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琼库都克Ag-Pb-Zn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锐 毛启贵 +2 位作者 于明杰 方同辉 程奋维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东北200km的小石头泉地区,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的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表现为高硅(SiO_2平均值分别73.45%、76.69%、76.97%),高碱(K_2O平均值...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东北200km的小石头泉地区,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的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表现为高硅(SiO_2平均值分别73.45%、76.69%、76.97%),高碱(K_2O平均值为3.22%、2.49%、4.78%,Na_2O平均值为2.99%、5.20%、3.60%)、低铝(Al_2O_3平均值分别为13.29%、12.19%、11.97%),都属于钙碱性岩石(里特曼指数σ的平均值分别为1.27、1.76、2.08,σ<3.3),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57、2.07、0.15)。LA-ICP-MS U-Pb定年实验获得二长花岗岩320±1.5Ma,花岗斑岩312±1.7Ma和黑云母花岗岩314±2.8Ma,代表了该岩浆岩的形成年龄,说明成岩年龄为晚石炭世。矿区采集的岩浆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琼库杜克银多金属矿区形成于岩浆岛弧环境。整个矿床形成过程伴随着哈尔里克山的造山作用,大致可以推断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锆石U-PB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小石头泉地区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明杰 王玉往 +4 位作者 毛启贵 王京彬 张锐 程奋维 付王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00-3111,3125,共13页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小石头泉矿区中部,是矿区目前为止最大的银多金属矿床,目前人们对该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在详细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群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小石头泉矿区中部,是矿区目前为止最大的银多金属矿床,目前人们对该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在详细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群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琼库都克矿床的原生石英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个体较小;成矿早期阶段(Ⅰ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于152~280℃,盐度ω(NaCleqv)变化范围为2.73%~13.50%;主成矿阶段(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31~261℃,盐度ω(NaCleqv)变化范围为0.35%~9.59%,总体表现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成矿流体特征,从Ⅰ阶段到Ⅱ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所降低,表明温度和盐度的降低可能为金属沉淀的成矿机制.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中绝大部分为H_2O,其次含有一定的CO_2,并含有少量N_2以及CH_4和C_2H_6等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K^+,阴离子以Cl^-占绝大多数,部分含SO42-,表明琼库都克矿床的成矿流体富含挥发分,为H_2O-NaCl型热液体系.主成矿阶段包裹体的δD_(H_2O)值范围为-89.5‰^-85.1‰,δ^(18)ОH_2O值为-8.671‰^-5.94‰,结合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矿床主成矿阶段的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来源.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琼库都克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金属矿床 东天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