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in Nucellar Cells of Wheat During Degener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尤瑞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8期791-794,共4页
The distribu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nucellar cells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during degeneratio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he lead precipitation method at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level. Acid phos... The distribu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nucellar cells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during degeneratio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he lead precipitation method at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level. Acid phosphatase was localized in the slightly condensed nuclear chromatin in nucellar cells without any sign of ultrastructural degeneration. As the nucellar cells started degenerating, the enzyme activity in the cell was observed, in the order from small vacuoles to cell walls, mitochondria, plastid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Enzyme activity was the highest in most components of the nucellar cells adjacent to the embryo sac where the degeneration of nucellar cells was the strongest, but it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nuclei of the degenerated nucellar cel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eneration of nucellar cells was a progressive and orderly process and supported that the degeneration of nucellar cells was a programmed cell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icum aestivum Nucellar cell DEGENERATION Acid phosphatase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下载PDF
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2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 ,Ca2 + 仅存在于液泡中。珠心降解的Ca2 + 跨过胚囊壁 ,通过质外体向胚乳内运输 ;发育初期的胚乳细胞 ,Ca2 + 主要位于胞间隙 ,线粒体和液泡中也有少量分布。讨论了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珠心细胞 胚乳细胞 CA^2+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衰退过程 发育初期 钙(Ⅱ)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Nucellar Cells Undergo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During Pollen Chamber Formation in Ginkgo biloba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大辉 杨雄 +1 位作者 崔克明 李正理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53-63,共11页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of the nucellar cells at the micropylar end is involved in pollen chamber morphogenesis in Ginkgo biloba L. A development-course observa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nucellar cel...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of the nucellar cells at the micropylar end is involved in pollen chamber morphogenesis in Ginkgo biloba L. A development-course observa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nucellar cells undergoing PCD to form pollen chamber was performed. During the PCD, the nucellar cells degraded their cellular components through an orderly progression. Through the vactiolation, the cytosol was engulfed by the enlarging vacuole, leaving out various organelles, which remained morphologically integrated. As the vacuolation continued, the vacuole collapsed with the breakage of the tonoplast and the cytosol disappeared completely. Organelles were subsequently destroyed. Ultimately, nucellar cells digested away all of their cytoplasm, leaving with cell walls. They became collapsed as the nucellus developed. Intracellular membranes were strikingly changed, playing a role in leading to cell death. Some of these noticeable changes were the appearance of multivesicular body, multicycle-like membranes, membrane-bounded bodies containing some organelles, tonoplast rupture and numerous vesicles. The dehiscence of the apical epidermis, resulting in the opening, appeared to have followed two different pathways with one involving a specific epidermal cell autolysis and the other by detachment from middle lamella of two neighboring epidermal cells without cell autolysis. The specific epidermal cells had been dead prior to the dehiscence of the apical epidermis, which marked the sites of the dehiscence followed. In view of the changes in the cellular morphology, a process of nucellar cell PCD in the course of the pollen chamber formation wa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biloba nucellar cell pollen chamber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下载PDF
花椒珠心胚的超微结构及珠心细胞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雪 孙德兰 邢树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1-795,T007-T008,共7页
应用透射电镜对花椒 (X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珠心胚原始细胞、多细胞原胚和此时期的珠心细胞及其 ATP酶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珠心胚原始细胞具厚的细胞壁 ,明显分为电子致密的外层和电子透明的内层 ,无胞间连丝。大的核中未... 应用透射电镜对花椒 (X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珠心胚原始细胞、多细胞原胚和此时期的珠心细胞及其 ATP酶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珠心胚原始细胞具厚的细胞壁 ,明显分为电子致密的外层和电子透明的内层 ,无胞间连丝。大的核中未见核仁。细胞质富含细胞器。多细胞原胚的壁比原始细胞的薄 ,电子透明 ,均质 ,具胞间连丝。核体积增大 ,核仁1至 2个。细胞质中细胞器的数量明显增加。珠孔端的珠心细胞比胚性细胞体积大 ,细胞液泡化程度高 ,细胞质稀薄而呈现衰退趋势。ATP酶分布于液泡膜及液泡液中。与胚性细胞相接触的最内层珠心细胞胞质降解 ,核严重变形 ,最终细胞解体 ,此时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珠心 超微结构 珠心细胞 ATP酶 细胞化学定位 细胞原胚
下载PDF
对某些柑桔栽培品种珠心胚的研究
5
作者 张颂安 《中国南方果树》 1978年第1期38-40,共3页
引言已发现遍布于全球的柑桔树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胚,即珠心胚和合子胚。自从珠心胚由种子植物的体细胞形成以来,它们就包含着与后者相同的遗传成份。珠心胚系由位于朝珠孔的胚囊末端的珠心细胞,或许由珠孔旁边的珠心细胞发育而来的;... 引言已发现遍布于全球的柑桔树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胚,即珠心胚和合子胚。自从珠心胚由种子植物的体细胞形成以来,它们就包含着与后者相同的遗传成份。珠心胚系由位于朝珠孔的胚囊末端的珠心细胞,或许由珠孔旁边的珠心细胞发育而来的;但合点附近的珠心细胞并不会发育成珠心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 种子 繁殖器官 柑桔品种 珠心细胞
下载PDF
水稻珠心细胞的超微结构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
作者 欧阳学智 李宝健 张志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水稻在大孢子发生期间,珠心细胞保留了较多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其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浓厚,富含核糖体。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或附着于内质网及核外膜上。酸性磷酸酶的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液泡中,偶见于高尔基潴泡及小泡中。随着胚囊... 水稻在大孢子发生期间,珠心细胞保留了较多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其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浓厚,富含核糖体。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或附着于内质网及核外膜上。酸性磷酸酶的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液泡中,偶见于高尔基潴泡及小泡中。随着胚囊的分化,在珠心的内层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①在细胞的液泡化过程中,频繁并持续地发生液泡对细胞质组分的吞噬,导致大液泡的形成,其中有很多的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大液泡的进一步扩大和继后的破裂,引起细胞的解体;②粗面内质网槽库彭大并对细胞质进行分隔与吞噬,在核周腔内出现膜束縛内含物;③质膜与细胞壁分离,二者之间有大量的小泡及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最后珠心细胞的原生质强烈收缩,转化为无结构的电子致密的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韬 珠心细胞 超微结构 酸性磷酸酶 细胞化学
下载PDF
金针菜珠心、珠被的发育研究
7
作者 郝建华 柳丽荣 《甘肃科技》 1996年第6期11-11,17,共2页
金针菜珠心、珠被的发育研究郝建华,柳丽荣(庆阳师专生物系745000)(庆阳卫校745000)在被子植物中,珠心作为母体孢子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子代发育的起点──大孢子,又进一步滋养和哺育着大孢子发育成雌配子... 金针菜珠心、珠被的发育研究郝建华,柳丽荣(庆阳师专生物系745000)(庆阳卫校745000)在被子植物中,珠心作为母体孢子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子代发育的起点──大孢子,又进一步滋养和哺育着大孢子发育成雌配子体以至形成种子,新一代配子体就是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菜 珠心细胞 珠被 发育
下载PDF
甘薯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8
作者 唐云明 陈定福 黎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5期522-527,共6页
阐述了甘薯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发育成熟的珠心细胞,随着胚囊的发育和扩展以不同的方式衰退。在细胞质原位自溶方式,细胞质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密度迅速下降;细胞中可见许多被溶解的细胞组分的碎片;细胞核的染色质团块... 阐述了甘薯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发育成熟的珠心细胞,随着胚囊的发育和扩展以不同的方式衰退。在细胞质原位自溶方式,细胞质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密度迅速下降;细胞中可见许多被溶解的细胞组分的碎片;细胞核的染色质团块逐渐减少,核膜消失。最后在细胞中仅剩下细胞核和淀粉粒残体。在内质网对细胞质的吞噬和分隔方式中,同心环状和平行叠置的粗糙内质网大量增生,同时槽库膨大,并对细胞质组分进行分隔和吞噬;内质网膜膨大、断裂、分解,核糖体仍然存在,原生质体对电子染料的亲和性增强;接着质膜、液泡膜消失,原生质变为电子致密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细胞 衰退过程 超微结构 甘薯
下载PDF
鹤顶兰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微结构研究
9
作者 李冬妹 何梦玲 +1 位作者 梁承邺 叶秀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4-1518,共5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细胞的侧细胞壁存在明显的内突。随着胚囊体积的逐渐增大,衰退珠心细胞残留的细胞壁叠合在一起,从而使胚囊壁不断加厚。胚囊成熟前,合点端珠心细胞与胚囊之间有胞间连丝相连。合点端珠心细胞的细胞质状态,特别是液泡形态与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时期的细胞状态高度相似。结果表明,衰退的珠心细胞不仅为胚囊的扩大提供空间,同时也为胚囊的发育提供营养,合点端珠心细胞对胚囊发育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兰 珠心细胞 程序死亡 胚囊发育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白羊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辅珍 王景林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73-73,共1页
白羊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研究初报肖辅珍,王景林(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37)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禾本科孔颖草属。本属我国3种,2变种,北京1种即白羊草。本属中的小花孔颖草国外已有报... 白羊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研究初报肖辅珍,王景林(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37)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禾本科孔颖草属。本属我国3种,2变种,北京1种即白羊草。本属中的小花孔颖草国外已有报道其无融合生殖情况,无融合生殖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孔颖草属 景林 首都师范大学 胚囊 大孢子母细胞 不定胚 珠心细胞 小孢子发育 合点端
下载PDF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胚囊的起源和发育
11
作者 吴树彪 韩雪梅 +3 位作者 尚勇进 王景雪 牛天堂 张福耀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69-69,共1页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胚囊的起源和发育吴树彪,韩雪梅,尚勇进,王景雪(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太原030031)牛天堂,张福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11...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胚囊的起源和发育吴树彪,韩雪梅,尚勇进,王景雪(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太原030031)牛天堂,张福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11)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种子的一种无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A 无融合生殖 胚囊 省农业科学院 无孢子生殖 植物种子 珠孔端 大孢子母细胞 珠心细胞 雪梅
下载PDF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Ⅰ.ATP酶超微结构定位
12
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32-32,共1页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Ⅰ.ATP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Ⅰ.ATP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初始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 磷酸铅 细胞核染色质 沉淀技术 细胞膜破裂 细胞 哈尔滨师范大学 胚囊
下载PDF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Ⅱ.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定位
13
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33-33,共1页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Ⅱ.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采用修改的Gomori法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A...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Ⅱ.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采用修改的Gomori法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AcP酶)作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细胞 酸性磷酸酶 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 细胞核染色质 细胞 哈尔滨师范大学 液泡膜 物质转运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