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运动:南海北部渐新统—中新统重大地质事件及其意义 被引量:171
1
作者 庞雄 陈长民 +6 位作者 邵磊 王成善 朱明 何敏 申俊 连世勇 吴湘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南海北部及珠江口盆地渐新统—中新统界面(约23.8 Ma)代表一个重大地质事件:在南海乃至东亚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本文定名为“白云运动”。研究证实,白云凹陷23.8 Ma以前为浅海陆架沉积,但随着南海扩张脊向南跃迁使得23.8... 南海北部及珠江口盆地渐新统—中新统界面(约23.8 Ma)代表一个重大地质事件:在南海乃至东亚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本文定名为“白云运动”。研究证实,白云凹陷23.8 Ma以前为浅海陆架沉积,但随着南海扩张脊向南跃迁使得23.8 Ma以来白云凹陷深部地幔上隆产生强烈的热沉降,陆架坡折带由23.8 Ma以前位于白云凹陷南侧突变式地跳跃到凹陷的北侧;白云凹陷也由渐新世晚期的浅海陆架环境转为陆坡深水环境。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该构造事件也是本区沉积物源突变的主控因素,造成珠江三角洲和珠江深水扇系统在23.8 Ma界面发生明显突变。32~23.8 Ma的珠江流域范围可能以华南花岗岩地区为主,之后受喜马拉雅隆升的影响,珠江流域范围向西扩展,沉积物中明显存在着来自喜马拉雅东翼的物质。23.8 Ma渐新统—中新统重大构造事件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珠江流域的格局、南海北部沉积物的组成、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化和油气成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新统-中新统 地质事件 白云运动 南海 白云凹陷 珠江
下载PDF
香港维多利亚港和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抗生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40
2
作者 徐维海 张干 +2 位作者 邹世春 李向东 刘玉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8-2462,共5页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香港维多利亚港(维港)与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9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在维港海水中,只检出较低含量的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论是在枯季(3月)还是洪季(6...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香港维多利亚港(维港)与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9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在维港海水中,只检出较低含量的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论是在枯季(3月)还是洪季(6月),珠江广州河段河水中各种抗生素(阿莫西林除外)均可检出,而且含量较高(分别在70~489ng·L^-1和13~69ng·L^-1之间),其含量水平明显高于美、欧等国河流中相应污染物的含量。其中红霉素、磺胺嘧啶等与国外污水处理厂所检出的含量水平相当.数据也表明,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水平受季节和水量变化的影响很大,枯季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明显高于洪季.与枯季相比,洪季河水中药物含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海水 河水 维多利亚港 珠江
下载PDF
珠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76
3
作者 林木隆 李向阳 杨明海 《人民珠江》 2006年第4期1-3,14,共4页
珠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贯彻落实“当好河流代言人,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了珠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据此开展珠江的健康状况评价工作,并为今后流域的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以及科学管理提... 珠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贯彻落实“当好河流代言人,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了珠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据此开展珠江的健康状况评价工作,并为今后流域的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仅就珠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逐步完善珠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河流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珠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4
4
作者 陈静生 何大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86-793,共8页
对珠江水系109个水文站1954—1984年的水化学资料的研究表明,在组成珠江水系的3条河流中,以东江离子总量为最低,西江的离子总量为最高,前者的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钠型水,后者为重碳酸盐钙型水。北江的离子总量和水化学类型介于上二者之... 对珠江水系109个水文站1954—1984年的水化学资料的研究表明,在组成珠江水系的3条河流中,以东江离子总量为最低,西江的离子总量为最高,前者的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钠型水,后者为重碳酸盐钙型水。北江的离子总量和水化学类型介于上二者之间。珠江水系的离子径流模数远高于我国河流平均离子径流模数。在3条河流中,以北江的离子径流模数为最高,东江为最低,西江介于上二者之间。其原因与3条江流域的面积、岩石类型和降水量有关。西江和北江水中的离子主要起源于岩石风化,东江水中的离子有部分来自海洋气溶胶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河流 珠江 水化学 离子径流模数 离子化学
下载PDF
三江水系草鱼种群RAPD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薛国雄 刘棘 刘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用120个含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长江、珠江、黑龙江三大水系的草鱼产卵场及太湖中捕获的草鱼进行覆盖性的RAPD分析,实验共扩增出2346条重复性高而清晰的DNA带,获得多态性片段844条。结果表明,每一水系的草鱼种群... 用120个含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长江、珠江、黑龙江三大水系的草鱼产卵场及太湖中捕获的草鱼进行覆盖性的RAPD分析,实验共扩增出2346条重复性高而清晰的DNA带,获得多态性片段844条。结果表明,每一水系的草鱼种群均有其特征性基因图谱,可作为种群鉴定的依据;统计学分析后绘制的遗传距离树状图与经典的数量遗传、质量遗传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种群 RAPD 长江 珠江 黑龙江
下载PDF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4
6
作者 康跃惠 盛国英 +2 位作者 傅家谟 麦碧娴 张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沉积物柱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 ,以便探讨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 .样品采自珠江澳门河口 ,柱样以2 10 Pb同位素法定年 .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BHCs、DDTs总量计算时 ,样品中含量分别为 0 4 ...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沉积物柱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 ,以便探讨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 .样品采自珠江澳门河口 ,柱样以2 10 Pb同位素法定年 .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BHCs、DDTs总量计算时 ,样品中含量分别为 0 4 8~ 2 6 2 8ng/ g、1 92~ 39 1 3ng/ g .柱样中农药含量随深度变化和珠江口区的水域水流量随年份的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 .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来源于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 .样品中DDTs的浓度超过了河口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最低值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澳门河口 柱样 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六六六 滴滴涕
下载PDF
中国主要河流控制站氮、磷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51
7
作者 段水旺 章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1-416,共6页
根据黄河洛口站、长江武汉站和珠江高要站1980 到1989 年的水文、水化学资料,分别计算中国3 条主要河流下游控制站80 年代营养元素氮、磷平均含量,比较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并探讨影响它们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黄河 长江 珠江 含量变化
下载PDF
珠江下游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61
8
作者 谢文平 王少冰 +4 位作者 朱新平 陈昆慈 潘德博 洪孝友 尹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8-1815,共8页
为了解珠江下游出海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21个样点沉积物中13种元素的总量,及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下游河道总F... 为了解珠江下游出海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21个样点沉积物中13种元素的总量,及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下游河道总Fe、总Mn含量分别为41 658.73 mg.kg-1和1 104.73 mg.kg-1,微量元素Cr、Co、Ni、Cu、Zn、As、Se、Cd、Sb、Pb和Hg的平均值分别为86.62、18.18、54.10、80.20、543.60、119.55、4.28、10.60、20.26、104.58和0.520 mg.kg-1,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As≈Zn>Hg>Pb≈Cu≈Cr,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大小顺序:Cd>Hg>As>Cu>Pb>Zn>Cr,Cd是该水域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元素,单项潜在生态风险与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一致.珠江下游河道底泥Cd、Hg和Pb污染受输入影响北江大于西江和东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站位潜在生态风险可分5类,基本反映了站位分布及沉积物环境污染变化特征.总体而言,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程度较高的江段有陈村-沙湾段、陈村-顺德港段及外海-虎跳门段,北江及相关河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于区域其他江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ICP-MS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长江、珠江、黑龙江三水系的鲢、镛、草鱼原种种群的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 被引量:51
9
作者 李思发 王强 陈永乐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51-372,共22页
用LKB平板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的鲢、鳙及草鱼的原种8个种群16个酶位点的遗传变异。同种鱼不同水系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化遗传差异。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分别是13.3%、26.7%... 用LKB平板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的鲢、鳙及草鱼的原种8个种群16个酶位点的遗传变异。同种鱼不同水系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化遗传差异。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分别是13.3%、26.7%、13.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0493、0.0484、0.0511;长江、珠江鳙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都是31.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375,0.0977;长江、珠江、黑龙江草鱼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0%,38%,23.1%,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241,0.0961,0.0525。南方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有比北方的高的趋向。长江鲢—珠江鲢,长江鲢—黑龙江鲢,珠江鲢—黑龙江鲢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957,0.9955及0.9696;长江鳙—珠江鳙的遗传相似度是0.9955;长江草鱼—珠江草鱼,珠江草鱼—黑龙江草鱼,长江草鱼—黑龙江草鱼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679、0.9483及0.9324。长江种群与珠江种群这两个中央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边缘群体黑龙江种群与中央群体长江、珠江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黑龙江草鱼种群很小,其资源的保护工作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珠江 黑龙江 鲢鱼 鳙鱼 草鱼 原种 种群 遗传相似度 遗传距离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概率分析的珠江流域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肖名忠 张强 陈晓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2,共10页
根据珠江流域42个站点1960-2005年的46年日降水资料,以6个月尺度的SPI值表征珠江流域干旱情况。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研究了珠江流域干旱时间演变特征,同时基于多变量Copula函数,在定义的两种不同干旱情景下,根据两变量联合重现期... 根据珠江流域42个站点1960-2005年的46年日降水资料,以6个月尺度的SPI值表征珠江流域干旱情况。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研究了珠江流域干旱时间演变特征,同时基于多变量Copula函数,在定义的两种不同干旱情景下,根据两变量联合重现期及其对应的第二重现期,比较性地研究了珠江流域的干旱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西部有变旱的趋势而东部有变湿润的趋势,其中显著的变旱趋势集中在11、12、1月,显著的变湿趋势集中在6、7月。同时除个别站点外,干旱历时和干旱严重程度趋势不显著;(2)珠江流域整体上干旱风险较大,东部要比西部干旱风险高。珠江流域内发生长历时干旱时,干旱严重程度也往往很大,对干旱风险管理很不利。在发生严重程度的干旱时,珠江流域东部的干旱高风险区域增加,威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安全;(3)由于第二重现期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可能第二重现期对干旱风险分析的结果更稳健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旱风险 COPULA函数 第二重现期 珠江
原文传递
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被引量:49
11
作者 戴仕宝 杨世伦 蔡爱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根据1955~2005年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流域降水量数据,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石角站(北江)、博罗站(东江)、迁江站(红水河)以及高要站(西江干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而柳州站(柳江)、南宁... 根据1955~2005年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流域降水量数据,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石角站(北江)、博罗站(东江)、迁江站(红水河)以及高要站(西江干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而柳州站(柳江)、南宁站(郁江)的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2)1955~2005年珠江入海泥沙(石角站、博罗站、高要站输沙量之和)均值为7529×104t/yr,并在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珠江入海泥沙还存在着年际变化上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即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此后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过分析认为:(1)气候变化是造成珠江流域输沙量年际波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造成珠江入海泥沙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2)珠江流域入海泥沙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3)水库建设是造成1955~2005年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4)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将可能进一步减少,这将对未来珠江河口环境和三角洲的演变产生影响,加强进一步的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 人类活动 水库 珠江
下载PDF
珠江水系鱼类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6
12
作者 帅方敏 李新辉 +4 位作者 刘乾甫 李跃飞 杨计平 李捷 陈方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82-3192,共11页
珠江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和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珠江鱼类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鱼类种质资源方面举足轻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其鱼类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种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使... 珠江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和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珠江鱼类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鱼类种质资源方面举足轻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其鱼类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种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急剧衰退,鱼类空间分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对珠江全流域13个站位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采集渔获物10119尾,隶属于94种72属17科。鲤科鱼类占显著优势,其次种类较多的依次为鲿科、鳅科。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以餐、南方拟餐、黄颡鱼等小型鱼类为主的中上游类群、以赤眼鳟、鲮鱼、广东鲂等中型鱼类为主的中下游类群和以罗非鱼为主的重要支流类群。同时发现中下游物种多样性高,上游及河口江段多样性低的格局。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了鱼类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年均气温、降雨量、年均径流量、河流宽度与透明度是珠江水系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年均气温是影响鱼类群落分布的最关键因子之一。与历史资料对比后发现,珠江鱼类种类明显减少、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研究是珠江水系野生渔业资源长期调查的一部分,研究结果将对渔业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空间分布 珠江 NMDS RDA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马跃良 王云鹏 贾桂梅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 ,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 ,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 ,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 ,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 ,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 ,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 ,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体污染 监测 珠江
下载PDF
珠江广州市段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36
14
作者 徐润林 白庆笙 谢瑞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9-485,共7页
采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PFU法》,对珠江广州市段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和群集过程的研究。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 2 0 3种。其中植物性鞭毛虫 4 4种 ;动物性鞭毛虫 6 4种 ;肉足虫 1 7种和 78种纤毛虫。分析了原... 采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PFU法》,对珠江广州市段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和群集过程的研究。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 2 0 3种。其中植物性鞭毛虫 4 4种 ;动物性鞭毛虫 6 4种 ;肉足虫 1 7种和 78种纤毛虫。分析了原生动物群落在该河段的组成特点 ,以及它们与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 :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变化与水质变化相吻合 ,珠江在流经广州市区后 ,水质发生了明显地恶化 ,原生动物群落受到破坏 ;经过一个较长的流程 ,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原生动物群落也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PFU原生动物群落 水质 广州段
下载PDF
珠江广州江段水体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立军 张朝生 +2 位作者 章申 陈能坚 杨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3-462,共10页
采用等离子质谱法研究了稀土在珠江广州江段水体各要素中的含量、分布模式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在河水中以悬浮态为主。西、北江沉积物或悬浮物中稀土含量基本一致,而东江沉积物稀土明显高于西、北江,其分布模式属花岗岩的风化... 采用等离子质谱法研究了稀土在珠江广州江段水体各要素中的含量、分布模式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在河水中以悬浮态为主。西、北江沉积物或悬浮物中稀土含量基本一致,而东江沉积物稀土明显高于西、北江,其分布模式属花岗岩的风化产物。与我国不同地带河流沉积物比较,稀土分布顺序为珠江>长江>松花江。沉积物与悬浮物中各稀土元素5种赋存形态分布比例均为残渣态有机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水体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地理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陈国能 张珂 +2 位作者 贺细坤 陈翻身 念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在前三角洲阶段,珠江三角洲为内陆环境,五条大河在中山三角一带汇合,然后向南东入海。磨刀门西江水道形成于第二阶段的30000—20000。B.P.;狮子洋、珠江和银洲湖等水道则是全新世才发展起来的。三角洲发生过两次海侵。第一次大约开始于32500aB.P.,第二次大约开始于7500aB.P.。两次海侵形成了新、老两套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三角洲 沉积 古地理 晚更新世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36
17
作者 龚剑 冉勇 +2 位作者 杨余 陈迪云 马骁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分析了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双酚A(BPA)和雌酮(E1),其浓度范围分别为97.8—540.6ng·l-1(中值为145.9ng·l-1)和2.5—8.2ng·l-1(中值为4.5ng·l-1);两... 分析了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双酚A(BPA)和雌酮(E1),其浓度范围分别为97.8—540.6ng·l-1(中值为145.9ng·l-1)和2.5—8.2ng·l-1(中值为4.5ng·l-1);两种化合物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前航道的东圃大桥,最低值则在黄埔水道的黄埔港,其空间分布主要与沿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雌酮 雌激素 表层水 珠江
下载PDF
1954-2011年间珠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吴创收 杨世伦 +1 位作者 黄世昌 王珊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32,共11页
基于高要(西江)、石角(北江)和博罗(东江)水文站1954.2011年的连续径流量和输沙率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珠江流域的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1954-2011年珠江的入海径流量没... 基于高要(西江)、石角(北江)和博罗(东江)水文站1954.2011年的连续径流量和输沙率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珠江流域的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1954-2011年珠江的入海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输沙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间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不同:1954-1983年珠江水沙均处于增长阶段,该阶段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的贡献率分别是70%和30%;1984-1993年珠江水沙通量呈先降后升(1989年是转折点1波动阶段,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1994-2011年珠江的水沙通量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是20%和80%。(2)龙滩水库蓄水后的2007-2011年与2006年以前相比,珠江年均入海径流量减少了14%,而年均入海输沙率是减幅达到70%。这一时期水库蓄水和水土保持对输沙率减少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3)珠江的水沙通量变化具有明显年代际周期和年际周期变化特征,且不同子流域的周期有所不同。例如西江的径流量主要存在24年和13年的年代际周期以及4~7年的年际周期,而输沙率主要存在16年左右和10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和4~7年的年际周期;北江径流量主要存在12年左右年代际周期和2年左右以及8年左右的年际周期和和输沙率年代际周期主要13-16年,而年际周期是4~7年和2-3年;东江的径流和输沙率主要存在12年左右年代际周期和2年左右以及6年左右的年际周期。这些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周期与珠江流域降雨量的变化周期有较好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水沙通量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原文传递
珠江河口“门”的地貌动力学初探 被引量:32
19
作者 吴超羽 任杰 +4 位作者 包芸 史合印 雷亚平 何志刚 唐兆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7-548,共12页
珠江河口由河网区与河口湾区构成,连接两部分的是珠江口独特的地貌单元“门”。末次海进盛期古珠江海湾可分为内海湾和外海湾,现代三角洲平原与河网均发育在古内海湾。内、外古海湾通过峡口相连,这些峡口演变为现代的“门”。本文根据... 珠江河口由河网区与河口湾区构成,连接两部分的是珠江口独特的地貌单元“门”。末次海进盛期古珠江海湾可分为内海湾和外海湾,现代三角洲平原与河网均发育在古内海湾。内、外古海湾通过峡口相连,这些峡口演变为现代的“门”。本文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地形图、钻孔资料,应用PRD-LTMM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对珠江河口的“门”6000年来地貌动力学进行探讨:(1)现代“门”双向射流动力系统,(2)“门”的演进阶段,(3)“门”对古潮汐能量的集聚作用,(4)珠江河口各“门”与相应的三角洲平原的同步耦合演进,(5)“门”对珠江河网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三角洲 地貌动力 “门” 珠江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8000年来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29
20
作者 方国祥 李平日 黄光庆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对9类古海面标志物的107个样品年代数据进行沉积深度棱正、构造升降幅度校正后,绘出珠江三角洲8000年来海平面变化曲线。珠江三角洲8000年来海平面变化可分为趾今6000年前海平面急剧上升、距今6000—5500年海平面波动下降、距今5500... 本文对9类古海面标志物的107个样品年代数据进行沉积深度棱正、构造升降幅度校正后,绘出珠江三角洲8000年来海平面变化曲线。珠江三角洲8000年来海平面变化可分为趾今6000年前海平面急剧上升、距今6000—5500年海平面波动下降、距今5500—2800年海平面波动上升、距今2800—2200年海平面波动下降、距今2200—900年海平面波动上升和距今900—600年海平面轻徽下降6个阶段。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化石硅藻垂向变化、孢粉反映的气候变化、滨岸沙堤形成期和古文化遗址堆积的变化等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变化 珠江 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