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导电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娜 宋伟华 +3 位作者 姚晨光 杨莺 王华 邵灵芝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7,70,共5页
研究了导电炭黑(CB)的不同添加方式、不同导电炭黑母粒含量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炭黑母粒对聚丙烯材料的分解温度没有影响;导电通路的形成与导电炭黑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 研究了导电炭黑(CB)的不同添加方式、不同导电炭黑母粒含量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炭黑母粒对聚丙烯材料的分解温度没有影响;导电通路的形成与导电炭黑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体系中的分散性有关;添加导电炭黑母粒体系中更有利于形成导电通路;当导电炭黑母粒添加至40%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呈下降趋势,当导电炭黑母粒添加至45%及以上时,下降趋势变缓;随着导电炭黑母粒含量的增大,悬臂梁的缺口冲击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逐渐下降,弯曲模量呈上升趋势,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 导电行为 导电炭黑 表面电阻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熔融浸渍及界面结合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杰 李代文 +1 位作者 杨国刚 姚玉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5,151,共6页
熔融浸渍技术一直是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流技术。然而,聚丙烯熔体流动性低、黏度高以及树脂与玻璃纤维相容性较差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一方面,采用负载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 熔融浸渍技术一直是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流技术。然而,聚丙烯熔体流动性低、黏度高以及树脂与玻璃纤维相容性较差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一方面,采用负载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的聚丙烯粒子(MB-CR PP)为断链剂,提高聚丙烯流动性;另一方面,使用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来改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使用MB-CR PP能够降低聚丙烯分子量,大幅提高其流动性,可以使熔融树脂与玻璃纤维浸渍更加充分,并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MB-CR PP在树脂体系中含量为0. 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进一步提高其用量会明显降低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此外,当相容剂用量从0%增加到2. 5%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改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提高,但进一步提高相容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就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有机过氧化物 熔融浸渍技术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红外辅助自动纤维铺放工艺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威 周悦 +3 位作者 杨飞 黄志高 陈诚 周华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15-2025,共11页
与激光、热风加热相比,红外加热具有低成本、低污染等突出优势,是低熔点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纤维铺放(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AFP)成形的理想热源。但是,红外辅助AFP工艺参数耦合性强,对成形精度、缺陷形成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晰... 与激光、热风加热相比,红外加热具有低成本、低污染等突出优势,是低熔点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纤维铺放(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AFP)成形的理想热源。但是,红外辅助AFP工艺参数耦合性强,对成形精度、缺陷形成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晰,缺乏相关工艺的数据积累。本文针对红外辅助AFP原位成形工艺,通过调控铺放压力和速度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研究了铺放温度与压力对减薄效应、翘曲变形、结晶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结构和缺陷对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会导致严重的减薄效应,过低则会导致高孔隙率;成形压力过高会造成严重的翘曲和纤维变形,降低层间剪切强度。通过对温度和压力的合理控制,可使孔隙率降至1%,满足民机复合材料构件2%阈值的要求;试样弯曲强度高达466 MPa,与热压成形相比仅降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自动纤维铺放 红外加热 原位固化 热压成形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PP/LGF复合材料的膨胀性阻燃与协效阻燃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敏 张道海 黄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4,共6页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IFR)及协效剂海泡石(SP)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LGF)复合材料进行阻燃,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LGF母粒,IFR母粒和SP母粒,然后将这3种母粒通过注塑机制备了PP/LGF/IFR/S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IFR)及协效剂海泡石(SP)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LGF)复合材料进行阻燃,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LGF母粒,IFR母粒和SP母粒,然后将这3种母粒通过注塑机制备了PP/LGF/IFR/S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PP/LGF各阻燃复合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当IFR质量分数为22%时,PP/LGF/IFR阻燃复合材料的LOI为28.8%,且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加入IFR及SP后阻燃复合体系的第一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而第二热释放速率峰消失;SP质量分数为1%,IFR质量分数为21%的PP/LGF/IFR/SP阻燃复合材料LOI为29.6%,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得到有效降低,热稳定性最好,且燃烧时产生致密的炭层覆盖于玻璃纤维表面,同时加入1%SP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膨胀型阻燃剂 海泡石 协效 阻燃性能 燃烧性能
下载PDF
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在冲压成型中的纤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浩鹏 王钧 黄绪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研究了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 (GMT)复合材料在流动态冲压成型中玻璃纤维的分布情况 ,分析了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纤维分布的影响 ,为GMT片材冲压成型复杂形状的产品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冲压成型 平板硫化机 预热温度 坯料 热流动性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孔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福吉 郭会彬 +3 位作者 贾振元 马建伟 成德 胡海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3-2031,共9页
为抑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制孔损伤并提高其制孔效率,本文通过钻削实验获得多种进给速度下的GF/PP复合材料钻削轴向力和出口温度,使用高速摄影设备对刀具钻出过程进行在线观测,研究出口材料去除过程及其损伤成因,分析进... 为抑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制孔损伤并提高其制孔效率,本文通过钻削实验获得多种进给速度下的GF/PP复合材料钻削轴向力和出口温度,使用高速摄影设备对刀具钻出过程进行在线观测,研究出口材料去除过程及其损伤成因,分析进给速度对GF/PP复合材料制孔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F/PP复合材料的钻削出口温度在低速进给时显著升高,在高速进给时基本趋于稳定;出口撕裂是重要的出口损伤形式,成因是大片毛刺受副切削刃的撞击和撕挤,进给速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加剧损伤;0°毛刺在低速进给时较严重,入口撕裂在高速进给时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 热塑性 钻削 进给 损伤
原文传递
专利摘要
7
《玻璃纤维》 CAS 2010年第4期51-51,共1页
申请号:200810020937 发明名称: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成套生产设备.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成套生产设备,包括长玻纤预热装置、长玻纤表面处理装置、浸渍装置和集束包... 申请号:200810020937 发明名称: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成套生产设备.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成套生产设备,包括长玻纤预热装置、长玻纤表面处理装置、浸渍装置和集束包覆装置,长玻纤预热装置与长玻纤表面处理装置过渡衔接,长玻纤表面处理装置与浸渍装置过渡衔接,浸渍装置与集束包覆装置过渡衔接;长玻纤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变径压辊和液态偶联剂雾化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摘要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 生产设备 玻璃纤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