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7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被引量:74
1
作者 张顺利 陶诗言 +1 位作者 张庆云 张小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2-457,共16页
文章分析了 1 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珠江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6月中、下旬珠江、长江、嫩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 ,局部地区下了大暴雨 ;7月下旬长江流域出现了“二度梅” ,湖南、湖北和江西省普... 文章分析了 1 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珠江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6月中、下旬珠江、长江、嫩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 ,局部地区下了大暴雨 ;7月下旬长江流域出现了“二度梅” ,湖南、湖北和江西省普降暴雨 ;8月上半月嫩江流域再次出现持续性强降水。频繁的强降水使长江、嫩江、华南西江等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 ,支流河水不断涌入干流 ,使得干流洪峰迭起。雨水和洪峰迭加 ,引发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1 998年 7月副热带高压南落是造成长江流域“二度梅”的主要原因。副热带高压、南海季风涌、中高纬冷空气和从青藏高原东移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等 4个因子的最佳组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洪涝灾害 气象水文特征 季风涌 1998年 夏季 中国 长江流域 嫩江流域
下载PDF
近40年来珠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73
2
作者 王兆礼 陈晓宏 +1 位作者 张灵 李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5,共5页
为阐明珠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2000年80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珠江流域各月降水量进行插值,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分量。结果表明:①40年来,流... 为阐明珠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2000年80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珠江流域各月降水量进行插值,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分量。结果表明:①40年来,流域总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增加率为5.5mm/10a,且具有明显的11年主周期振荡,但不存在突变现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半部以增加为主,西南部以减少为主。②从降水变化趋势的季节来看,春、夏、冬三季降水都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而秋季降水则呈不显著下降趋势。③汛期(4~9月)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主汛期(5~7月)与非汛期(10~翌年3月)则呈不显著增加趋势。④从月降水量变化来看,1、2、3、7四个月份是增加明显的月份,其余各月都呈不显著减少趋势。这种变化加剧了降水年内分布的不平衡,即枯水期8~12月份降水更少,而雨水较多的7月降水增加较多,增加了流域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降水量 KRIGING方法 Mann—Kendall 时空演变
下载PDF
珠江流域1960―2012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2
3
作者 赖成光 陈晓宏 +3 位作者 王兆礼 赵仕威 吴旭树 于海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167,共9页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估、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各站点降雨侵蚀力,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方法,小波...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估、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各站点降雨侵蚀力,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方法,小波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对流域降雨侵蚀力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的分布范围为1 858.0~14 656.6 MJ·mm/(hm2·h),平均值为7 177.1 MJ·mm/(hm2·h),与多年平均降雨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952,P〈0.01),空间分布规律与多年平均降雨基本一致,即总体上均呈从东到西逐渐递减的规律,被统计站点的降雨侵蚀力随着经度增加而增加,但随纬度增加而减少;流域年、季节、汛期和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均没有发生显著的突变,其中春、秋两季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其余时间段呈上升趋势;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呈上升的趋势,其中韶关站点上升显著,沾益站、风山站、河池站、百色站、柳州站、融安站和桂林站的冬季降雨侵蚀力同样上升显著,这些地区面临的水土保持压力较大;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主周期为3.8 a,且存在2.0~7.0 a的振荡周期。研究结果可为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农业和生态保护,灾害控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流失 水土流失 时空变化 珠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水文学方法的珠江流域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张强 崔瑛 陈永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8-1837,共10页
珠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等原因,水质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区域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安全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生态流量研究对于评价地表水文过程演变对区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为区域水资... 珠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等原因,水质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区域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安全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生态流量研究对于评价地表水文过程演变对区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运用各种"水文学"方法(包括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改进的7Q10法、NGPRP法、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对珠江流域11个主要水文控制站点的实测月径流量做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分析珠江流域生态径流过程,并通过与Tennant法对比分析,选择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分别计算了各水文控制站的最小生态径流量和适宜生态径流量,除个别站点外,其评价结果分别处于Tennant法"中"和"最佳"的等级。对于逐月频率计算法中保证率的选取方法,研究表明各月径流系列均取50%最适合珠江流域。研究同时为仅利用水文资料中的多年逐月径流数据来确定生态需水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 逐月频率计算法 基于概率分布的生态需水评估方法 概率分布函数 珠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天蜀 彭世揆 岳彩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6,共4页
以珠江上游九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模型 )为评价模型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 .2为分析平台 ,并在ARC/INFO 7.1 1及VisualFoxpro 6.0支持下 ,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TI... 以珠江上游九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模型 )为评价模型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 .2为分析平台 ,并在ARC/INFO 7.1 1及VisualFoxpro 6.0支持下 ,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TIN模型 ,数字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矢量图层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 ,矢量、栅格数据转换 ,地图代数运算等操作步骤 ,获取基于栅格数据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经分析 ,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中 ,裸岩区及荒地的土壤侵蚀量最大 ,是有林地的 8倍以上。在各种植被类型中 ,经济林的土壤侵蚀量最大 ,而其它植被类型的差异不显著。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量最显著的因素是坡度因子 ,2 5°以上的坡度土壤侵蚀量是平地的 54倍以上。最后 ,找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因子是坡度和植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流失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流域 珠江流域
下载PDF
近50a来珠江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陆文秀 刘丙军 +1 位作者 陈俊凡 陈晓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90,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个站点1959—2009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个站点1959—2009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流域全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稳定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②流域春、冬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下降趋势;③流域全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中雨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大雨、暴雨日数和95百分位值降水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全年、小雨和暴雨降水日数显著突变时段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④流域日平均降水量呈稳定上升趋势,降水时段趋于集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Mann—Kendall 珠江流域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盆地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及其对南海沉积物的贡献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志飞 C.Colin +3 位作者 黄维 陈忠 A.Trentesaux 陈建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8-456,共9页
黏土矿物以其示踪洋流变化和揭示物源区陆地同时期气候变化的能力,近年来在南海东亚季风演化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作为南海北部陆源物质输入的重要河流之一,以往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过详细的黏土矿物学工作.运用X射线衍射方法... 黏土矿物以其示踪洋流变化和揭示物源区陆地同时期气候变化的能力,近年来在南海东亚季风演化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作为南海北部陆源物质输入的重要河流之一,以往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过详细的黏土矿物学工作.运用X射线衍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珠江流域盆地(包括珠江主流、各支流和珠江口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结果显示,珠江流域盆地黏土矿物组合主要由高岭石(35%-65%)、绿泥石(20%~35%)和伊利石(12%~42%)组成,蒙脱石含量一般小于5%,区域分布上不具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从珠江流域盆地到南海北部,高岭石含量持续降低,蒙脱石含量持续上升。伊利石含量也不断上升,伊利石化学指数递减,伊利石结晶度增强,这些特征都表明珠江流域盆地对南海北部黏土矿物的贡献主要是高岭石,其次是伊利石和绿泥石,基本不提供蒙脱石.研究认为。珠江对南海北部陆缘的黏土矿物贡献率最多为72%,而对北部陆坡的贡献率最多仅为15%.无论是冰期还是间冰期时期,高岭石都指示了珠江流域的机械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表层沉积物 物源区 东亚季风 珠江流域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郑江禹 张强 +2 位作者 史培军 顾西辉 郑泳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基于珠江流域74个气象站点1952~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POT抽样、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泊松回归等方法,从降水量级、降水频率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年、雨季及旱季3个时间尺度上的极端降水特征,并从降水对温... 基于珠江流域74个气象站点1952~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POT抽样、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泊松回归等方法,从降水量级、降水频率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年、雨季及旱季3个时间尺度上的极端降水特征,并从降水对温度变化响应及ENSO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的机理。研究表明:1珠江流域极端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多发于4~9月,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2珠江流域极端降水频率在雨季及年际间分布较为均匀。但在旱季,珠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在不同年份差异性较大;3在雨季及年际尺度上,极端降水年序列趋势性并不显著;而相对干旱季节,极端降雨量级、发生频次均随年份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发生时间提前。珠江流域农业以水稻(Oryzasativa)种植为主,旱季极端降水增加易导致冬汛及其引起的作物倒伏与农田渍涝等灾害,同时对秋冬防洪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4温度升高和ENSO事件对珠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有显著影响。从ENSO影响的角度讲,在厄尔尼诺年,珠江流域西部极端降水量级和频率增加,而流域东部沿海区域极端降水量级减少,时间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集聚眭 泊松过程 ENSO 珠江流域
下载PDF
TRMM卫星降水反演数据在珠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以东江和北江为例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兆礼 钟睿达 +3 位作者 赖成光 陈晓宏 李军 黄泽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评估最新一代TRMM 3B42-V7卫星降水反演数据产品在珠江流域的精度和适用性,选取位于珠江流域下游的东江和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地面雨量站点数据评估了该产品的精度和适用性,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 为评估最新一代TRMM 3B42-V7卫星降水反演数据产品在珠江流域的精度和适用性,选取位于珠江流域下游的东江和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地面雨量站点数据评估了该产品的精度和适用性,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水文模型进行了水文模拟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网格尺度上,大多数网格日尺度相关系数达到0.60以上,月尺度相关系数达到0.90以上,3B42-V7产品表现出较好的精度,在区域尺度上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文模拟验证分两种情景下进行,情景Ⅰ的结果表明,当水文模型由地面雨量站点数据率定时,3B42-V7产品数据的水文模拟效果不佳,个别区间内存在对洪峰流量明显的低估;情景Ⅱ的结果表明,由3B42-V7产品数据重新率定水文模型时径流模拟效果有了较大改善,说明该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资料缺乏地区的降水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水反演数据 TRMM 3B42-V7 VIC模型 水文模拟检验 珠江流域
下载PDF
区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碳汇通量估算初探:以珠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36
10
作者 曹建华 杨慧 康志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181-2187,共7页
在长时间尺度上,碳酸盐岩的形成对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产生巨大的碳汇效应,同时碳酸盐岩在全球分布面积的巨大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使碳酸盐岩溶蚀、吸收大气/土壤CO2的岩溶过程积极参与现代全球碳循环,并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结... 在长时间尺度上,碳酸盐岩的形成对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产生巨大的碳汇效应,同时碳酸盐岩在全球分布面积的巨大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使碳酸盐岩溶蚀、吸收大气/土壤CO2的岩溶过程积极参与现代全球碳循环,并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碳汇的通量约占全球"遗漏汇"的12.00%~35.29%.以珠江流域为例,在综合考虑影响岩溶作用及产生碳汇因子的基础上,收集已有数据,以典型地点的石灰岩溶蚀速率、年降水量、土壤呼吸速率和NPP建立回归方程,并以GIS为研究平台,结合研究区内碳酸盐岩类型的分布,估算研究区内因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对大气CO2汇的通量.结果表明,珠江流域年溶蚀量为1.54×107tCaCO3/a,折合碳为1.85×106tC/a,试图从原位典型点的监测数据,探索区域尺度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碳酸盐岩溶蚀 碳汇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东江干流浮游植物叶绿素a时空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6
11
作者 田时弥 杨扬 +3 位作者 乔永民 何文祥 林剑华 王栋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解珠江流域东江干流水体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6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东江干流进行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江水体叶绿素a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其全年变化范围为0.84~14.93μg/L,整体均值... 为了解珠江流域东江干流水体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6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东江干流进行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江水体叶绿素a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其全年变化范围为0.84~14.93μg/L,整体均值为3.60±2.45μg/L,丰水期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枯水期;而丰、枯水期叶绿素a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上游河段显著低于下游河段.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总氮浓度、总磷浓度、有机物含量、水温和水流流速等都是影响东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总磷的影响最为显著,表明磷可能是东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干流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珠江流域
下载PDF
珠江流域概况及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童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珠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详细分析了水文气象、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泥沙、咸潮和潮汐等方面的水文特性。
关键词 概况 水文特性 分析 珠江流域
下载PDF
Clay miner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4
13
作者 LIU ZhiFei Christophe COLIN +3 位作者 HUANG Wei CHEN Zhong Alain TRENTESAUX CHEN Jian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8期1101-1111,共11页
Clay mineral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being able to track oceanic current variations and to reveal contemporaneous pa- leoclimatic chan... Clay mineral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being able to track oceanic current variations and to reveal contemporaneous pa- leoclimatic changes prevailing in continental source areas.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s input- ting terrigenous matters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 Pearl River was not previously paid at- tention to from the viewpoint of clay mineralogy.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study on clay miner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including all three main channels, various branches,and the Lingdingyang in the estuary)by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XRD)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consists dominantly of kaolinite(35%-65%), lesser abundance of chlorite(20%-35%)and illite(12%-42%),and very scare smectite occurrences (generally<5%).Their respective distribution does not present any obvious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However,downstream the Pearl River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varies significantly:kaolinite decreases gradually,smectite and illite increase gradually.Additionally,illite chemistry index steps down and illite crystallinity steps up.These varia- tions indicate the contribution of major kaolinite,lesser illite and chlorite,and very scarce smectite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of clay minerals from the Pearl River is 72%to the northern margin and only 15%to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In both glacials and interglacials,kaolinite indicates that the ability of mechanical erosion occurred in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地表沉积物 粘土矿 南海 作用
原文传递
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 被引量:28
14
作者 夏汉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9,159,共7页
系统总结了长江和珠江流域近百年来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深刻分析了洪灾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根源,提出了治理“两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植被生态工程,并呼吁将传统的植树造林改为植树种草,将乔... 系统总结了长江和珠江流域近百年来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深刻分析了洪灾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根源,提出了治理“两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植被生态工程,并呼吁将传统的植树造林改为植树种草,将乔、灌、草、藤有机搭配,形成多层配置,并大力发展草业,最终在“两江”流域实现以草业为枢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大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水土流失 植被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下载PDF
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连凯 覃小群 +2 位作者 杨慧 黄奇波 刘朋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25-3034,共10页
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这3个主控断面,对珠江... 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这3个主控断面,对珠江流域的碳通量和侵蚀模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悬浮颗粒物(TSS)、颗粒有机碳(POC)以及溶解有机碳(DOC)随雨季的到来而质量浓度升高,西江上游TSS和POC的质量浓度增加显著;珠江流域河流碳的4种组分中,溶解无机碳(DIC)的所占质量分数最高,且西江、北江的DIC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东江;西江、北江和东江河流中外源POC分别占78%、72%和26%,三大支流的POC均受上游C3植物的影响;珠江流域的TSS、总碳(TC)、POC、颗粒无机碳(PIC)、DOC、DIC、以及颗粒碳(TPC)、总有机碳(TOC)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34×1012、12.69×1012、2.50×1012、1.01×1012、1.13×1012、8.05×1012、3.51×1012和3.65×1012g·a-1,对应的侵蚀模数分别为:309×106、28.98×106、5.75×106、2.27×106、2.56×106、18.4×106、8.02×106和8.31×106g·(km2.a)-1.与全球主要河流碳侵蚀模数相比,珠江流域河流DOC、POC和TOC的侵蚀模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总悬浮颗粒物 河流碳组分 河流碳通量 侵蚀模数
原文传递
近50年珠江流域降雨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唐亦汉 陈晓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482,共7页
利用珠江流域38个站点54 a日降水资料,采用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线性回归及空间克里格插值,对多种降雨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西部年降雨有减少趋势,流域大部分的降雨日数则有增加趋势;2流域降雨具有季度、... 利用珠江流域38个站点54 a日降水资料,采用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线性回归及空间克里格插值,对多种降雨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西部年降雨有减少趋势,流域大部分的降雨日数则有增加趋势;2流域降雨具有季度、月份集中性,其中,季度集中性趋于空间均匀化,月份集中性趋向空间极端化;3极端降雨阈值东高西低,全区极端降雨在20世纪60、80年代末有突变现象,P0.01%设计值在21世纪达到最高。综合多尺度降雨时空变化结果进行分析,将珠江流域划分为广东(包括江西)、广西中北部(包括湖南)、广西西南及云贵4个降雨特征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及广西中北部地区应注重防洪安全,广西西南与云贵地区应注重保障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多尺度 降雨时空变化 降雨指数
下载PDF
珠江流域1960—2012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青娥 吴孝情 +1 位作者 陈晓宏 杨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6-1366,共11页
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16个极端气温指标数据,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M-K)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珠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除结冰日数(ID0)、月最高气温极小值(TXn)、冷昼日数(TX10p)和作物... 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16个极端气温指标数据,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M-K)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珠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除结冰日数(ID0)、月最高气温极小值(TXn)、冷昼日数(TX10p)和作物生长期(GSL)4个指标呈现出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外,夏日日数(SU25)、热浪日数(TR20)尤其是暖夜日数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空间变化分析表明,冷夜日数(TN10p)、冷日持续指数(CSDI)和昼夜温差幅度(DTR)以及冷昼日数(TX10p)在整个珠江流域大致呈下降趋势,其余10个指标大致呈上升趋势,呈现出较好的流域一致性;突变分析表明,除了ID0、TX10p和GSL三个指标之外,其余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大多数突变点发生于1980年代,其中夏日日数(SU25)、热浪日数(TR20)的突变点分别为2001和1994年;周期分析表明,大部分指标呈现多个周期震荡,且都以2~4 a为主周期。SCSMI(南中国海夏季季风指数)与ENSO是造成研究区极端高气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珠江流域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碳酸盐岩与硅酸盐岩风化对大气CO_2汇的效应 被引量:30
18
作者 覃小群 蒋忠诚 +2 位作者 张连凯 黄奇波 刘朋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49-1757,共9页
对珠江流域11个测站的河水1个水文年4次取样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揭示无论是碳酸盐岩区还是硅酸盐岩区,岩石风化均使河流的离子成分以HCO3-、Ca2+、Mg2+为主,碳酸盐岩风化溶蚀速率和由碳酸盐岩风化溶蚀引起的大气CO2消耗量分别为... 对珠江流域11个测站的河水1个水文年4次取样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揭示无论是碳酸盐岩区还是硅酸盐岩区,岩石风化均使河流的离子成分以HCO3-、Ca2+、Mg2+为主,碳酸盐岩风化溶蚀速率和由碳酸盐岩风化溶蚀引起的大气CO2消耗量分别为27.60 mm/ka和540.21x103mol/(km2·a-1),是硅酸盐岩风化速率和由硅酸盐岩风化引起的大气CO2消耗量的10.8倍和6.7倍,说明碳酸盐岩风化是流域碳汇过程及效应的主体。由于有利的水热条件和高的碳酸盐岩面积比例,珠江流域平均岩石风化速率和由岩石风化作用引起的大气CO2消耗量分别为30.15mm/ka和620.36×103mol/(km2·a-1),为全球60条河流平均值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 硅酸盐岩风化 大气CO2汇 珠江流域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生态补偿标准——基于机会成本和佛冈样域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江思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显然,实施这种安排需辅之以生态补偿政策,以弥补后两类区域因被限制或禁止(工业)开发而损失的经济...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显然,实施这种安排需辅之以生态补偿政策,以弥补后两类区域因被限制或禁止(工业)开发而损失的经济利益。而国内现行或试行的生态补偿因数量太少、标准过低而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各地争相挤入重点开发区域而抗拒被定位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即使被划入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也不甘"寂寞"而设法实行变相开发。这就需要研究生态补偿的合理量化标准,通过对代际和区际公平的充分兼顾来增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本文基于机会均等观,运用机会成本法,通过建立生态补偿与发展机会成本的数量关系模型,提出了对生态功能区的单项与综合补偿标准并选择样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主体功能区划下,特定区域接受"限制"或"禁止"开发之定位安排的经济底线是所获生态补偿足以弥补因限制或放弃开发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因"限制"或"禁止"开发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则该机会成本可以理解为一地限制或放弃工业增长后所相应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及其他相关收益。据此核定的生态补偿标准才具有较大公平性和可行性。在实施中,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单项(财政收入)补偿逐渐扩展至综合补偿。在此基础上,未来还可考虑纳入生态建设投入补偿和环境服务付费(PES),使生态补偿标准对各地承担生态屏障、致力可持续发展更具激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补偿 机会成本 珠江流域
下载PDF
珠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兆礼 陈晓宏 李艳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03-307,311,共6页
为阐明珠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与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对珠江流域1982—2003年间的地表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年... 为阐明珠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与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对珠江流域1982—2003年间的地表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年来,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NDVI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珠江流域植被活动在减弱;(2)从季节变化来看,珠江流域平均植被覆盖除春季呈不显著上升外,其余各季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空间上,中下游地区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右江、左江及郁江流域则呈小显著增加趋势。这种空间异质性是由于城市化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区域气候特征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GIS 时空变化 珠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