视。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家庭成员和几个氏族尊长,他们各有各的优点,有的懂幽默,会思考,善解人意,有的处事平稳,既能够继承传统,又知道因时制宜。以此反观奥康科性格具有强直之短... 作为钦努阿.阿契贝《瓦解》的主人公,奥康科历来受研究者重视。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家庭成员和几个氏族尊长,他们各有各的优点,有的懂幽默,会思考,善解人意,有的处事平稳,既能够继承传统,又知道因时制宜。以此反观奥康科性格具有强直之短,其悲剧结局不可避免,也预示着他所代表的氏族的瓦解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解 奥康科 男子汉气概 传统 变易
下载PDF
论非法典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学鹿 梁鹏 《时代法学》 2005年第4期70-78,共9页
“非法典化”是指法典化所追求的确定、完整、和谐一致等目标的不能实现,法典总会被突破的一种趋势。在对“非法典化”的历史思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非法典化”的特别立法、司法解释、法官造法等五个方面的现实状态。“非法典化... “非法典化”是指法典化所追求的确定、完整、和谐一致等目标的不能实现,法典总会被突破的一种趋势。在对“非法典化”的历史思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非法典化”的特别立法、司法解释、法官造法等五个方面的现实状态。“非法典化”的根源包括法哲学根源、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法典的固有弱点以及公权利介入的增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化 非法典化 瓦解 原因
下载PDF
人性生态与政治文明缺陷的瓦解与批判——兼评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随风飘散》、《天火》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康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6-181,共6页
藏族作家阿来十年来连续推出的《尘埃落定》、《随风飘散》、《天火》三部长篇小说取得了骄人的实绩。《尘埃落定》描述的是土司集体的毁灭;《随风飘散》以及该小说的前身《格拉之死》,描述的是民间集体的人性杀戮;《天火》描述的是集... 藏族作家阿来十年来连续推出的《尘埃落定》、《随风飘散》、《天火》三部长篇小说取得了骄人的实绩。《尘埃落定》描述的是土司集体的毁灭;《随风飘散》以及该小说的前身《格拉之死》,描述的是民间集体的人性杀戮;《天火》描述的是集体的迷狂。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文明生存状态和人性生态的现场,不是在建构,而是在描述体制崩溃、精神瓦解的过程、追问着瓦解消亡的根源,因此,从整体来看,阿来文学,正是对于人的精神生态缺陷、政治文明生态缺陷的瓦解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尘埃落定 随风飘散 天火 瓦解 批判
原文传递
跨文化冲突的后殖民书写也论《瓦解》的主题兼与黄永林、桑俊先生商榷 被引量:9
7
作者 杜志卿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3-110,共8页
阿契贝是英语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为非洲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杂交者",他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民族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小说《瓦解》凸显了他试图客观审察非、西文化冲突的后殖民批评意识。探讨... 阿契贝是英语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为非洲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杂交者",他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民族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小说《瓦解》凸显了他试图客观审察非、西文化冲突的后殖民批评意识。探讨作品主题的同时指出黄永林、桑俊先生《文化的冲突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挽歌——从民俗学视角解读齐诺瓦.阿切比的小说<崩溃>》一文中的一些带有误读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瓦解 主题 后殖民批评
下载PDF
从《瓦解》看阿契贝的“中间”文化观 被引量:8
8
作者 秦鹏举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3-91,共9页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对文化采取一种包容辩证的态度即"从中间立场来看待事物"。这种文化选择,最深刻地体现在反击殖民文化、书写本土文化的《瓦解》中。《瓦解》的主人公奥贡喀沃...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对文化采取一种包容辩证的态度即"从中间立场来看待事物"。这种文化选择,最深刻地体现在反击殖民文化、书写本土文化的《瓦解》中。《瓦解》的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毁灭正是由于坚持文化的强势,不肯妥协和变通而造成的,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而他对伊博传统文化的背叛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阿契贝的"中间"文化观是伊博人偏重二重性的文化传统、非洲万物有灵的宗教传统和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文明共同造成的。当然,他本人的生存体验也至关重要。阿契贝的"中间"思维促进了对文明普遍性的质疑与对人性共通性的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和谐共生,对于提高东方文明的重要地位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瓦解 “中间”文化观
下载PDF
以《瓦解》为例看阿契贝的内部书写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文惠 《德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了反击欧洲对非洲的定型化描写,阿契贝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内部书写者的叙述位置。在他看来,非洲的故事必须由非洲人自己来讲述,非洲的文化和历史经验必须在自己的意义系统里来呈现。他所处的文化十字路口又赋予他一种独特的观察位置和... 为了反击欧洲对非洲的定型化描写,阿契贝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内部书写者的叙述位置。在他看来,非洲的故事必须由非洲人自己来讲述,非洲的文化和历史经验必须在自己的意义系统里来呈现。他所处的文化十字路口又赋予他一种独特的观察位置和理性审视视野。在《瓦解》中,阿契贝既作为内部人在描述着"我们的"传统,又作为与伊博传统文化有一定距离的观察者,对非洲传统文化命运的变迁进行着理性的思考。在建构现代非洲文学主体性方面,阿契贝的思考和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内部书写 瓦解
下载PDF
乡村教师精英地位的瓦解及其重塑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7-40,47,共5页
近代已来,乡村教师在传统中国由制度建构及民间想象确立起来的乡村精英地位不断遭遇瓦解:"废科举,兴学堂"将传统塾师的尊贵地位打破,在向近代职业型教师转变中遭遇彷徨;新中国成立以来,总体社会中"人民教师"的政治性身份赋予使其... 近代已来,乡村教师在传统中国由制度建构及民间想象确立起来的乡村精英地位不断遭遇瓦解:"废科举,兴学堂"将传统塾师的尊贵地位打破,在向近代职业型教师转变中遭遇彷徨;新中国成立以来,总体社会中"人民教师"的政治性身份赋予使其成为被改造的对象,专业化时代乡村教师全面式微,陷入"边缘化打工者"的境地。为此,在论证重塑乡村教师精英地位具有的价值性基础上,从建构农村教育精英身份及农村知识精英身份两方面探究乡村教师社会地位提升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精英地位 瓦解 重塑
下载PDF
家乡土地上的流浪者:《瓦解》中奥贡喀沃的悲剧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峰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42,共13页
阿契贝的《瓦解》通过讲述伊博族英雄奥贡喀沃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博族丰富的文明,但在白人入侵之下,伊博族文明分崩离析,奥贡喀沃沦为自己家乡土地上的流浪者并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奥贡喀沃个人和部族的悲剧在白人行政官的笔... 阿契贝的《瓦解》通过讲述伊博族英雄奥贡喀沃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博族丰富的文明,但在白人入侵之下,伊博族文明分崩离析,奥贡喀沃沦为自己家乡土地上的流浪者并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奥贡喀沃个人和部族的悲剧在白人行政官的笔下却被再现为教化野蛮部落的殖民伟业中的一段插曲。《瓦解》通过奥贡喀沃的悲剧揭示了殖民入侵对本土文明的破坏和给本土居民造成的精神创伤,批判了西方殖民者的傲慢和殖民文本对历史的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 瓦解 奥贡喀沃
原文传递
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延续及其瓦解
12
作者 马卫东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宗法制度是周代卿大夫、士阶层家族内部的血缘等级制度,是维护周王室统治的支柱之一。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对于巩固周王室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迨至春秋,宗法制度一方面继续存留,并维护着贵族家族内部的秩序;另一方面却不断地遭到破坏... 宗法制度是周代卿大夫、士阶层家族内部的血缘等级制度,是维护周王室统治的支柱之一。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对于巩固周王室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迨至春秋,宗法制度一方面继续存留,并维护着贵族家族内部的秩序;另一方面却不断地遭到破坏而走向瓦解。宗法制度的延续及其瓦解,是春秋社会过渡性特点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宗法制度 延续 瓦解
下载PDF
合村并组背景下村庄共同体的瓦解与重构——基于S镇的调查
13
作者 方伶俐 向甜 陈徐兵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合村并组”为主导的行政村建制改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是“村落的终结”和村庄共同体的瓦解。实施“合村并组”改革后,合并村存在“合村不合心”的现象:村庄地理边界开放,村庄内部群...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合村并组”为主导的行政村建制改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是“村落的终结”和村庄共同体的瓦解。实施“合村并组”改革后,合并村存在“合村不合心”的现象:村庄地理边界开放,村庄内部群体认同减弱,集体行动困难,村庄共同体逐渐瓦解,社会矛盾加剧、治理效能下降。为尽快改善邻里关系、化解治理难题,合并村应建立“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增强经济联系、强化情感认同,稳步构建村庄共同体,增强村庄凝聚力,为乡村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乡村自治纵深发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村并组 村庄共同体 瓦解 重构 和美乡村
下载PDF
清代赫哲氏族制瓦解之我见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洪波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5-100,共6页
清朝时期,赫哲社会仍然处于'氏族公社'阶段,'氏族组织'以其坚实的生命力迫使赫哲人在文明大门之外徘徊着,尽管如此,氏族制由于受到来自自身成长起来的'异己'力量的严重冲击以及外部势力的强劲挑战,使其'免... 清朝时期,赫哲社会仍然处于'氏族公社'阶段,'氏族组织'以其坚实的生命力迫使赫哲人在文明大门之外徘徊着,尽管如此,氏族制由于受到来自自身成长起来的'异己'力量的严重冲击以及外部势力的强劲挑战,使其'免疫力'日益下降,它的瓦解只是时间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其经济、政治、等级差别乃至思想等方面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若干尝试性探讨.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赫哲氏族制 瓦解 社会经济 政治机构 思想观念
下载PDF
乾隆朝清准贸易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柳岳武 《新疆社科论坛》 2005年第3期18-25,共8页
清准关系是清初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最为敏感的边部关系,清代三帝为收复西域而“三朝四顾,旰食仄席”。战争固然是征服的最快手段,却不是最终取得胜利的真实原因,而乾隆前期正是利用对准部的贸易政策来达到怀柔、控制并瓦解准噶尔汗国的。
关键词 清准贸易 乾隆 准噶尔 贸易政策 乾隆朝 康乾盛世 准噶尔 清初 西域 清代 瓦解
下载PDF
论《瓦解》的死亡叙事艺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武 杜志卿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阿契贝长篇代表作《瓦解》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笔者认为,《瓦解》中的死亡或参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参与小说非洲文化符码的建构,或参与小说同《圣经》的互文性仿写。小说中的死亡事...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阿契贝长篇代表作《瓦解》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笔者认为,《瓦解》中的死亡或参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参与小说非洲文化符码的建构,或参与小说同《圣经》的互文性仿写。小说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不仅是叙事客体,更是一种有效的叙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瓦解 死亡 叙事手段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性的碰撞——论《瓦解》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17
作者 马伊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瓦解》是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成名之作。作品客观真实地展现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尼日利亚前后,伊博人的传统生活图景和社会的翻天巨变。英国殖民者以文化霸权入侵伊博土地,不可避免地与伊博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伊博人坚... 《瓦解》是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成名之作。作品客观真实地展现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尼日利亚前后,伊博人的传统生活图景和社会的翻天巨变。英国殖民者以文化霸权入侵伊博土地,不可避免地与伊博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伊博人坚守传统文化,但终究无法抵挡现代性的入侵,外来文化在伊博社会取得胜利。但作者不仅描写了文化冲突的现实,作品中还能看出作者在文化冲突中追求文化共存的理想,现代化的到来,意味着一切都需要重新界定,唯有勇于回顾自己历经曲折和坎坷的民族,才能在现代性的洪流中立足,勇敢地面对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解 钦努阿·阿契贝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下载PDF
从阿契贝的《瓦解》看文明的冲突
18
作者 张湘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1期316-324,共9页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钦努阿·阿契贝虽然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但是一直反对殖民文化,作品均展现出浓郁的非洲尊严。其代表作《瓦解》通过主人公奥肯科毁灭的悲剧,书写本土文化面对殖民者的困惑及无法坚守民族文化的悲凉。看起来似...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钦努阿·阿契贝虽然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但是一直反对殖民文化,作品均展现出浓郁的非洲尊严。其代表作《瓦解》通过主人公奥肯科毁灭的悲剧,书写本土文化面对殖民者的困惑及无法坚守民族文化的悲凉。看起来似乎是不肯妥协和变通的个性造成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全书所歌颂的恰恰是本土文化的坚守者,体现出非洲尊严凛然不可侵犯。阿契贝对非洲文化采取了包容辩证的态度。他在书中描写非洲万物有灵的宗教传统和天人合一的传统文明。面对坚船利炮的工业文明,非洲似乎在崩溃,但崩溃的同时又孕育着非洲的复兴。他的作品对西方文明提出质疑,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定义。在百年变局的当下,文明冲突的话题更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瓦解 非洲文学 文明冲突
下载PDF
“瓦解”了才能入窑烧制
19
作者 齐吉祥 《奇妙博物馆》 2023年第10期38-41,共4页
我们造句的时候,常常能用到“瓦解”一词。如: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经过谈心,他们的误会冰消瓦解了。那么,一个事物、一种力量的崩溃、分裂、消亡,为什么要用“瓦解”来形容呢?有... 我们造句的时候,常常能用到“瓦解”一词。如: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经过谈心,他们的误会冰消瓦解了。那么,一个事物、一种力量的崩溃、分裂、消亡,为什么要用“瓦解”来形容呢?有人可能会说是因为瓦片都是用土烧制的,很容易被击碎、摔碎。这解释的是“碎”而不是“解”,因此是不准确的。想弄清“瓦解”的真正含义,就要从古代制瓦的工艺流程讲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长江防线 奴隶制度 人民解放军 造句 烧制 瓦解
下载PDF
文化冲突与传统之争——解析《瓦解》与《神箭》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鹏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文化冲突是每一个民族在面临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碰撞。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东方各国在书写民族传统的过程中都呈现出焦虑、彷徨与痛苦的思索状况,而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描写殖民前非洲部落传统的作品《瓦解》与《神箭》... 文化冲突是每一个民族在面临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碰撞。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东方各国在书写民族传统的过程中都呈现出焦虑、彷徨与痛苦的思索状况,而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描写殖民前非洲部落传统的作品《瓦解》与《神箭》中,主人公奥贡喀沃和伊祖鲁同样因为对伊博传统的背离导致了自身的悲剧命运,他们对文化刚强一面的固守,造成了行为和文化上的失范。他们的悲剧从反面启示我们,非洲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必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达致一种新的文化平衡才有生存空间;也只有在新的非洲传统文化中,才能找到发展的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传统 钦努阿·阿契贝 瓦解 《神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