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制度与情境:现代社会中时间意涵的理论流变 被引量:7
1
作者 文军 陈蕾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4,共12页
社会学理论对时间意涵和路径的分析与解读一直存在着多维性,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现代社会,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将时间资源化,时间被客体化为生产和利用的对象。与此同时,标准化了... 社会学理论对时间意涵和路径的分析与解读一直存在着多维性,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现代社会,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将时间资源化,时间被客体化为生产和利用的对象。与此同时,标准化了的时间正逐渐脱离其单纯的计量意义而成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安排和社会的建构物。在时间体系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社会的时间体系由一种具有相对固定边界的刚性制度变得日益情境化和灵活化,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反思性实践过程和社会时间结构成为一种互构的连续统,时间的单一制度意义逐渐被消解并代之为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情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资源化 时间制度 情境化 理论流变
原文传递
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与发展图景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群 宋迎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7,共10页
网络治理诞生于公共管理的思潮革新和实践改革的历史脉络中。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既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也是治理理论在网络时代的衍生成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网络模式以及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其形成的理论铺垫。与传统治理... 网络治理诞生于公共管理的思潮革新和实践改革的历史脉络中。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既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也是治理理论在网络时代的衍生成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网络模式以及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其形成的理论铺垫。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网络治理的特性表现为多元主体参与、协商互动决策、分权导向和多中心治理规则。从现实发展需求出发辩证分析网络治理对于我国公共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从治理主体层面来说,政府角色要由主导向监督转变,重视非政府和公民的治理力量;从治理客体层面而言,应对复杂公共事务需要善用分权以保障权力运行,围绕公共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公私部门协同合作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理论流变 发展图景
下载PDF
风土:写在现代的边缘——探索现代风土建筑理论流变的历史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玥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
以观念更替为主线,追溯现代风土建筑理论兴起的深层文化转换需求及对应的价值认知动因,关联各个时期的文化、技术、政治及社会变革,通过历史分期凝炼现代风土建筑理论的脉络和主题,阐明现代风土建筑理论的核心价值,分析相关价值认知对... 以观念更替为主线,追溯现代风土建筑理论兴起的深层文化转换需求及对应的价值认知动因,关联各个时期的文化、技术、政治及社会变革,通过历史分期凝炼现代风土建筑理论的脉络和主题,阐明现代风土建筑理论的核心价值,分析相关价值认知对过往历史与当下实践的作用与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将风土建筑理论本身的变化作为揭示风土建筑本体变化规律的切口,从中探究背后的更迭逻辑和历史规律,以在地的问题意识为导向解析和判别新的发展趋向,为我国应对此类量大面宽的建筑遗产的处置上打开视野、补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理论流变 价值认知 存续
原文传递
新闻参政:内涵、理论渊源、流变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逐原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3,共5页
在我国,新闻参政一直存在并不断发挥着作用。新闻参政以服务政治统治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它作为媒介对政府施政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和批评方式,在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改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推进国家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有着... 在我国,新闻参政一直存在并不断发挥着作用。新闻参政以服务政治统治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它作为媒介对政府施政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和批评方式,在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改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推进国家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中国古代的新闻参政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参政思想是我国新闻参政理论的重要来源,其具有的服务政治统治、促进制度建设及始终作为媒介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和批评方式等规律,在民主政治发展、转变执政理念和方式等方面给予人们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参政 理论渊源 理论流变 启示
原文传递
西方传播学理论流变与学术贡献述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长津 杨达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8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发端于美国的西方传播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有着自身独特、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本着史、论、用的发展脉落,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等电子图书馆中的西方传播学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分类、整理,针对西方... 发端于美国的西方传播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有着自身独特、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本着史、论、用的发展脉落,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等电子图书馆中的西方传播学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分类、整理,针对西方传播学自诞生以来思想源流、经典理论思想及其学术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供研究者和学习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播学 历史演进 理论流变 学术贡献
下载PDF
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的理论、机制与引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新忠 李保忠 《教育评论》 2022年第2期10-19,共10页
根据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从个人自致、家庭先赋、政府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维度审视,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的已有理论可以概括为外烁论、内发论、促进论和抑制论。纵观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互动演进的历史,教育作用... 根据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从个人自致、家庭先赋、政府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维度审视,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的已有理论可以概括为外烁论、内发论、促进论和抑制论。纵观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互动演进的历史,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呈现出以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和遗传禀赋为核心的内部传递机制,以及由阶层收入不平等和公共教育政策等因素主导的外部影响机制。深化教育在收入代际流动中的作用,我国须持续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根除城乡社会二元经济结构,构建以教促融社会流动机制,建立公平和能力兼顾的就业大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代际流动 教育获得 理论流变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系统科学理论流变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管窥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谋林 《贵州体育科技》 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系统科学理论的发端、流变及其应用领域,重点指出了系统科学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思路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了该理论在体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系统科学 理论流变 体育系统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从本质到战略:理论演进与学理参悟--高校思政“概论”课版本流变笺注
8
作者 唐旭斌 刘志玲 《南方论刊》 2020年第9期101-105,共5页
在高校“概论”课8个教学版本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的理论方位、文字叙述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三个阶段形成的内在根据。拷问先决理论、辨析理论关系、登眺理论向度... 在高校“概论”课8个教学版本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的理论方位、文字叙述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三个阶段形成的内在根据。拷问先决理论、辨析理论关系、登眺理论向度,是考察本质论与战略论演进的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课 本质论 战略论 理论流变 理论启迪
下载PDF
论绘画境范畴的理论流变及其审美内涵
9
作者 赵振山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93-296,共4页
“境”是中国绘画表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 ,其内涵非常丰富和深邃。“境”作为重要的美学核心范畴 ,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漫长的孕育、形成、发展、流变和衍化的丰富过程。境范畴的美学本质和审美特性具有无穷的、深广的意蕴 ,即... “境”是中国绘画表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 ,其内涵非常丰富和深邃。“境”作为重要的美学核心范畴 ,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漫长的孕育、形成、发展、流变和衍化的丰富过程。境范畴的美学本质和审美特性具有无穷的、深广的意蕴 ,即气、神、骨、逸。把握好“境”这个丰富的美学范畴 ,对于我们深入领悟中国的美学精神和进行绘画的创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绘画 “境” 理论流变 审美内涵 审美特性 “气” “神” “骨” “逸”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历史视域与理论流变
10
作者 李兴阳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qu... 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理论碎片"。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与理论批评,是在边界模糊、视域宽窄不定中协同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浪漫主义小说 历史视域 理论流变
下载PDF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溯源
11
作者 刘桃良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出现在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化。诸多后现代理论家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后现代大众文化中"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出现在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化。诸多后现代理论家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后现代大众文化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特征。国内就"日常生活审美化"展开了激烈讨论,涉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价值。"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审美观念 理论流变
下载PDF
清代常州词派“比兴寄托论”的理论流变及多元阐释
12
作者 刘佳 朱博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常州词派是清代后期以至近代势力最大、持续最久、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而"比兴寄托论"正是常州词派的理论核心。张惠言提出词之"比兴",继之者周济提出词之"寄托",之后谭献《复堂词话》提出"作者之... 常州词派是清代后期以至近代势力最大、持续最久、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而"比兴寄托论"正是常州词派的理论核心。张惠言提出词之"比兴",继之者周济提出词之"寄托",之后谭献《复堂词话》提出"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未必不然"这一词学理论命题,承继张惠言词之"比兴"说、周济之"寄托"论,三者一脉相承,渊源有自。谭献在词的阐述过程中引入读者这一角色,纠正了前辈词人的理论弊端,开前辈词论家未有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寄托论 理论流变 多元阐释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理论范式流变与新时代路径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190,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述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历程,描绘其较为详尽的全景发展脉络,呈现既往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主要围绕藏、维、蒙等民族题材影片的相关研究为线索,探寻挖掘以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为代表的针对中国少数民...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述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历程,描绘其较为详尽的全景发展脉络,呈现既往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主要围绕藏、维、蒙等民族题材影片的相关研究为线索,探寻挖掘以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为代表的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研究更丰富的阐释维度和可行的理论范式;结合新时代的全新环境和全新要求,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可持续性积极健康发展贡献新思路、开拓新路径做出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跨文化书写 理论范式流变 新时代路径
原文传递
文学作品的阐释与批评理论的流变——以菲茨杰拉德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锡麟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332-348,共17页
本文通过考察菲茨杰拉德研究发展进程(尤其是菲茨杰拉德复兴的几次高潮)中的一些重要论著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发现菲茨杰拉德作品研究一直伴随着20世纪批评理论的流变而发展。菲茨杰拉德研究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在总体上经历了从注重作品内... 本文通过考察菲茨杰拉德研究发展进程(尤其是菲茨杰拉德复兴的几次高潮)中的一些重要论著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发现菲茨杰拉德作品研究一直伴随着20世纪批评理论的流变而发展。菲茨杰拉德研究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在总体上经历了从注重作品内部因素和形式问题的内在批评到注重作品外部因素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外在批评,再到内在批评与外在批评并举或者结合的趋势。但是与批评理论的流变趋势相比,菲茨杰拉德研究中批评方法和模式的运用常常有延续、滞后和并存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表明了文学作品阐释与批评理论流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研究 批评理论流变 批评方法和模式 内在批评 外在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